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朱应登(1477年-1526年),字升之,号凌溪直隶宝应县人。明朝诗人,官员。弘治进士,官至云南参政。为“弘治十才子”之一。

朱应登

大明云南布政使司参政
籍贯 直隶宝应县
族裔 汉族
字号 字升之,号凌溪
出生 生年不详
逝世 卒年不详
亲属 朱曰藩
出身
  • 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进士出身
著作
  • 《凌溪集》十八卷
朱应登尺牍 花笺 上海博物馆藏原图链接 来自艺术评论网

目录

生平

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进士。历官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以副使提学陕西云南,升迁为布政司右参政。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卒。

文学

朱应登善诗,诗宗盛唐,与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徐祯卿郑善夫康海顾璘陈沂等合称十才子。著有《凌溪集》十八卷。[1][2]

人物轶事

顾东桥赴台州,朱凌溪湖上送别,作长短句曰:“子从京华来,问我沧洲路。暂作淮南留,相淹桂华树。桂树团团荫楚宫,秋来树树起香风。归骖向夕停金路,宝剑当门解玉虹。主人闻客来,终日笑颜开。盘中苜蓿阑千颖,瓮里琼浆琥珀醅。五湖云水归无埃,疑是山阴雪下回。放浪每为河朔饮,风流重接建安才。一夕复一夕,开轩偶瑶席。不知逸兴安从生,坐使穷愁向君失。我生未闻道,四十已归田。岂为折腰思绝粒,翻翻伤翮恶惊弦。黄河之清不可俟,世人视我寻常耳。钓竿不挂吞舟鱼,畴昔论交竟谁是?感君山岳心,眷我无转移。送君江海上,悔不相追随。他时若有天台兴,傥寄兴公一赋之。”朱凌溪为陕西提学时,校文至泾阳,与一士有龙阳狎,濒归,朱赠以诗曰:“欲发不发花满枝,欲行不行有所思。我之所思在泾渚,春风隔树飞黄鹂。”后竟以是罢官。

家族

朱曰藩,嘉靖间进士,终九江知府。能文章。

注释

  1.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初,(顾)璘与同里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其后宝应朱应登继起,称四大家。璘诗,矩矱唐人,以风调胜。韦婉丽多致,颇失纤弱。沂与韦同调。应登才思泉涌,落笔千言。然璘、应登羽翼李梦阳,而韦、沂则颇持异论。三人者,仕宦皆不及璘。
  2.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朱应登,字升之。弘治中进士,历云南提学副使,迁参政。恃才傲物,中飞语,罢归。子日籓,嘉靖间进士,终九江知府。能文章,世其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