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学校类型为初中。

所获荣誉

2018年,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获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

校园资讯

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四个模式”让“劳动”驻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后村镇中心初中秉承“和而不同,雅而有致”的“和雅”办学理念,通过“思政课程+劳动”育人模式、“种植基地+劳动”实践模式、“德育活动+劳动”成长模式、“班本课程+劳动”课程模式构建项目化学习的融合型劳动课程体系,选择有价值的探究和活动主题,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让“劳动”驻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一、“思政课程+劳动”育人模式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筑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劳动教育和思政课的有机融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生即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炼出一些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又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渗透到劳动教育[2]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习做家务的方式方法,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家庭责任意识,乐于为家庭作出贡献,懂得尊重劳动成果。

二、“种植基地+劳动”实践模式

在校内开发劳动实践种植基地,充分发挥基地功能,根据四季时令变化规律,遵循“亲临、亲做、亲身、亲悟”原则,坚持劳动教育的体验式原则,在基地分期分批开展“种—收—品—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动脑、动手)中(经历、探究)学(建构、能力)”,因地制宜,通过不同时间和层次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学会相应的劳动技能,让劳动成为常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磨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德育活动+劳动”成长模式

结合传统节日和校园劳动周活动,通过跨学科整合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落实劳动教育目标,探索有效教育途径,强化学生体验。

开展“劳动小能手”评比。采用自评、小组评价、教师和家长评价等多元多维评价机制,及时反馈,优化劳动教育效果。通过多维劳动评价,学生从“让我干”变为“我要干”,从“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全方位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主动成长注入动力。

四、“班本课程+劳动”课程模式

依托班级文化,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开发“一班一品”劳动教育课程,如:泥塑课程、紫藤课程、编织课程、手工制作课程、盆栽种植课程等系列课程,把劳动教育理念深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后村镇中心初中以“和雅”办学理念为主线,以“四个模式”为抓手,创生融合型劳动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路径,跨越课程之“界”、学科之“界”,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全方位、诸领域、各要素之间的深度耦合,赋予劳动教育鲜活的生命力。知行合一,很好地诠释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有力举措,为和雅少年的成长赋能。

参考文献

  1. 中国当代特色学校,搜狐,2012-03-16
  2. 劳动教育的内涵,光明网,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