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廟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曹廟鄉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下轄鄉,位於縣域東北部邊陲,北界宿城區,有泗洪縣"東大門"之稱,距縣城28千米,轄域面積91.8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曹廟鄉下轄11個社區(村),2.12萬人 ,鄉人民政府駐曹廟社區。
因鄉政府駐曹廟而得名。清初,曹氏於此建宗族祠堂,始稱曹家廟,民國時稱曹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始建曹廟鄉,後屬界集人民公社。1959年,界集人民公社析出部分大隊,設立曹廟人民公社,後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更名為曹莊人民公社,於1981年恢復曹廟人民公社。1983年,稱曹廟鄉。2020年7月,撤銷曹廟鄉、太平鎮、界集鎮,合併設立新的界集鎮 。境內東部有古山河傍境而流,東南部有343國道途經,界曹路貫穿境內。著名景點有朱家崗烈士陵園 。
2015年,曹廟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6億元;財政總收入4652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953萬元;人均純收12603元 。[1]
歷史沿革
1949年,置曹廟鄉。
1958年,屬界集人民公社。
1959年,界集人民公社析出部分大隊,設立曹廟人民公社。
1965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更名為曹莊人民公社。
1981年,恢復為曹廟人民公社。
1983年,恢復鄉建制,改為曹廟鄉。
2020年7月,撤銷曹廟鄉、太平鎮、界集鎮,合併設立新的界集鎮 。
區劃沿革
1996年,曹廟鄉下轄20個行政村,分別是曹廟、瓦廟、陳大莊、桑莊、朱家崗、武崗、尤崗、祝圩、盛圩、高圩、吳河、東湖、畢溝、梨園、牌坊、路口、朱前、酒店、唐揚、後沖窪 。
2003年,曹廟鄉下轄11個行政村,分別是曹廟、瓦廟、陳大莊、尤崗、武崗、朱家崗、盛圩、畢溝、梨園、後鍾窪、唐楊。
2007年,撤銷曹廟村,設立曹廟社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末,曹廟鄉下轄11個社區(村),其中1個社區、10個村 ,鄉人民政府駐曹廟社區境內。[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曹廟鄉位於泗洪縣東北部,距縣城28千米,東依成子湖,南靠界集鎮,西與金鎖鎮隔河相望,北與宿城區屠園鎮毗鄰 ,鎮區位置在東經118°23′,北緯33°37′,總面積91.85平方千米 。
水文
曹廟鄉境內有古山河在東部傍境而流。
人口
截至2019年,曹廟鄉有戶籍人口21227人 。[3]
經濟
綜述
2015年,曹廟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6億元;財政總收入4652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953萬元;人均純收12603元 。
第一產業
2015年,曹廟鄉在鞏固現有土地流轉規模的基礎上,打造245省道休閒觀光帶、曹界路特色林果帶和梨園蔬果基地、尤崗林果基地、東湖漁業基地等"兩帶三基地"特色地塊。唐楊綠殼草雞蛋、梨園小蘭西瓜、曹廟老豆腐已成為地方特色農產品走向市場,唐楊綠殼草雞蛋還作為江蘇優質農產品參加上海、蘇州等地展銷會 。
第二產業
截至2015年末,曹廟鄉工業園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6.2億元,增速10.2%;工業開票銷售收入9983萬元,增速15%;工業增值稅入庫200萬元,增速15%;新增固定資產購置進項稅抵扣額200萬元,增速7.2% 。
第三產業
2015年,曹廟鄉在6個村居開辦村淘站,實現群眾基本需求的生產生活用品進村入戶。其中曹廟居村淘站在雙"十一"期間,實現銷售收入超20萬元,在全國爆款類商品銷售競賽中,位居全國農村淘寶站第4名 。[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曹廟鄉投入500萬元,新建唐楊中心小學和梨園中心小學,完成曹廟中小學校安工程改造 。截至2021年5月,原曹廟鄉境內幼兒園5所、小學6所(其中教學點5所)、初級中學1所 。
文化事業
2015年,曹廟鄉投入15萬元,新建農村書屋6個,文化廣場1個 。
社會保障
2015年,曹廟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8.7%、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為98.2%。計劃生育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為100%,為0-14周歲獨生子女家庭系列保險實現全覆蓋 。
鎮村建設
2015年,曹廟鄉對鍾唐路2.6千米、屠酒路0.75千米進行農路提檔升級;建成垃圾中轉站1座,垃圾池300個投入使用,續建集鎮區污水處理廠1座,重點村居污水處理站4個;新建飲水安全工程自來水管道52公里;實施水利重點縣工程和萬畝良田工程改造,新修一級泵站1個,二級泵站3個,實現旱改水12000畝 。[5]
交通運輸
曹廟鄉東南部有343國道過境,境內有界曹路等道路貫穿。
歷史文化
地名溯源
以駐地曹廟得名。清初,曹氏於此建宗族祠堂,始稱曹家廟,民國時稱曹廟。
趕集
曹廟集在農曆的二、四、七、九逢集。
風景名勝
朱家崗烈士陵園位於朱家崗村,陵園內矗立着朱家崗烈士紀念塔,塔身高19.42米,象徵朱家崗戰鬥發生在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塔基26層台階表示參加戰鬥是26團,紀念塔上"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陵園大門橫梢上"朱家崗烈士陵園"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手書。陵園內安葬着73位革命先烈,是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陵園內還埋葬着當年日本侵略軍沒來得及運走的13名官兵的遺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