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有姐半个娘(纪昀清)

有姐半个娘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有姐半个娘》中国当代作家纪昀清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有姐半个娘

《增广贤文》文中云:“”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你最危险最困难和急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你舍生忘死的还是你的家人,就因为一个“亲”字那还了得。

笔者通过在生活中“望、闻、问、切”和亲身经历,了解到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姐弟情故事。老王大哥今年已经七十有五,说起来姐姐的对他的好还是热泪盈眶,在国家困难时期他正住校读高中,学校每顿饭的那一碗玉米面稀糊糊,那能应付一个长身体的半大小伙子,一个星期饿的是头昏眼花,就盼望。姐姐家虽然有六个孩子八口人,也是全家人饿肚子,就是这样的情况,每到星期日学校放假的时候,她会准时到校门口给弟弟有姐姐有姐姐为弟弟捐肾救命的,有姐姐为弟弟娶媳妇盖房的等等饱含亲情的故事,瞒着丈夫接济弟弟钱物的姐姐那是大多数。姐对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疼爱呢?除了女人本性的母爱外,主要还是姐姐从小看护过弟弟的缘故。

疼爱公社西三间房也许是跌绊绊跟在小孩子们后面跑了起来。突然,脚下一绊面向下摔了一跤,额头上碰开了一个血额头摔跤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从疼痛中吸取教训,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二、不用以为笔者十一岁时读初中,姐姐已招工进厂并成了家,姐夫也是工厂工人,两个人工资本来就不高,除去在县城的租房费、孩子买奶粉钱,工资就所剩无几了,小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每逢放了寒暑假,我总是想到县城的姐姐家住上几天,因为既有灯展,又有玩艺(民间)的“”诱惑的我一过年就开始扳姐姐家租住在县城岱岳肉农村人和县城人的吃穿,在那时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人的穿戴是“有出厂,没包装”,出门只穿着家缝棉袄棉裤,姐姐看到我缺少城里人在棉袄外面,这样就“混”的有一点。岱岳当时有八个生产大队年年玩艺巷的灯展和扭秧歌高跷队、兰园的舞龙灯队、先进的挠阁队、花园的踢鼓拉花队、梁山的武术和只在县城最宽的中商街各种各样的技艺表演十四这一天的傍晚,姐姐早早地安排我们吃了晚饭,就带着我上街去看玩艺汇集到了阎家看玩艺的第一站。巷是一条东西长巷,是临院,北面临街建房的多,南面户家少。只见户家灯火通明,有的户家窗子上,贴着花样繁多的剪纸,有图图图的大窗子,圆精雕细刻着石榴、葡萄、牡丹花、菊花等图案,象征着多子、多福、多寿,可阎家当年的房主人们都是些有钱人,当年的阎家巷在古代出过能上朝的文官巷子两边栽着木杆,木杆间拉着铁丝,临街有西瓜灯、白菜灯、茄子灯、莲花灯、灯走马灯,因为灯里画的马或者山水花草会的人群拥挤不堪了。有卖泥人泥猴的、有卖风车的、有卖能吹响的泥公鸡、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烤红薯的、有卖麻糖的等等小。卖“蝈啦干”玩具的摊前,围观着这种玩具是用胶泥做成一面小鼓,用铁丝穿过小鼓扭成直角,两个铁丝头弯成圆环形套入摇杆,摇杆上粘有一个三角形泥扒,两根铁丝中间用猴皮筋搅拌着一根小扒棍,手一摇,鼓一转,三角形泥扒就会扒拉小扒棍,小扒棍会敲击麻纸面的小鼓,这样就会发叭啦喊叫,只是不停地用手摇着他的“蝈啦干”。

鞋你就根本没有办法弯腰去拾中商街门市前面的台阶上,随后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喜悦的心情“红火”了。在文化馆门前面是表演的聚集地,各个表演队争先恐后都想在这里展示自己技艺玩艺人的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鞭炮声、唢呐声、敲锣打鼓声、喊叫声、哨子声,沸沸扬扬的就像煮着一锅沸腾的饺子,人们拥挤着、快乐着。

笙将军”,高跷队进入了表演场地,只见扮着西天取经有的扮着手拿丑媒婆,扮着还是漂亮小姐的姑娘,她们身旁拥挤的小伙子最多。只见那高跷的表演者,手握五颜六色的马鞭,跟着唢呐的音乐声老手们高跷上臂,双手不停地摆来,表演自如手们高跷上看他也是胆战心惊动作僵硬。蹬低小丑,嬉戏追逐,在窜来去,高跷队搞笑滑稽的表演逗的捧腹大笑。扭乏的演员绑跷腿,可想而知由一壮汉和一小孩组成,挠阁架子,浓妆艳抹身着鲜艳古代戏剧服装的小孩子,鼓、唢呐、笙的演奏声,张弛有度地扭动起来,个个化枝招展,“”不仅在上面扭的还在阵舞双龙龙头是可以喷出来舞龙灯我记的是不需要唢呐的伴奏,主要乐器就是多面大镲和小大镲和小铿锵蛟龙以黄颜色为多一般是龙珠吹哨子的领队,把一红一黄两条龙舞的是栩栩如生。随着节奏忽上忽下,飞冲云端;一会儿是入海破浪,两条龙蜿蜒腾挪。舞到高潮就到了喷着你来我往煞是好看。代表着农民期盼风调雨顺的愿望,用舞龙来祈祷神龙保佑种庄稼能有个丰收年。

梁山的武术、堡子巷的狮子队是一红一绿两头大狮子,而狮子队是大狮子带着几个小狮子还表演敲小激越的声音和鼓是一唱一和,我响你停,响我节奏,只见那斗狮子的人是腾、挪、闪、躲、跳、跃,充分显示着自己的本领,舞狮子的人把狮子舞的活灵活现,一会蹦跳到了花园的踢鼓拉花扭秧歌,正是我们传统的,大概现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大小得胜和将军令曲牌,粗犷的音乐中,只见三四个不仅步法刚健表演奔放,还时不时踢几个飞脚。拉花的众多女子打扮的婀娜多姿,跟着音乐的节奏,迈着戏剧中小姐丫鬟的小碎步,踢鼓子的男子转来转去,细腰颤悠蚌姑娘,一张一合,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演员们表演。

旱旱顶子。一名“艄公”划桨,一会在前头带路,一会在船旁忽做出各种划船的动作。而乘船的女子在表演中,往往是快速地碎步,犹如在水面上漂来去,形象地表演出水面行船的情景。多条船一会儿排成了一条线,一会儿又相互间交叉穿插,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有条件的还配有几支喷呐伴奏,表演气氛就更加热闹了。

巷的扭秧歌可不能不说,他们帚,她,他扭的是顾盼有情、丑中见美、幽默搞笑婀娜多姿绸扇,扭的好的“”们,能把颤悠,还要在收步的时候在秧歌队伍中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和着嘹亮的唢呐声,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演员们尽情欢舞,观众们尽情享受,大家共同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

每个元宵节文艺表演队,都要在文化馆前面轮番上阵,大家一直要看到深夜十一点多,才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家。

多少年过去了,不仅怀念着童年时候的快乐时光,还会思念着姐姐对我的亲情,俚语说的个姐姐真好。

[1]

作者简介

纪昀清,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