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日本推理小说之父 - 平井太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本推理小说之父 - 平井太郎

(1894年10月21号—1965年7月28号)出生于三重县名贺郡名张町(今名张市),本籍津市。日本作家,日本侦探小说开山祖,深受美国作家爱伦·坡作品影响。另一作家柯南道尔慨福尔摩斯作品都有影响到佢。[1][2]

其父平井繁男曾受过大学教育,毕业后在官厅供职,后来经商,创办了平井商社,家庭生活中康。

平井太郎自幼体弱多病,谁也料想不到这样一个少年会成为日后日本推理文学的一块重要根基。

平井太郎后期鼓励侦探小说,设有江户川乱步奖。现今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推理奖项“江户川乱步奖”和“推理作家协会奖”都与乱步有著直接的关联,即使在他百年之后,依然有很多作家因其影响而踏上推理创作之途,续写推理文学的辉煌。

1965年7月28日,乱步不敌病魔纠缠,结束了他并不平凡的一生,享年71岁。

早期

由于经常卧病在床,母亲常为他讲述黑岩泪香翻译的欧美侦探小说,年幼的平井在当时就认识了这片奇妙的文学世界。

也正因为抱病,平井不喜运动却热爱阅读,为人交际木讷却内心敏感多思。当他就读爱知县立第五中学时,由于厌恶跑步与机械式体操,他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请病假。即使在大学,平井的生活也都围绕出外打工和泡图书馆看书,之后更笑称自己毕业于“早稻田图书馆系”。

常年接触欧美文学,让平井对大洋彼岸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了出国的念头。然而随著父亲商社的倒闭,迎面而至的现实生活压力让他无力再去实现梦想。[3]

出道:《石头的秘密》

《石头的秘密》虽然没有给平井太郎带来任何有形的报酬,却打开了他的写作灵感。想起小时候母亲给他讲述的欧美侦探小说,想起曾经让他流连忘返的那片奇妙世界,平井在苦思冥想后,将其奇特构思与想像力付诸笔端,一口气写出了《两分铜币》与《一张收据》两篇小说。为了向打开侦探文学之门的爱伦·坡致敬,他给自己取了江户川乱步的笔名。

与他的爱情经历相似,第一次总是碰壁。乱步将两篇作品寄给当时的著名作家马场孤蝶,然而马场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不感兴趣。索回作品后的乱步又将其投寄给《新青年》主编森下雨村。《新青年》中多刊载当时流行的国外侦探译作,见到本国作者的作品,森下雨森大为赏识。读完之后当晚便去拜访乱步,并对其表示鼓励。

两篇作品先后刊登在杂志上,江户川乱步的名字也被更多人所知。

一颗日本推理文坛的新星冉冉升起

一颗日本推理文坛的新星冉冉升起,这时的乱步29岁,已过了青葱岁月,然而心中的梦想,才刚刚起步。

之后,乱步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短篇侦探小说。其文风诡谲、布局精细,结局往往出人意表,与一般侦探小说注重破解不可能犯罪和钻研密室等手法不同,乱步的小说充满猎奇意味,作品常常针对“破解暗号”和“一人双角”的主题。中岛河太郎在《乱步文学的鸟瞰》中指出,这种写作倾向是来自乱步的双重人格,与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外拙与内秀的反差直接体现在了乱步的笔下世界中。他自己也说:“一人扮演两个角色的恐怖具有无比的吸引力。”

1926年,江户川乱步的创作从短篇向长篇过渡,他为《朝日新闻》写了两部连载小说《奇幻岛》与《矮人》,尽管想法奇特悬念丛生,但当时乱步的文字功力并不能完全支撑起长篇创作。作品发表后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有人赞誉、有人批评。一位署名“川口松太郎”的作者在报上对江户川乱步发表批评文章《乱步的侦探小说已经灭亡》,对他竭尽挖苦之能事。[4]

当时的乱步又正深陷与疾病困斗的境地,外界批评的压力也使他大受打击,遂放下手中“武器”,宣布封笔。[5]

复活:名侦探明智小五郎登场

这次的封笔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病中的乱步读到甲贺三郎为反击外界批评而写的《乱步即将复活》,深受鼓舞,重又振作起来,投入到中长篇的侦探小说的撰写中。而经过这次的“读者笔战”,乱步的知名度获得提升,一举成为当时文坛的风云人物。

1929年至1931年,江户川乱步先后写出了《阴兽》、《男人的旅程》、《妖虫》、《黄金面具》、《地狱中的魔术师》等侦探名作。他笔下的侦探明智小五郎也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明智小五郎于短篇《D坡杀人事件》中初登场,当时是一个不修边幅,口口声声研究“人性”的怪人。乱步本没有打算在之后的作品中继续起用这位侦探,然而读者对明智的喜爱程度远超乱步想像,终于通过数篇短篇以及之后的中长篇,乱步将明智小五郎成功打磨成一位优雅的国民侦探形象。

1932年,自上一次封笔短短五年之后,江户川乱步再次宣布封笔。

第三次封笔

当时,横沟正史任《新青年》主编,距他写出纯日式本格推理《本阵杀人事件》还有14年。同样卧病在床的横沟听到乱步又一次“封笔”的消息,在病床上给他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公开信,指出乱步要摆脱自卑的心理,要对事业尽职,不要做一个可怜的历史悲剧人物。

