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最好的决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 十六位没有选择生育的作家,坦诚地分享自己对这一至为重要的人生决定的思考

●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你比别人更自私,不代表你讨厌孩子,也不代表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 呈现了“边缘群体”生活和决定的复杂性,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分析样本

● 有助于读者理解特定生育率低下的人口趋势的社会和心理成因

● 著名翻译家于是倾情翻译

本书是十六位作家对生育、家庭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书中十三位女性、三位男性作家的共性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但每个人抵达这一决定的原因都不相同,但他们都以令人钦佩的坦诚,探讨了和生育命题息息相关的“孤独”“自我实现”“生育本能”和“童年创伤”等主题。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讨厌孩子、比其他人更自私,或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童年创伤,也不代表不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一重大的选择是个人经历、家庭观念和社会影响汇聚的结果。书中的十六位作家位作家都积极地面对无子的生活,他们也理性地探讨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成见,更展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不可逆的文化转变。

十六位作家代表了虽然属于少数、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声音。这本合集也回应了过去二十年社会组织的巨变对家庭以及情感结构造成的冲击。对人生终将孤独的可能,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忠于自我的决定,并在日常生活里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后果?本书可被视为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参考样本。

作者简介

梅根•多姆,1970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编辑、作家,著有文集《不可言说之事》《我虚度的青春》,长篇小说《生活质量报告》,回忆录《如果住在那栋屋日子该有多完美》等,同时编有《最好的决定》。多姆女士的文章散见于《纽约客》《哈珀斯》《Elle》《时尚》等杂志,曾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奖学金,目前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的客座讲师。

她最新的一部作品是2019年出版的文集《一切都有问题》。

【译者简介】

于是,作家,翻译。已出版小说《查无此人》《你我好时光》《事后》《六翼天使》《慌城孤读》等。已有近三十部译作面世,包括《云游》《证言》《时间之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黑暗塔VII》《杜马岛》《云游》等。

原文摘录

我承认,有孩子的人比我拥有更深切、更复杂的人生历练,我觉得这挺好的。有很多生命的体验是我乐于不去体验的,生养孩子就是其中之一,还包括:分娩,打仗,被关在监狱里一晚上,观看《阿甘正传》。如果人可以不经历死亡就过完一生,我也很乐意跳过死亡这件事。 这个星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有一项由两部分构成的使命:一、活得够长久,以便实现第二个使命;二、自我复制。故意不繁衍的人实在是很复杂的动物,可以说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过度进化,因而有意识地拒绝履行最基本的一项生物指令。比故意不繁衍更违逆常情、更不自然的举动只有自杀了。有些哲学家——脾气特别坏的那几个,比如叔本华——把自杀定义为道德选择和自由意志的终极行动。暂且不提一些容易引发歧义的野史奇闻,这显然算是智人独有的一种特权。我想你可以这样说:选择不要孩子和自杀一样,是只有人类才会干的事。事实上,要说有什么可以展现自由意志的可能性,那就是:人类会在生活中故意让某种预设功能失效。 当然,给“不要孩子”冠以“自由意志”之名可能有点儿浮夸。在生育问题上分庭抗礼的两派人都有一种自吹自擂的倾向,但让我们诚实地说吧:两派人各自鼓吹的所谓选择,其实都超出了他们自主自觉的掌控力,就像继承了大笔遗产的人自认为有资格获得那笔财富。反正,当父母的人需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声称养育儿女会带来不可言喻的满足感、无尽的福祉——比如这样说,除非你有了孩子,否则就不可能明白什么是真正伟大的爱;或是,生儿育女是生命的终极目标,诸如此类。 如果你生命的终极目标是你的孩子,那你的孩子们的生命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生养你的孙辈吗?每个人生命的终极意义难道不在于其本身吗?如果不是,那无限繁衍下去又有什么意义?毕竟,0×∞=0。 不管怎么说,生孩子都不能保证你永生不死——从基因层面说,不过是缓期死刑或刑期延长罢了。到最后的最后,智人这一物种终将灭绝,就算... 每当我听到专家们探讨持续下降的生育率、人口老化时,都会觉得那是我的错。要是你不知道,请允许我补充一下:工业化社会的生育率在避孕药发明后直线下降。(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危机爆发的同时,欧美国家则呈现人口不足的现象。)当然,这也不能都怪避孕药: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女性数量增多,劳动市场对所有人敞开怀抱(若也能敞开金库就好了),这之后,生育率就下滑得更厉害了。很多女人在谈论母性本能,但说就干的女人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少:现在,四十岁之前要么无子、要么只有一个孩子的女性数量增长最快。人口学家预测,未来必然出现的状况将是灾难性的:一个无法维系自体经济的老年社虽然没人直白地这么说,但女性确实是在用自己的子宫投票,理由也很简单。社会援助太少了,尤其要考虑到大多数女性目前不仅要当妈,还是在职的妈妈。然而,没有任何一项

书评

大约是2013或2014年的冬天,我和大学室友因为毕业后工作的公司离得不远,便搬到一起合租,这一天,她邀请了自己的另外一个朋友晚上来家里吃饭。我们三个单身女孩在厨房有说有笑,不知为何,她说到自己姐姐今年刚结婚生子,然后便问道我们俩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生子。

我脱口而出道:我不想要孩子(那大约是第一次我对一个不算特别熟悉的人说到我不要孩子的想法)。她看起来明显很惊讶,有点愣住了,然后有点结巴地说道:哦,不要孩子,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呢。我的室友怕我们会有什么争执,于是赶紧把话题岔开,我们便没有再就此说什么了。

