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德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明德陵

圖片來自nanmuxuan

明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位于天寿山陵域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皇后张氏的合葬墓。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是明光宗第一子,十五岁即帝位,在位七年,23岁去世。[1]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保护级别:世界文化遗产
  •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所在: 中國北京市昌平區
  • 分類:古墓葬
  • 時代:明
  • 編號:1-178
  • 登錄:1961年

簡介

  • 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玄宫建成,崇祯五年二月地面建筑完工,用时五年。
  • 占地约3.1万平方米。
  • 明熹宗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同父异母兄,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启。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在位7年,享年23岁。
  • 朱由校他最擅长的是木工器作,而且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是个昏愦不务正业的皇帝。文献记载:熹宗“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造”。干得高兴时,甚至解衣裸体,随地盘坐。他把全部心思用在营造玩乐之中,从锯、刨、凿、削的制作中感到了无限的快感。但社稷大厦在他手中却濒临覆灭。
  • 朝廷中他最宠信的是乳母客氏和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每当他心情愉快,投入削木造作时,魏忠贤便以急奏进呈御览,这时的他哪里还听得进去,总是说:我知道了,你们用心去做吧。这样,魏忠贤便恣意批奏,一言九鼎,势倾朝野,致使朝政日趋黑暗。
  • 懿安皇后张氏,明熹宗朱由校元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入京时自缢。南明弘光朝为她上尊谥“孝哀悊皇后”。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将她葬入明德陵

歷史

  • 德陵修建时,由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明熹宗朱由校之弟)刚刚登基,明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所以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遇到了很大困难。首先,国库匮乏,经费不够。当时奉命负责陵园营建的工部尚书薛凤翔曾请求发放帑银百万两,但崇祯皇帝经筹措,只拔银50万两,还反复“叮咛告诫,以期速成”。
  • 按照计划,营建德陵需用白银200万两。为了不影响工期,后来在朝大臣纷纷捐款赞助陵工,才使这座陵园勉强修建起来。其次,物料不足。
  • 据史料记载:德陵规制取法庆陵,但其所用石料却与庆陵不同。因庆陵所需青白石料,可从大石窝采料或从其他陵园处凑用。而营建德陵时已无别石可凑,只能采用石窝石料。另外,庆陵取石料时为石窝塘水撤干时,而德陵修建时石窝塘水正满,撤水揭盖不易。再次,募夫困难。明初营陵民夫是从各地签派的。中叶后,开始采用雇募形式。如营建庆陵的民夫“多从雇觅”。到了营建德陵时,由于势豪大户营建占役很多,并且竞相给予优厚报酬,如果雇募时出现“强壮者招之不来,老弱者挥之不去”,必然会贻误工期,所以经上奏皇帝仍拨营军供役,盐粮补贴如数发放。
  • 清朝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下令修葺明十三陵。修葺时,将陵前神功圣德碑亭拆去墙垣,只留石碑,并于碑外四隅补修齐胸高的宇墙。祾恩门、祾恩殿均拆后缩小间量重建。拆除了左、右配殿。封塞了宝城的方城券洞,并在城台右掖增构了礓礤路直达城台之上。
  • 明楼由木质梁架结构改为石券顶结构。
  • 民国九年(1920年),德陵陵门被当地农民焚毁。祾恩殿也在战乱中毁坏。
  • 解放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界风雨雷电的侵袭,明楼、宝城及其它附属建筑残坏较为严重。

修缮保护

  • 神道五空石桥,桥身完固,桥面铺设石条。2002年-2005年修缮时对桥洞进行了加固。桥栏杆也全部恢复补齐。陵宫建筑中,宝城在2002年-2005年修缮之前,城墙外墙皮仅有小部分保存,其余全部倒塌。城垛也大部倒塌无存;宇墙仅局部保存,修缮时全部垒砌完整。
  • 明楼在2002年-2005年修缮时重瓦了屋面,补齐了斗拱等木构件。楼内石券顶、石碑及整个台基亦基本完好。
  • 宝城宝顶及城内封土状况,2002年-2005年修缮时用蓝机砖将裂缝封严。宝城前方院的墙体,修缮时也全部揭瓦,更换了残坏瓦件。陵园的排水系统也得到了疏通。
  • 清乾隆五十年缩建的祾恩殿。2002年-2005年修缮时,对墙体进行了防水处理。
  • 神宫监监墙在各陵中保存最好。西侧墙基之下护坡用石及城砖垒砌,最高处约达6米,十分坚固。

建築

  • 德陵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基本仿庆陵,但两进院落连成一体。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门,院内建有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及神帛炉。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棂星门及石供案。
  • 后为圆形宝城,建有方城明楼。哑巴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
  • 陵宫外还建有宰牲亭神厨神库等附属建筑。
  • 德陵圣号碑碑趺所饰图案独特,与其它陵不同。其他各陵圣号碑碑趺一般以云龙图案为主,而德陵明楼内圣号碑碑趺则上枋雕饰二龙戏珠,下枋雕饰“螺、轮、伞、盖、花、罐、鱼、长”及杂宝等佛、道两家吉祥宝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