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目录

诗词正文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1]

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澹荡沧洲云,飘飖紫霞想。

剖竹商洛间,政成心已闲。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

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褰帷对云峰,扬袂指松雪。

暂出东城边,遂游西岩前。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

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溪傍饶名花,石上有好月。

命驾归去来,露华生翠苔。淹留惜将晚,复听清猿哀。

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明发首东路,此欢焉可忘。

本段注释

⑴商州,古商国也。在晋为上洛郡,在西魏为洛州,在后周为商州,在唐亦谓之商州,或为上洛郡。地有商山、洛水,依此立名,属关内道。使君,太守之称。石娥溪,当在仙娥峰下。按:《雍胜略》、《商略》、《陕西通志》:仙娥峰,在商州西十里,峰之麓有西岩,洞壑幽邃,下临丹水,古称栖真之地。李白尝游此。有诗曰:“暂出城东边,遂游西岩前。横天耸翠壁,喷壑鸣红泉”云云。是石娥溪,即仙娥峰下之溪也。所谓红泉者,其即丹水欤?

⑵《世说注》:《向秀别传》曰:秀,字子期,河内人,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善,并有拔俗之韵。

谢灵运诗:“剖竹守沧海。”

⑷郭璞《客傲》:“无岩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头陀寺碑》:“玄关幽键,感而遂通。”张铣注:“玄、幽,谓道之深邃也。”关键,皆所以闭距于门者。

⑸宋南平王铄诗:“徘徊去芳节。”梁元帝《纂要》:“春节曰芳节。”

⑹《后汉书》:陈蕃为乐安太守。郡入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

⑺摹帷,后汉贾琮事。

⑻颜延年诗:“山明望松雪。”

⑼谢灵运诗:“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⑽《孔子歌》:“巾车命驾,将适唐都。”

⑾江淹诗:“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苏武诗:“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⒀《汉书·韩信传》:“北首燕路。”颜师古曰:“首,谓趣向也。音式究反。”鲍照诗:“首路或参差,投驾均远托。”

作者简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3]

视频

康震:大诗人李白的气韵与风采

大诗人李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