杉蝙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杉蝙蛾 |
中文名: 杉蝙蛾 拉丁学名: Phassus anhuiensis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亚 门: 六足亚门 纲: 昆虫纲 亚 纲: 有翅亚纲 目: 鳞翅目 亚 目: 有喙亚目 科: 蝙蝠蛾科 属: 蝙蛾属 种: 杉蝙蛾 命名者及年代: Chu et Wang,1985 总 科: 蝙蝠蛾总科 |
杉蝙蛾(Phassus anhuiensis Chu et Wang,1985)是蝙蝠蛾科蝙蛾属的一种动物。[1]
形态特征
雄翅长30~32mm,体长34~35m,雌翅长39mm,体长37mm。头小,棕黄色,长宽近相等,头顶有黄色毛丛,后缘直,复眼大,半圆形,两复眼约占头宽的3/5,表面有黄黑相问的云形斑;触角丝状,枯黄色,24节,雄性各节外侧略宽;单眼不见,上颚、下颚及下唇均退化,下唇须很小,成双叉形,紧贴伏于两复眼下的唇基间,喙退化成泡状,但周围有密集的毛丛。胸部狭长,约占体长的1/2,前胸前窄后宽披棕紫色毛,前缘直,后缘中部成尖角形,背线黑色,中胸盾牌形,后半两侧内陷,中线两侧有纵沟,在小盾片前方有两个眉形隆起,上有深色线纹,小盾片杏仁状,披有长毛丛,至使中胸后半成人面形,后胸两侧背板黑色,中间分离较宽,下缘有向中间合拢的长毛丛,将小盾片掩盖,小盾片长三角形。前翅长宽为5:2,正面雄性暗棕褐色,雌性赤褐色,前缘脉至亚前缘脉之间有三块黑斑,每个斑由两个肾形黑点组成,中间有灰色带相隔,中问基部至横脉问的R脉与Cu脉问成一深色三角区,三角区的外侧下方有1弧形黑线,中室基部有1小白星,其围圈呈黑色,中室端的上角有银白色条纹,条纹外下方有1银白色点;顶角尖稍向下弯曲,内侧有深色斑,斑内有银白色星;Cu1b脉至后缘间为灰褐浅色区,区内有灰色云斑形纹,中带不甚突出,外带及亚缘线不规则,只是由多个半月形纹交错重叠组成,中间由各脉间的深色横纹所分隔,缘毛棕褐色较短,前翅A1脉有三个小岔脉。后翅浅灰褐色,前缘及顶角内侧有灰褐色斑,A1脉弯曲有岔,翅脉如图33a。前足无胫距,腿节短,只有中足长的1/2,中足胫节上有成排的赭棕色长毛,后足短于前足,腿节端部膨大,外侧有很长的刷状橘黄色毛,跗节5节,第1与第5节近等长。腹部第1、2节上有较长的深褐色长毛,3节以上较光滑,雄性尾端有褐色尾毛。
雄性外生殖器(图33b):背兜骨化强,上端膨大,有稀疏的毛,向内下方弯曲,形成鸟嘴状的钩形突,颚形突长条状,在背兜的外侧面向下延伸致使下方成钩状上弯,抱器瓣小,指状,基腹弧发达,表面光滑,阳茎基环成叶片形,外侧与抱器瓣连接,囊形突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