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 十六位沒有選擇生育的作家,坦誠地分享自己對這一至為重要的人生決定的思考

● 選擇不生育,不代表你比別人更自私,不代表你討厭孩子,也不代表不能承擔社會責任

● 呈現了「邊緣群體」生活和決定的複雜性,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領域有標誌意義的分析樣本

● 有助於讀者理解特定生育率低下的人口趨勢的社會和心理成因

● 著名翻譯家於是傾情翻譯

本書是十六位作家對生育、家庭和生命意義的思考。書中十三位女性、三位男性作家的共性是他們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不生育,但每個人抵達這一決定的原因都不相同,但他們都以令人欽佩的坦誠,探討了和生育命題息息相關的「孤獨」「自我實現」「生育本能」和「童年創傷」等主題。

選擇不生育,不代表討厭孩子、比其他人更自私,或比其他人經歷了更多的童年創傷,也不代表不能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這一重大的選擇是個人經歷、家庭觀念和社會影響匯聚的結果。書中的十六位作家位作家都積極地面對無子的生活,他們也理性地探討了社會對女性的刻板成見,更展望了醫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化進程帶來的不可逆的文化轉變。

十六位作家代表了雖然屬於少數、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聲音。這本合集也回應了過去二十年社會組織的巨變對家庭以及情感結構造成的衝擊。對人生終將孤獨的可能,我們如何建立親密關係,如何忠於自我的決定,並在日常生活里承擔這一決定帶來的後果?本書可被視為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領域有標誌意義的參考樣本。

作者簡介

梅根•多姆,1970年生於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編輯、作家,著有文集《不可言說之事》《我虛度的青春》,長篇小說《生活質量報告》,回憶錄《如果住在那棟屋日子該有多完美》等,同時編有《最好的決定》。多姆女士的文章散見於《紐約客》《哈珀斯》《Elle》《時尚》等雜誌,曾獲得古根海姆獎學金、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獎學金,目前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的客座講師。

她最新的一部作品是2019年出版的文集《一切都有問題》。

【譯者簡介】

於是,作家,翻譯。已出版小說《查無此人》《你我好時光》《事後》《六翼天使》《慌城孤讀》等。已有近三十部譯作面世,包括《雲遊》《證言》《時間之間》《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黑暗塔VII》《杜馬島》《雲遊》等。

原文摘錄

我承認,有孩子的人比我擁有更深切、更複雜的人生歷練,我覺得這挺好的。有很多生命的體驗是我樂於不去體驗的,生養孩子就是其中之一,還包括:分娩,打仗,被關在監獄裡一晚上,觀看《阿甘正傳》。如果人可以不經歷死亡就過完一生,我也很樂意跳過死亡這件事。 這個星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有一項由兩部分構成的使命:一、活得夠長久,以便實現第二個使命;二、自我複製。故意不繁衍的人實在是很複雜的動物,可以說是為了自身利益而過度進化,因而有意識地拒絕履行最基本的一項生物指令。比故意不繁衍更違逆常情、更不自然的舉動只有自殺了。有些哲學家——脾氣特別壞的那幾個,比如叔本華——把自殺定義為道德選擇和自由意志的終極行動。暫且不提一些容易引發歧義的野史奇聞,這顯然算是智人獨有的一種特權。我想你可以這樣說:選擇不要孩子和自殺一樣,是只有人類才會幹的事。事實上,要說有什麼可以展現自由意志的可能性,那就是:人類會在生活中故意讓某種預設功能失效。 當然,給「不要孩子」冠以「自由意志」之名可能有點兒浮誇。在生育問題上分庭抗禮的兩派人都有一種自吹自擂的傾向,但讓我們誠實地說吧:兩派人各自鼓吹的所謂選擇,其實都超出了他們自主自覺的掌控力,就像繼承了大筆遺產的人自認為有資格獲得那筆財富。反正,當父母的人需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們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聲稱養育兒女會帶來不可言喻的滿足感、無盡的福祉——比如這樣說,除非你有了孩子,否則就不可能明白什麼是真正偉大的愛;或是,生兒育女是生命的終極目標,諸如此類。 如果你生命的終極目標是你的孩子,那你的孩子們的生命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生養你的孫輩嗎?每個人生命的終極意義難道不在於其本身嗎?如果不是,那無限繁衍下去又有什麼意義?畢竟,0×∞=0。 不管怎麼說,生孩子都不能保證你永生不死——從基因層面說,不過是緩期死刑或刑期延長罷了。到最後的最後,智人這一物種終將滅絕,就算... 每當我聽到專家們探討持續下降的生育率、人口老化時,都會覺得那是我的錯。要是你不知道,請允許我補充一下:工業化社會的生育率在避孕藥發明後直線下降。(在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危機爆發的同時,歐美國家則呈現人口不足的現象。)當然,這也不能都怪避孕藥: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女性數量增多,勞動市場對所有人敞開懷抱(若也能敞開金庫就好了),這之後,生育率就下滑得更厲害了。很多女人在談論母性本能,但說就乾的女人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少:現在,四十歲之前要麼無子、要麼只有一個孩子的女性數量增長最快。人口學家預測,未來必然出現的狀況將是災難性的:一個無法維繫自體經濟的老年社雖然沒人直白地這麼說,但女性確實是在用自己的子宮投票,理由也很簡單。社會援助太少了,尤其要考慮到大多數女性目前不僅要當媽,還是在職的媽媽。然而,沒有任何一項