就像最近新出的这本书《最好的决定》([美] 梅根·多姆)里所说,当我们“谈起不想生小孩的时候,听上去总像自我辩解”。因为社会默认的那套规则是“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以及“为人父母的喜悦是什么都比不上的”等等。

我们从小到大无论是周围的环境里,还是各种媒体影视作品里,家庭的样子永远是父母和孩子,有时候再加上祖父母。以致于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无法想象,竟然有人是真的不想要孩子的。

随着被别人质疑的次数变多,我渐渐开始在网上关注一些有同类想法的人——即主动不要孩子的人。在国内的一些社交网络上,大部分人称自己为“丁克”,但其实很多人是单身或未婚的状态,而不是如丁克这个词的字面意思“double income no kid ”,所说的双薪无孩家庭。在国外的一些社交网络上,越来越多这样的人称自己为“childfree ”, 像gluten-free, 无麸质类似的无孩。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样的社群里,我发现虽然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不要孩子,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不同的。有男性有女性(当然也有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是非二元性别),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有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有纯素食人士也有什么都吃的杂食人士,从事各类职业,背景非常多元。

许多人说出了心里从来不敢对别人说出的话,即自己从来没有任何要孩子的欲望,这在一个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以孩子为中心的世界里格格不入。在我们因为不同而与外界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会转向自我怀疑与攻击,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跟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别人可以很“自然”的去结婚生子,而我们却迟迟做不了决定?

我在网上“出柜”说自己从来就没有过要孩子这一欲望之后收到了一条很长的消息。这位女性跟我说,她已婚,丈夫很爱她,但他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丈夫觉得结婚之后的下一步便是生子,而她却对此犹豫,因为她心底里没有任何想要孩子的欲望,而这一点在他看来不可思议。如果她继续犹豫下去,自己的婚姻便岌岌可危。

读到她的消息时,让我想到了《最好的决定》里的这一段:

回首往事,我才发现:大部分时间其实是用在重新审视并真正接纳我早在内心做出的决定上。当我用尽了借口,却依然对怀孕生养毫无兴趣,我意识到这一点,转折就出现了,我终于能告诉自己:“我并不是真的想生孩子;我想要的是’想要生孩子’这种欲望。” 我渴望像别人那样渴望生养,但我必须面对事实:我不想。这就意味着, 我必须想通:我将在根本性的问题上和大多数女性迥然相异;事实上也意味着,我对幸福和圆满的需求已将她们视为至关重要的事情排除在外了。我要面对自己的每一种感受,不管那有多么痛苦。要走上这条通往自我实现的道路,需要我关注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我本该有或希望自己有却偏偏没有的感受。 只有这样,我才能为自己失去的、亲自摒除的可能性而悲痛;为没有选择的那条路感到悲痛,这才是有益身心的事。这样想,让我感觉好多了。 外界对不要孩子的人另一类很常见的反应则是“再过几年,你就会变了”“我认识一对这样的夫妇,到了中年,男的突然要孩子了,就跟老婆离婚了,找了个年轻的女人结婚生孩子了”“等你老了,你就会后悔了,赚钱没那么重要,就算你住高级养老院,没孩子还是会被欺负”等等。

我每次遇到这样“善意的建议”时都会想,嗯,也许我会后悔,但那也跟你没关系啊(说的不好听一点,我认识的后悔要孩子的人多了去了)?你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真的不必担心我的未来(先活到能住养老院那一天再说吧)。至于两个人中年分手离婚什么的,就更正常不过了,有孩子的人离婚后还得因为孩子跟前夫、前妻保持联系啥的,要是没孩子,离了就一辈子不用见面了,多好啊。

《最好的决定》这本书也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们看到,“生儿育女不见得适合,也不应该适合每一个人”(像榴莲这么好吃的东西,但是就是有很多人对此避之不及)。而虽然很多人做了同一个人生选择——即不要孩子,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的,这个选择也只是对他们本人来说最好的决定。

“放弃为人父母的决定让每一位作者心满意足——有些人甚至不只是满意,而是近乎狂喜,但没有一个人做出这个决定的过程与思路和另一个人完全相同。有些人在多年犹疑不决后意识到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还有些人自出生后就缺乏生养孩子的欲望,这种愿望的匮乏就像性倾向或性别认同一样生而有之且终生不改。还有少数人也曾热切向往生儿育女,但渐渐领悟到他们在追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梦,这个梦实际上属于他们的伴侣、家人、世俗意义上的家族文化。”

阅读《最好的决定》以及另外几本讲述自己不要孩子的人生故事的书,让我受益匪浅。因为我意识到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有人和我一样,也是从小便从未有过想要孩子的愿望。自此之后,我认识了许多想法类似的人,他们来自各个国家,年龄最大的已经退休了,最小的还是大学生。

因为自己没有结婚生子,我可以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享受自己无所事事的状态。30岁时我决定去国外读书,而且是从大一开始念一门全新的专业。上学的同时,我给两个法国小孩当保姆,下午接他们放学,这个工资正好用来支付自己的生活费。在日复一日与他们的相处中,有时我精疲力竭,有时我被他们的爱和信任感动到,我更加感到为人父母责任重大,同时也惊讶地发现,我竟然算是个很好的可以倾听他们的照顾者(两个孩子称我为“世界上最好的保姆”)。

我很幸运,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男友,他尊重我的想法,认同应该由女性自己来做出关于自己身体的决定,所以我无论要不要孩子,他说最重要的都是要和我在一起。放弃当父母,选择不要孩子的生活,给人生做减法,辨别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和值得追求的东西,这是我最好的决定之一。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野马青年”。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