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景益鹏」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景益鹏,男,天体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1月出生于浙江上虞,籍贯浙江慈溪。曾任国家…”)
 
行 1: 行 1:
 景益鹏 ,天体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中国 科学院院士,1964年1月出生于浙江上虞, 籍贯浙江慈溪 。曾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宇宙大尺度结构和星系形成与演化”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星系形成和星系活动”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星系形成和星系活动”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负责人、上海 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天文台星系宇宙学中心首席科 学家 、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2012年加盟上海交通 大学物理系 与天文系,任物理与天文系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并于2015年12月当选 中国科学院 院士 [1]  。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景益鹏
 +
| 图像    = [[File: 景益鹏.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201512/W020151224386905830081.jpg 原图链接]]]|
 +
| 性别    = 
 +
| 出生日期 =1942年2月
 +
| 国籍    =  中国
 +
| 民族    = 汉
 +
籍贯     = 浙江慈溪
 +
| 职业    = 体物理 学家
 +
| 母校    =浙江 大学物理系
 +
}}
 +
<big><big>'''景益鹏'''</big></big><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1/sxwlxb-201512-t20151224_4502110.html  中国科学院] </ref></big>
 +
<big><ref>[http://money.163.com/15/1208/10/BAACS4QC00253B0H.html 网易财经]  </ref></big>
 +
<big><ref>[http://www.physics.sjtu.edu.cn/ypjing 网易财经]  </ref></big>
 +
<big><ref>[http://tech.gmw.cn/2016-01/15/content_18509832.htm 网易财经] </ref></big>
  
中文名
 
景益鹏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市
 
出生日期
 
1964年1月
 
职    业
 
教授
 
毕业院校
 
杭州大学
 
主要成就
 
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    贯
 
浙江省慈溪市 [1] 
 
目录
 
1 研究方向
 
2 简历成就
 
3 研究生培养
 
4 科研成果
 
5 当选院士
 
  
 +
<br>
 +
天体物理学家。1964年1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籍贯浙江慈溪。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1年和1992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br>
 +
长期从事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和观测分析。在数值模拟方面,自主建立了一套针对宇宙高密度区域的多层网格、自适应P3M方法,开展国际领先的宇宙学数值模拟。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描述暗物质内部结构的三轴椭球模型,被观测证实,已被广泛应用于宇宙结构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在观测分析方面,提出暗晕占有数模型方法,并首次应用于星系巡天,建立了星系与暗物质分布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对宇宙暗物质结构的认识,该方法已成为测量星系周围暗物质分布的标准方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等。
 +
<br>
 +
== 教育背景 ==
 +
*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
* 1991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
* 1992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
 +
== 工作经历 ==
 +
* 1993-1994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
* 1994-1996年在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
* 1996年11月-1999年8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
* 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
* 2000年回国组建上海天文台德国马普青年伙伴小组。
 +
* 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
* 2003年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成就奖、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
 +
* 2004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独立完成人)、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才称号。
 +
* 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独立完成人)、第九届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
* 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 2007年当选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
* 2009年获第七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再次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 2012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
*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 研究方向及领域 ==
 +
主要从事星系形成、宇宙结构形成、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原初扰动等宇宙学基础前沿问题的研究。
 +
== 科研成果 ==
  
  研究方向
+
== 主要奖项及荣誉==
  编辑
+
* 2001 年国家“杰出青年”。
  从事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天文观测性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星系形成、星系与黑洞的共同演化、宇宙引力透镜等宇宙学基础前沿问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研究成果在 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共被4000多篇论文引用,其中7篇论文的单篇引用数超过100篇次;24篇论文的单篇引用数超过50篇次;单篇引用数最高达297篇次
+
* 2013 家“万人计划”
 +
*
  
  
  