書評

大約是2013或2014年的冬天,我和大學室友因為畢業後工作的公司離得不遠,便搬到一起合租,這一天,她邀請了自己的另外一個朋友晚上來家裡吃飯。我們三個單身女孩在廚房有說有笑,不知為何,她說到自己姐姐今年剛結婚生子,然後便問道我們倆打算什麼時候結婚生子。

我脫口而出道:我不想要孩子(那大約是第一次我對一個不算特別熟悉的人說到我不要孩子的想法)。她看起來明顯很驚訝,有點愣住了,然後有點結巴地說道:哦,不要孩子,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說呢。我的室友怕我們會有什麼爭執,於是趕緊把話題岔開,我們便沒有再就此說什麼了。

就像最近新出的這本書《最好的決定》([美] 梅根·多姆)里所說,當我們「談起不想生小孩的時候,聽上去總像自我辯解」。因為社會默認的那套規則是「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以及「為人父母的喜悅是什麼都比不上的」等等。

我們從小到大無論是周圍的環境裡,還是各種媒體影視作品裡,家庭的樣子永遠是父母和孩子,有時候再加上祖父母。以致於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無法想象,竟然有人是真的不想要孩子的。

隨着被別人質疑的次數變多,我漸漸開始在網上關注一些有同類想法的人——即主動不要孩子的人。在國內的一些社交網絡上,大部分人稱自己為「丁克」,但其實很多人是單身或未婚的狀態,而不是如丁克這個詞的字面意思「double income no kid 」,所說的雙薪無孩家庭。在國外的一些社交網絡上,越來越多這樣的人稱自己為「childfree 」, 像gluten-free, 無麩質類似的無孩。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樣的社群里,我發現雖然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即不要孩子,除此之外,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不同的。有男性有女性(當然也有最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是非二元性別),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有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等,有純素食人士也有什麼都吃的雜食人士,從事各類職業,背景非常多元。

許多人說出了心裡從來不敢對別人說出的話,即自己從來沒有任何要孩子的欲望,這在一個認為所有人都應該以孩子為中心的世界裡格格不入。在我們因為不同而與外界發生衝突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會轉向自我懷疑與攻擊,我們會問自己,為什麼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別人可以很「自然」的去結婚生子,而我們卻遲遲做不了決定?

