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春送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春送僧》

作品名称: 《春送僧》

创作年代: 唐末

文学体裁:诗

作者:贯休

《春送僧》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贯休的诗。[1]

贯休终生为诗,以诗著名,其送赠诗写得很好,其中尤以送同道僧友之诗为佳。这首七绝诗,把潇潇春雨中赠别友人之景、之情描摹得非常生动,景为主体,情寓其中,文笔生动流畅,委婉含蓄,感染力很强。

诗词正文

作品注释

①蜀魄:传说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子规(杜鹃鸟)。后人因以蜀魄、望帝等作为杜鹃鸟的别称。

杜荀鹤《闻子规诗》有句"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关关:拟声词,拟鸟啼声。此处则拟杜鹃鸟的啼声。冲雨:冒雨。浔:水边之地,江浔即江边。

②松柏心:指坚定不移修持佛道的志愿。松树与柏树,枝叶繁茂,经冬不雕。人们诗文中常以松柏作为志操坚贞的象征。

作者简介

贯休[2](832年-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3]人。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唐亡后于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他以诗著名,同时也是画家和书法家,有《禅月集》存世。传说诺距罗尊者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后来出家,佛祖让他静坐修行,以摒弃当兵时的粗野性格,后虽修成罗汉,但他静坐时仍有一股威猛之气。画中罗汉如《宣和画谱》记载贯休的画风:"状貌古野, 殊不类世间所传,丰颐蹙额,深目大鼻,或巨颡搞项,黝然若夷獠异类,见者莫不骇瞩。"

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一生词作颇多,内江圣水寺的智海法师在他的佛教网站上整理收录了500多首作品(卷八百二十六至卷八百三十八)。

唐朝时,佛门僧人贯休,是婺州兰溪人。贯休和尚能吟诗,写一手好字,擅长绘画。王建在蜀建立前蜀王朝时,他来到蜀中,居住在龙华寺专供他修行参禅的居室里。他用水墨画法为寺里画了十六个罗汉和一幅佛像、二幅菩萨像。画上,巨大的岩石萦绕着云雾,虺节的苍松盘绕着古藤。而佛、菩萨和十六位罗汉的相貌都古岸异常,跟别的画师画的不一样。贯休自己时常说:"我是在梦中见到了这些神佛,醒来后将他们画出来的,也可以称他们为'应梦罗汉'吧。

贯休能诗,能诗善书,诗名高节,又擅绘画,宇内咸知。有《禅月集》存世。以画罗汉最著,且都是奇形怪状的风格。他的水墨罗汉十分重视罗汉精神面貌的刻画,线描勾勒技法已然达到了传神写照的高度,在这点上贯休继承了阎立本。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4],为其代表作。

视频

南怀瑾 :大唐高僧贯休禅师公案!

.

传说罕见的贯休真迹,藏在日本高台寺,检测:南宋摹本!

.

参考资料

  1. 《春送僧》 诗词文句网
  2. 《贯休简介》 古诗文网
  3. 兰溪13位牛人入选金华名人雕塑园 兰溪历史;发布时间;2016-07-19 11:04:12
  4. 五代 贯休 十六罗汉图 终南山书院;发布时间;2018-12-19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