简历 成就
+
==学术 成就 及著作==
  编辑
+
  主要著作
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 物理系。
+
* (1) Jing, Y. P. and Y. Suto,  The Density Profiles of the Dark Matter Halo Are Not Universal,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0,  Volume 529, Issue 2, pp.~L69-L72., 529, L69
1989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
+
* (2 Jing, Y. P.; Jiang, C. Y.; Faltenbacher, A.; Lin, W. P.; Li, Cheng,Merger time scale of galaxies,RELATIVISTIC ASTROPHYSICS,Volume 966, pp. 69-70 (2008).
1992年10月获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
* (3) Jing, Y. P., Y. Suto, and H. J. Mo,  The Dependence of Dark Halo Clustering on Formation Epoch and Concentration Parameter,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Volume 657, Issue 2, pp.~664-668.
1993~1994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
* (4) Li, C., G. Kauffmann, Y. P. Jing, S. D. M. White, G. B&ouml;rner, and F. Z. Cheng,  The dependence of clustering on galaxy propert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2006, Volume 368, Issue 1, pp.~21-36., 368, 21
1994~1996年在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
* (5) Lee, J., Y. P. Jing, and Y. Suto,  An Analytic Model for the Axis Ratio Distribution of Dark Matter Halos from thePrimordial Gaussian Density Field,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Volume 632, Issue2,pp.~706-712., 632, 706
1996年11月~1999年8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
* (6) Kang, X., Y. P. Jing, H. J. Mo, and G. B&ouml;rner,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Galaxy Formation with High-Resolution N-Body Simulation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Volume 631, Issue 1, pp.~21-40., 631, 21
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
* (7) Zhao, D. H., H. J. Mo, Y. P. Jing, and G. B&ouml;rner,  The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dark matter haloes,Monthly Notice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3, Volume 339, Issue 1, pp.~12-24., 339, 12
2000 年回国组建上海天文台德国马普青年伙伴小组。
+
* (8) Jing, Y. P. and Y. Suto,  Triaxial Modeling of HaloDensity Profiles with High-Resolution N-Body Simulation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2, Volume 574, Issue 2, pp.~538-553., 574, 538
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
* (9) Jing, Y. P. and Y. Suto,  The Density Profiles of the Dark Matter Halo Are Not Universal,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0,  Volume 529, Issue 2, pp.~L69-L72., 529, L69
2003年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成就奖、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
+
* (10) Jing, Y. P., The Density Profile of Equilibrium and None-quilibrium Dark Matter Halo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0, Volume 535, Issue 1, pp.~30-36., 535, 30
2004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独立完成人 、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才称号。
+
* (11) Jing, Y. P.,  Accurate Fitting Formula for the Two-Point Correlation Function of Dark Matter Halo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1998, Volume 503, Issue 1, pp.~L9-L13., 503, L9
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独立完成人 、第九届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
* (12 Jing, Y. P., H. J. Mo, and G. B&ouml;rner, Spatial Correlation Function and Pairwise Velocity Dispersion of Galaxies: Cold Dark Matter Models versus the Las Campanas Surve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1998, Volume 494, Issue 1, pp.~1-12., 494, 1
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 (13 Mo, H. J., Y. P. Jing, and S. D. M. White,  High-order correlations of peaks and haloes: a step towards understanding galaxy biasing,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1997, Volume 284, Issue 1, pp.~189-201., 284, 189
2007 当选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
*
2009 年获 第七届上海市自然科 牡丹奖、再次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 外部链接 ==
 +
[http://money.163.com/15/1208/10/BAACS4QC00253B0H.html]  景益鹏:导师拒绝霍金3 毕业,师弟景益鹏2 获学

於 2019年1月7日 (一) 14:03 的修訂

景益鵬
性別
出生 1942年2月
國籍 中國
籍貫 浙江慈谿
民族
母校 浙江大學物理系
職業 天體物理學家

景益鵬[1] [2] [3] [4]



天體物理學家。1964年1月生於浙江省紹興市,籍貫浙江慈谿。198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91年和1992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分別獲碩士和博士學位。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長期從事宇宙結構和星系形成的數值模擬、理論研究和觀測分析。在數值模擬方面,自主建立了一套針對宇宙高密度區域的多層網格、自適應P3M方法,開展國際領先的宇宙學數值模擬。在理論研究方面,提出描述暗物質內部結構的三軸橢球模型,被觀測證實,已被廣泛應用於宇宙結構的觀測和理論研究。在觀測分析方面,提出暗暈占有數模型方法,並首次應用於星系巡天,建立了星系與暗物質分布之間的關係,增進了對宇宙暗物質結構的認識,該方法已成為測量星系周圍暗物質分布的標準方法。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兩次)等。