我在網上「出櫃」說自己從來就沒有過要孩子這一欲望之後收到了一條很長的消息。這位女性跟我說,她已婚,丈夫很愛她,但他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丈夫覺得結婚之後的下一步便是生子,而她卻對此猶豫,因為她心底里沒有任何想要孩子的欲望,而這一點在他看來不可思議。如果她繼續猶豫下去,自己的婚姻便岌岌可危。

讀到她的消息時,讓我想到了《最好的決定》里的這一段:

回首往事,我才發現:大部分時間其實是用在重新審視並真正接納我早在內心做出的決定上。當我用盡了藉口,卻依然對懷孕生養毫無興趣,我意識到這一點,轉折就出現了,我終於能告訴自己:「我並不是真的想生孩子;我想要的是』想要生孩子』這種欲望。」 我渴望像別人那樣渴望生養,但我必須面對事實:我不想。這就意味着, 我必須想通:我將在根本性的問題上和大多數女性迥然相異;事實上也意味着,我對幸福和圓滿的需求已將她們視為至關重要的事情排除在外了。我要面對自己的每一種感受,不管那有多麼痛苦。要走上這條通往自我實現的道路,需要我關注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我本該有或希望自己有卻偏偏沒有的感受。 只有這樣,我才能為自己失去的、親自摒除的可能性而悲痛;為沒有選擇的那條路感到悲痛,這才是有益身心的事。這樣想,讓我感覺好多了。 外界對不要孩子的人另一類很常見的反應則是「再過幾年,你就會變了」「我認識一對這樣的夫婦,到了中年,男的突然要孩子了,就跟老婆離婚了,找了個年輕的女人結婚生孩子了」「等你老了,你就會後悔了,賺錢沒那麼重要,就算你住高級養老院,沒孩子還是會被欺負」等等。

我每次遇到這樣「善意的建議」時都會想,嗯,也許我會後悔,但那也跟你沒關係啊(說的不好聽一點,我認識的後悔要孩子的人多了去了)?你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真的不必擔心我的未來(先活到能住養老院那一天再說吧)。至於兩個人中年分手離婚什麼的,就更正常不過了,有孩子的人離婚後還得因為孩子跟前夫、前妻保持聯繫啥的,要是沒孩子,離了就一輩子不用見面了,多好啊。

《最好的決定》這本書也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我們看到,「生兒育女不見得適合,也不應該適合每一個人」(像榴蓮這麼好吃的東西,但是就是有很多人對此避之不及)。而雖然很多人做了同一個人生選擇——即不要孩子,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的,這個選擇也只是對他們本人來說最好的決定。

「放棄為人父母的決定讓每一位作者心滿意足——有些人甚至不只是滿意,而是近乎狂喜,但沒有一個人做出這個決定的過程與思路和另一個人完全相同。有些人在多年猶疑不決後意識到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還有些人自出生後就缺乏生養孩子的欲望,這種願望的匱乏就像性傾向或性別認同一樣生而有之且終生不改。還有少數人也曾熱切嚮往生兒育女,但漸漸領悟到他們在追一個並不屬於自己的夢,這個夢實際上屬於他們的伴侶、家人、世俗意義上的家族文化。」

閱讀《最好的決定》以及另外幾本講述自己不要孩子的人生故事的書,讓我受益匪淺。因為我意識到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有人和我一樣,也是從小便從未有過想要孩子的願望。自此之後,我認識了許多想法類似的人,他們來自各個國家,年齡最大的已經退休了,最小的還是大學生。

因為自己沒有結婚生子,我可以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享受自己無所事事的狀態。30歲時我決定去國外讀書,而且是從大一開始念一門全新的專業。上學的同時,我給兩個法國小孩當保姆,下午接他們放學,這個工資正好用來支付自己的生活費。在日復一日與他們的相處中,有時我精疲力竭,有時我被他們的愛和信任感動到,我更加感到為人父母責任重大,同時也驚訝地發現,我竟然算是個很好的可以傾聽他們的照顧者(兩個孩子稱我為「世界上最好的保姆」)。

我很幸運,有一個志同道合的男友,他尊重我的想法,認同應該由女性自己來做出關於自己身體的決定,所以我無論要不要孩子,他說最重要的都是要和我在一起。放棄當父母,選擇不要孩子的生活,給人生做減法,辨別那些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和值得追求的東西,這是我最好的決定之一。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野馬青年」。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