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棉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木棉皮
t0169284968d86e9bbd.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920362&sid=5139409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木棉皮

汉语拼音:Mù Mián Pí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凉。归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崩漏下血,疮疖肿痛

木棉皮,中药名。为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malabaricumDC.的树皮。分布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崩漏下血,疮疖肿痛。[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木棉皮

拼音名:Mù Mián Pí

英文名:Bark of Common Bombax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mbax malabaricum DC.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的树皮。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

木棉 落叶大乔木,高达25m。树皮深灰色,树干常有圆锥状的粗刺,分枝干展。掌状复叶;总叶柄长10-20cm;小叶5-7枚,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6cm,宽3.5-5.5cm;小叶柄长1.5-4cm。花生于近枝顶叶腋,先叶开放,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0cm;萼杯状,厚,3-5浅裂;花瓣肉质,倒卵状长圆形,长8-10cm,两面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下部合生成短管,排成3轮,内轮部分花丝上部分2叉,中间10枚雄蕊较短,不分叉,最外轮集生成5束,花药1室,肾形,盾状着生;花拄长于雄蕊;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木质,长10-15cm,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毛,室背5瓣开裂,内有丝状绵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藏于绵毛内。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1700m以下的干热河谷、稀树草原、雨林沟谷、低山,次生林中及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树皮条片状或卷筒状,长5-6cm,宽2-3cm,厚0.3-1.5cm。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粗糙,密生椭圆形钉刺,乳头状微凸,钉刺上有层纹,不易剥落,有时刺尖被磨去,内表面红棕色,有纵向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微弱香气,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色。

  • ①纤维甚长,直径10-35μm,壁厚,木化,有裂纹,孔沟多不明显。
  • ②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24-58μm,稀至70μm。
  • ③粘液细胞单个散在或2-3个相集,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8-115μm用乙醇装置观察,可见粘液质团块,微观层状纹理。
  • ④角刺中细胞带橙棕色,呈类圆形、多角形或长方形,直径10-50μm,壁厚至74μm,木化,胞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偶亦含簇晶。
  • ⑤棕色块随处散在,形状不规则,也有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排列成行。另可见射线细胞、淀粉粒及木栓细胞。

性味

辛;苦;性凉

归经

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崩漏下血;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1.《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止痛,敷跌打,消红肿。又治木棉疔,煲肉食。
  • 2.《本草求原》:治跌打,火疮,活血。
  • 3.《岭南采药录》: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
  • 4.《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产后浮肿。[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木棉皮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木棉皮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