教育背景

  • 198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
  • 1991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
  • 1992年在意大利高等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 1993-1994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 1994-1996年在德國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
  • 1996年11月-1999年8月在日本東京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 1998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 2000年回國組建上海天文台德國馬普青年夥伴小組。
  • 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
  • 2003年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和成就獎、上海市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獎。
  • 2004年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獨立完成人)、國家973計劃先進個人稱號,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上海市優秀留學回國人才稱號。
  • 200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獨立完成人)、第九屆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 2006年獲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 2007年當選2004—2006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
  • 2009年獲第七屆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再次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12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系。
  • 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研究方向及領域

主要從事星系形成、宇宙結構形成、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宇宙原初擾動等宇宙學基礎前沿問題的研究。

科研成果

主要獎項及榮譽

  • 2001 年國家「傑出青年」。
  • 2013 年國家「萬人計劃」。


學術成就及著作

主要著作

  • (1) Jing, Y. P. and Y. Suto, The Density Profiles of the Dark Matter Halo Are Not Universal,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0, Volume 529, Issue 2, pp.~L69-L72., 529, L69
  • (2) Jing, Y. P.; Jiang, C. Y.; Faltenbacher, A.; Lin, W. P.; Li, Cheng,Merger time scale of galaxies,RELATIVISTIC ASTROPHYSICS,Volume 966, pp. 69-70 (2008).
  • (3) Jing, Y. P., Y. Suto, and H. J. Mo, The Dependence of Dark Halo Clustering on Formation Epoch and Concentration Parameter,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Volume 657, Issue 2, pp.~664-668.
  • (4) Li, C., G. Kauffmann, Y. P. Jing, S. D. M. White, G. Börner, and F. Z. Cheng, The dependence of clustering on galaxy propert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2006, Volume 368, Issue 1, pp.~21-36., 368, 21
  • (5) Lee, J., Y. P. Jing, and Y. Suto, An Analytic Model for the Axis Ratio Distribution of Dark Matter Halos from thePrimordial Gaussian Density Field,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Volume 632, Issue2,pp.~706-712., 632, 706
  • (6) Kang, X., Y. P. Jing, H. J. Mo, and G. Börner,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Galaxy Formation with High-Resolution N-Body Simulation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Volume 631, Issue 1, pp.~21-40., 631, 21
  • (7) Zhao, D. H., H. J. Mo, Y. P. Jing, and G. Börner, The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dark matter haloes,Monthly Notice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3, Volume 339, Issue 1, pp.~12-24., 339, 12
  • (8) Jing, Y. P. and Y. Suto, Triaxial Modeling of HaloDensity Profiles with High-Resolution N-Body Simulation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2, Volume 574, Issue 2, pp.~538-553., 574, 538
  • (9) Jing, Y. P. and Y. Suto, The Density Profiles of the Dark Matter Halo Are Not Universal,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0, Volume 529, Issue 2, pp.~L69-L72., 529, L69
  • (10) Jing, Y. P., The Density Profile of Equilibrium and None-quilibrium Dark Matter Halo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00, Volume 535, Issue 1, pp.~30-36., 535, 30
  • (11) Jing, Y. P., Accurate Fitting Formula for the Two-Point Correlation Function of Dark Matter Halo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1998, Volume 503, Issue 1, pp.~L9-L13., 503, L9
  • (12) Jing, Y. P., H. J. Mo, and G. Börner, Spatial Correlation Function and Pairwise Velocity Dispersion of Galaxies: Cold Dark Matter Models versus the Las Campanas Surve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1998, Volume 494, Issue 1, pp.~1-12., 494, 1
  • (13) Mo, H. J., Y. P. Jing, and S. D. M. White, High-order correlations of peaks and haloes: a step towards understanding galaxy biasing,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1997, Volume 284, Issue 1, pp.~189-201., 284, 189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1] 景益鵬:導師拒絕霍金3年畢業,師弟景益鵬2年就獲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