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曼德拉山岩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曼德拉山岩画位于曼德拉苏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内,分布着数千年前的古代岩画,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曼德拉山岩画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形象生动,古朴粗犷,年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和元、明、清各代,记载了当时的经济、文体、生活情景和自然环境、社会风貌。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堪称为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对研究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美术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曼德拉山岩画
来自8264.com的图片
d曼德拉山岩画

中文名称 :曼德拉山岩画

地理位置 :巴丹吉林沙漠东缘

岩画的介绍

阿拉善高原上有一座形状奇特的山脉,山上黑石嶙峋,岩脉蜿蜒,周围巨大的岩石皆成圆形,酷似陨石分布,一条崎岖小路不见尽头,这便是曼德拉山。蒙语曼德拉是汉语"升起来"的意思。专家考证,早在新石器仰韶文化时期,阿拉善大地上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1]

曼德拉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孟根苏木境内,距离苏木所在地西南14公里。曼德拉系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在这里具有山势高峻之意。 曼德拉最著名的是岩画。东西3公里、南北6公里的山地上,发现了4234幅岩画。这些岩画以其历史久远、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古朴粗犷的特点被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亚洲第一,世界第二。[2]

这些岩画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生活、精神的写照。岩画6000多幅,面积约18平方公里,属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制作。岩画的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神佛、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岩画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形态、自然环境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我国西北古代艺术的画廊。

曼德拉山岩画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西南14公里境内的曼德拉山中,距旗府所在地210公里。在阿拉善高原上有一座黑石嶙峋、岩石遍布的曼德拉山,在山中18平方公里内,分布有4000多幅数千年前的古代岩画。这些岩画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生活、精神的写照,由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制作。

岩画的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神佛、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岩画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形态、自然环境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的画廊,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中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曾赞赏曼德拉山岩画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曼德拉山岩画经历了千百年风霜的洗礼保存至今,为了解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的生活提供了依据,可古人雕琢岩画的时间还一直不能确定。有关专家认为岩画的创作时间为远古到明清的各个历史期,跨度约有6000年左右。不过受利益的驱动,这里的岩画已被盗毁近半。

历史

曼德拉山岩画的色泽和水温水位资料推测,在若干年前,曼德拉山四周湖水环绕,水草丰盛。当时曾有许多游牧、狩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可寻的踪迹。这满山岩画,精湛生动的艺术图案、反映的就是这些民族部落的历史。岩画的造型技法各有不同,有凿刻、磨刻和线刻。岩画古朴粗犷,既刻划其所见,又抒其所想,颇得天真自然之美,达到了庄严中见活跃,方正中见变化的艺术效果。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形态、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我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曼德拉山岩画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美术史、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文化史以及宗教,尤其是对研究我国西北各游牧部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些作品是世界已知的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

艺术

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分布于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部,阿拉善盟中部的阿拉善右旗,与额济纳旗和河西走廊相接。 蒙语曼德拉山,是汉语"升起来"的意思。这里一道道岩脉蜿蜒东西,山上黑石嶙峋。在附近有许多古文化遗址和墓地,而岩画作为一种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体现的更加突出。位于曼德拉山之西的山前丘陵,由西向东逐渐地增高,地势时高时低。 在曼德拉岩画中所见斑点与家畜、骑者出现在同一画面。这类岩画题材在内蒙阴山岩画及乌兰察布岩画都有发现。以上各地斑点岩画在形象上有很大一致性,这类题材的岩画多数属于青铜时代。这些斑点或许与生殖有关,或许与天文有关。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地说,它们不是漫散、随意刻画,遗憾的是它的文化之谜尚且不能知道。

岩画是一种文化现象,古老的民族习俗从中得到体现,曼德拉岩画中出现的帐篷和穹庐毡帐是北方游牧民传统的住宅样式,它与鄂伦春和鄂温克族传统住宅"斜仁柱"相似。这种原始的住宅,从北欧,东北亚到北美洲都有分布,这是游猎民族代表性的物质文化的典型特征。从帐篷岩画可以窥见远古人类居住的遗迹。曼德拉山岩画以其数量之大、内容之多,延续年代之长,在中国岩画史以至世界岩画史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曼德拉山岩画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数量有近万幅之多,岩画的内容以刻画动物为主,主要有牛、羊、马、鸡、兔、鹿、蛇、鹰、龟等动物,其形象或静或动、或站或卧、或单或多,其物种之多样、形态之各异,令人叹为观止。岩画中也有表现人类活动的画面,画中的人们有的在放牧,有的在狩猎、有的在对搏,有的在歌舞,其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岩画中,还有一部分刻画的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图象,另外还有部分是各族各代、各式各样的文字图案,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意思。

这些岩画的作画手法主要有点击成形法、线条成形法(轮廓法)、金属利器凿刻法三种,反映出其作画年代延续时间较长,通过考证可知,其作画时间多出于商、周、秦、汉时代并一直延续至明、清,而岩画的作者主要是历代活动在此的少数民族如匈奴、羌、突厥、蒙古、满等民族,至于作画时间的上限,至今尚不可考。

绵延几公里的曼德拉山曾经是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留下了这一幅幅神秘的符号,创造了灿烂的岩画文化。据岩画专家考证,岩画的制作时间,从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早期开始(以岩画中的鸵鸟、麋鹿形象为证),历经新石器时代的狩猎盛行时期和原始社会牧业萌芽时期,经历了夏、商、周、秦、汉、北魏、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美术史以及民族迁徙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据专家考证岩画的色泽和水温水源资料推测,大约在几千年前,曼德拉山周围湖水环绕,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当时曾经有许多游牧、狩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满山岩石上留下的精湛生动的艺术图案,反映的就是这些民族部落的历史。这些作品刻制手法主要以凿刻、磨刻和线刻为主,像儿童笔下的形象画,既刻画其所见,又抒其所想,充满天真、稚拙的自然纯朴美,它达到了庄重中见活泼、方正中见变化的艺术效果。曼德拉山岩画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形象生动、古朴粗犷,记录着远古以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经济、文化、生活的情景和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中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将其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文化遗产

内蒙古自治区着手在阿拉善右旗筹建岩画博物馆,以保护闻名世界的曼德拉山岩画群。 曼德拉山岩画博物馆规划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设施完善,旨在加强保护的同时,为世人研究北方民族历史、民族迁徙和民族习俗等提供宝贵的文化遗产实物资料。

相关视频

魏政鸿:守护好曼德拉山岩画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