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师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师晦
]
出生 1907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染病学家和寄生虫病学家

朱师晦,朱师晦(1907.7.24~1995.3.31),男,广东丰顺县东留镇新美村新村人。

人物简介

1926年秋于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和医生工作。1936年任广州陆军总医院主治医师和检验室主任。1938年考取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赴德国科伦医学院深造,1939年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朱师晦怀念祖国,毅然拒聘,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入艰苦的抗战工作中。任中央军医学校(贵州安顺)副教授,广东光华医学院、中大医学院内科教授;解放初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二陆军总医院内科部主任;1951年起任中山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1954年任中山医学院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78年起任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并兼任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后升任一级教授。    朱师晦教授热心于社会工作,历任《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编委会委员、广东省疟疾研究组组长、广东寄生虫学会副理事长及学报副、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学术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朱教授还是广东省政协第二至五届委员、广州益寿医院顾问、德国洪堡基金会成员。    朱师晦教授在传染病学和寄生虫病学方面有很深造诣。1947年他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疟疾专著《最新疟疾学》。解放后,为了进行爱国卫生运动,及普查普治疟疾、丝虫病、羔虫病、伤寒、钩体病等,他带领广大医务、科技人员深入到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村、寨,进行了大量的出色的工作,并写成了有关论文180多篇。在我省消灭血吸虫病的工作中,朱师晦教授带领广大卫生工作者深入疫区,克服重重困难,作出巨大贡献。朱师晦教授在中华分枝睾吸虫病和登革热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解决了大量的临床和科研难题。朱师晦教授在繁忙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主编和编写了大量的著作,如《传染病防治手册》、《传染病医护常规手册》、《丝虫病防治手册》、《登革热》、《中华分枝睾吸虫病》等,还与同道合编《寄生虫病学》、《实用儿科学》等专著。    朱师晦教授于1980年应邀赴菲律宾在《国际第十届热带病与疟疾会议》上发表关于新中国疟疾防治成就和中华分枝睾吸虫病研究的报告,又于1981年到香港大学讲学,1982年应邀到德国访问,与同道们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我国取得了荣誉,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普遍称赞。    朱师晦教授治学严谨,为我国医学教育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培养的研究生遍布国内外,有不少成了著名的专家教授。    朱师晦教授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传染病学专家,在60多年的临床医疗工作中,他日以继夜、废寝忘食、抢救危重病人,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1995年3月31日,朱教授因病于广州逝世,享年88岁。[1]

主要论著

1 朱师晦.1942年安顺麻疹流行的报告.

2 朱师晦.1942年安顺霍乱流行之报告.

3 朱师晦.安顺所见五年以来的斑疹伤寒.

4 朱师晦,主编.传染病医护常规手册.

5 朱师晦,主编.传染病诊断名称.

6 朱师晦,张孝曾梅辉,等.广州市恙虫病流行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50,36(10):421~423.

7 朱师晦.最新疟疾学.增订2版.广州:清华印书馆,1951.

8 朱师晦.我国古代岭南的恙虫病.中华医史杂志,1955,7(4):251~252.

9 朱师晦,周庆均刘端瑾,等.锑剂短程治疗日本血吸虫病30例报告.血吸虫病研究资料汇编(上海).1956,235~237.

10 朱师晦,罗章炎.42例晚期血吸虫病的锑剂治疗与脾脏切除治疗的效果比较.血吸虫病研究资料汇编(上海),1956,320~321.

11 朱师晦,周庆均.国产氯喹啉对疟疾疗效的初步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57,43(5):369~370.

12 朱师晦,周庆均吴远徽,等.恙虫病555例的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57,5(5):410~414.

13 朱师晦,杨松簇沈振黄,等.广东增城县高滩乡血吸虫病调查.中华卫生学杂志,1958,6∶62~63.

14 朱师晦,吴远徽黄贤粦,等.短程氯喹啉及扑疟喹啉治疗疟疾即时疗效初步报告.中华寄生虫病传染病杂志,1958,(3):185~187.

15 朱师晦.氯喹啉治疗中华分支睾吸虫病初步效果.中华医学杂志,1958,44(4):392~396.[2]

医学贡献

朱师晦治学严谨,勇于实践,以求实精神坚持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他热心著述,勤奋写作,已发表的个人及与他人合作撰写的学术论著有180多篇,其中有不少论文在学术上具有创见。1947年他编著的《最新疟疾学》为中国当时第一部最完整的近代疟疾专著。1957年他率领疟疾研究组的10多名成员,深入到海南岛通什地区的超高疟区牙叉村进行查疟治疟工作。为了救治患者,他不怕辛苦劳碌,日夜带队入村诊疗,治好了数以百计的恶性疟患者,深受当地人民称赞。他在“国产氯喹啉对疟疾疗效的初步报告”和“短程氯喹啉及扑疟喹啉治疗疟疾即时疗效初步报告”等文中,提出和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氯喹短程疗法。1960年惠阳地区疟疾普查普治时,有较多患者发生严重溶血反应,他带队前往当地进行防治及研究,确定了这些患者因有遗传性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所以发生药物反应。这有力地指导了防治工作。后来他又到海南岛高疟区进行预防性服药的抗疟效果观察,并指导遗传性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与伯氨喹啉溶血反应的关系、脑型疟的诊治和耐氯喹恶性疟的治疗等研究,在疟疾防治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