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潮(屠格涅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小说写于1871年,而在它背后,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真实题材,这个故事发生在1840年5月——屠格涅夫在游历了意大利和瑞士回柏林的途中,来到德国城市法兰克福。在那里他偶然踏进一家糖果店,想喝一杯柠檬汁。恰遇店主的女儿向他呼救,请他帮助抢救突然昏厥的弟弟。那个美貌异常、气质非凡的女孩子,使他顿生爱慕之心。只是由于后来匆匆离去,爱情的种子未及萌芽便夭折了……这段让屠格涅夫始终铭记在心的故事,便成为了他30后创作《春潮》的底稿。小说开头部分的情节与他的经历几乎毫无二致,但这并不是他的自传体小说,因为他只是把那段经历作为小说的引子,之后的部分则是由他想象而成。

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 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从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

内容预览

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 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 引自古老的抒情歌曲 夜半一点多钟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发走点燃灯烛的仆人,他便猛然坐到壁炉边的安乐椅里,用双手捂住了脸。 他还从未感觉到这样疲乏肉体的与精神的。整个晚上他是与可人的女士们和有教养的男士们度过的;有几位女士颇具几分姿色,男士们几乎个个都智慧过人,才华出众;他本人的谈吐也相当成功,甚至非常精彩,因此被罗马人称作taedli-umVitae的那种生之烦恼,还从来没有以那样不可抗拒的力量来左右他的心情,折磨得他透不过气来。假如他再年轻几岁,或许会由于苦闷、无聊、愤懑而哭泣起来,如同苦艾的苦味一样强烈,灼人的苦痛充溢了他的整个心灵。一种萦回不去的厌烦心理,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