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秋笔法」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成y.jpg|30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ages.bookdao.com/bk/061406/1/de3677be-500c-4806-998a-3a90e39fe591.jpg 原图链接][http://www.bookdao.com/b…”)
 
行 1: 行 1:
 
[[File:成y.jpg|30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ages.bookdao.com/bk/061406/1/de3677be-500c-4806-998a-3a90e39fe591.jpg 原图链接][http://www.bookdao.com/book/2119008/ 来自 百道网 的图片]]]
 
[[File:成y.jpg|30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images.bookdao.com/bk/061406/1/de3677be-500c-4806-998a-3a90e39fe591.jpg 原图链接][http://www.bookdao.com/book/2119008/ 来自 百道网 的图片]]]
  
''' 地旷人稀'''属于[[中国]][[汉语]]成语。
+
''' 春秋笔法'''属于[[中国]][[汉语]]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25/09/14020892_609351027.shtml 成语中的中国文化],个人[[图书馆]],2016-11-25</ref>。[[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约束而完善,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ref>[https://www.sohu.com/a/333969385_515136 中国古代教育起源于何时?为何将一生分成七个教育阶段?有哪些经典教育思想? ],搜狐,2019-08-15</ref>,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25/09/14020892_609351027.shtml 成语中的中国文化],个人[[图书馆]],2016-11-25</ref>。[[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约束而完善,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ref>[https://www.sohu.com/a/333969385_515136 中国古代教育起源于何时?为何将一生分成七个教育阶段?有哪些经典教育思想? ],搜狐,2019-08-15</ref>,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行 9: 行 9:
 
==内容==
 
==内容==
  
  近义词 地广人稀
+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曲折的文字。
  
  反义词 人烟稠密
+
  解释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地多人少
+
  出处:宋·俞文豹《吹剑录》:“盖纯 《春秋》笔
  
  解释:旷 空旷;稀:稀 。地方大 人烟稀少
+
  例子 初意却不过贪图 写一个字 并非有什么~ (鲁迅 热风 · 反对 含泪 的批评家 》)
 
 
出处:东汉·班固 汉书 · 地理志下》: 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例子:离此十五里之地,叫做介山,~,都是绿林中好汉出没之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卷二十一
 
  
 
==成语由来==
 
==成语由来==
行 26: 行 22:
  
 
==视频==
 
==视频==
===<center>  地旷人稀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  春秋笔法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成语的由来</center>
 
<center> 成语的由来</center>
 
<center>{{#iDisplay:m0393kv372w|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m0393kv372w|560|390|qq}}</center>

於 2020年11月13日 (五) 09:45 的修訂

春秋筆法屬於中國漢語成語。

成語是漢語中的精華,具有極強的表現力[1]中國文化價值系統以「善」為核心,強調真、善、美的統一,「人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有道德約束而完善,有許多傳統美德至今為人們繼承和發揚,在成語中我們能充分體會這一點。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了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2],傳統中華美德等眾多方面。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3]。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內容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曲折的文字。

解釋: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出處:宋·俞文豹《吹劍錄》:「蓋純用《春秋》筆法也。」

例子:初意卻不過貪圖少寫一個字,並非有什麼~。(魯迅《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

成語由來

成語起源於古代文集,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4],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後來初學讀的三、百、千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5],其中後兩種即全為四字句。《四言雜字》《龍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這雖然是訓蒙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係,就沒能形成成語,我們只能視為警句,有時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而同在《岳陽樓記》中的一句「百廢俱興」[6],因為是四個字,所以就成了成語。

視頻

春秋筆法 相關視頻

成語的由來
成語的來源及誤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