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朔良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朔良镇东与平果县同老乡接壤,南邻林逢镇平马镇,西接那拔镇义圩镇,北连河池市巴马县那桃乡百林乡。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6个村民小组,有壮、汉、瑶三种民族。镇内村屯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事业及城镇发展迅速,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690万元。[1]

中文名称: 朔良镇

行政区类别: 镇

电话区号: 0776

地理位置: 地处田东县北部山区

面 积: 394平方公里

人 口: 3.36万人口

车牌代码: 桂L

基本概况

朔良镇地处全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096亩,其中水田面积14041亩,旱地面积11055亩,有壮、汉、瑶三种民族。

区位优势

朔良镇地处两市三县八个乡镇的交界处,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2公里,环县路横贯全境,建设中的田东至巴马平田三级油路横穿境内,其中朔良经祷午至南百二级公路的柏油路、朔良至宝达油路已经建成通车,水、电、路、通讯等均很便利,是两市三县八镇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旺盛、商贸繁荣。镇内 村屯级公路四通八达。

自然资源

朔良镇境内现已探明可开采的资源有的金、硅、石英、活性白土等多种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多,极具开采价值。属于红水河水系的灵岐河流经全境,水能蕴藏量1.56万千瓦,有待开发利用。

社会发展

多年来,朔良镇党委、政府实施“项目立镇、科技兴镇、法制治镇”战略,以丰富的资源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为建设新朔良作出了艰苦卓绝地奋斗。几年来年财政收入增幅保持在3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1年和2002年连续荣获全县目标管理一等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等奖。2002年被评为百色市“九五”期间环境保护先进单位;2003年8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广西重点镇”;2005年7月获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称号;2006年1月,百色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2005年度百色市‘平安乡镇’”称号。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690万元,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8362万元,全镇财政总收入完成50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2元,200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530万元,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35万元。

产业布局

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以私营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已形成。日产3万块砖的红砖厂、百敏金矿、6万亩速生桉基地、六羊硅矿相继落户建成投产。朔良镇山川秀美,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物产丰富;全镇林地面积30.1万亩,森林覆盖率58%,是田东县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被誉为“绿色生态山乡”。经过多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全镇种有酸梅3.2万亩、板栗5.6万亩、油茶2.1万亩、八角1.5万亩、甘蔗3.3万亩。另外,特色产业七里香猪的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2005年全镇出栏3.8万头,产品供不应求。

城镇建设

为了改善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合理、规范村镇建设,朔良镇早在2000年初就在宝达、南立等村率先迈出建设小康文明示范村建设步伐,截至2005年12月,有2个自然屯完成村容村貌的整治,有12个自然屯整体拆旧建新,有8个已建成了社区式的农民新村,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南立村百琴小康新村,规划总户数115户,已建成81户;全镇农村建房达536户,总投资达2100多万元。另有48个自然屯编制了村庄规划。另外,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镇容镇貌焕然一新。1998年建成全市乡(镇)级建筑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市场效益最好的农贸市场,并于1999年荣获自治区级文明市场,2003年8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重点镇”。现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6千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布局合理,呈现出“一镇三街”的格局。朔良镇的镇区、村庄建设都走向规范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