横沟正史的规劝让乱步幡然醒悟,进一步反思自己,随后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侦探小说的创作当中。

1936年,乱步尝试创作面向青少年的侦探读物。这是他出道之后写作风格最大的一次改变。同年一月在《少年俱乐部》连载的《怪人二十面相》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系列。明智小五郎第一次有了与之旗鼓相当的对手,相当于日本版的福尔摩斯与亚森罗平之间的较量。神乎其神的易容术、乘气球遁逃的怪盗、机智勇敢的少年侦探团,这一连串戏码保留了乱步特有的想像力,却不再阴暗诡异。评论家权田万治评论这一时期的乱步:“只不过是以乔装为主的寻常诡计不断重演,然而,这些作品与成人取向的通俗长篇不同,少了猎奇煽情与荒谬无意义的成分,成为带给少年推理小说梦想的最佳入门书。”

在与怪人二十面相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明智小五郎的声誉急速上升,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都对这位风度翩翩的名侦探赞赏有加。而乱步本身也从一位追求猎奇和感官刺激的青年作家,转型为一位服务于日本推理文学,为青少年侦探梦启蒙的真正大师。当时不知有多少日本少年梦想成为明智小五郎手下少年侦探队的一员,跟著他冒险破案。

尽管明智大侦探在虚拟的世界中屡屡上演精彩推理秀,然而现实并不是只有正义打到邪恶那么简单。战争爆发后,时局动荡人心不安,乱步为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文学,决定三度封笔。

设立小说奖

原图链接江户川乱步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江户川乱步才又活跃于文坛。并创办了专门刊登侦探小说的杂志《宝石》。1947年日本成立侦探作家协会,时年53岁的江户川乱步出任会长。[6]

担任会长之后,乱步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振兴日本推理文学的工作当中。1949年,距离之前的《幽鬼之塔》,乱步提起暌违了9年的创作笔杆,完成《青铜魔人》,明智小五郎再度在他所熟悉的探案舞台上大展拳脚。同年,乱步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出版了《侦探小说三十年》,客观评述了自己创作的优点与缺点。

为了鼓励新人,乱步用自己的稿酬设立了100万日元的“江户川乱步小说奖”,以此来推动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之后,乱步发表了《化人幻戏》、《幻影城》和《续幻影城》,在作品中回顾了日本侦探小说的流派与风格,并在每周六主持作家集会,把更多的侦探小说家团结在他的周围。[7]

代表作

1925年,‘D坂杀人案’

1928年,‘阴兽’

1930年,‘孤岛之鬼’

1936年 - 1962年,‘怪人二十面相’[8]

1951年,‘幻影城’(评论)

1961年,‘探侦小说四十年’(自传)


获奖与荣誉

1961年,日本天皇为表彰乱步对日本侦探小说的贡献,为其颁发紫绶勋章。

1963年,日本成立推理小说作家协会,乱步被推选为理事长。

创作评价

作品特点

江户川乱步的作品,情节扑朔迷离,悬念强烈,既充满妖异、诡谲的气氛,又有著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断,既以荒诞、幻想的浪漫为创作主调,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推理严谨,无可挑剔!其笔下的侦探明智小五郎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9]

双重角色

江户川乱步对推理小说中占重要比重的“密室”与“推翻不在场证明”的手法兴趣不大。而主角常以一人扮演双重角色,可能是来自他的双重人格,如《双胞胎》《幽灵》《湖畔亭事件》《阴兽》等作品,都以一人扮演双重角色。关于这一点,乱步在叫“惊悚之说”中谈到:“近代英美长篇侦探小说,有八成都采用一人扮演两个角色的计谋,实在是不可思议;但这不是作者的智慧不足,而是一人扮演两个角色的恐怖具有无比的吸引力。”这种说法也适用于乱步本身。

巧设圈套

除了一人扮演两个角色及暗号的使用之外,乱步还使用多种“圈套”(trick),例如《被偷的信》《白日梦》《戒指》中都设计了圈套。乱步说他要“颠覆大家已熟知的、有名的圈套”。“当时我苦心思所如何在颠覆圈套时,另外设—个圈套。”读者读乱步的作品,常以为圈套破除时,真相便就此大白,哪知这个圈套被破除时,是另一个圈套的开始,因此情节惊奇连连,高潮迭起。

长篇推理

真正让乱步声名大噪的不是初期的短篇小说,而是后来的通俗长篇推理小说。乱步在《怪谈入门》中说: “对英美一般读者而言,真正的侦探小说比怪谈更受欢迎;然而在日本却相反,真正的侦探小说只限于少数读者,怪谈却拥有压倒性的多数读者。

比起《二钱铜币》《心理试验》等作品,《白日梦》《人椅》《镜子地狱》不但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一般读者的喜爱。”乱步的通俗长篇小说,主要有《白日梦》《蜘蛛男》《吸血鬼》《孤岛之鬼》《盲兽》等。把美女的尸体制成石膏雕像或菊形人偶的《蜘蛛男》《吸血鬼》;《盲兽》中描写吃人肉的情形;《孤岛之鬼》制造身体残障者,有浓厚的暴虐色彩。

在恐怖之中发现美,可说是支撑这些通俗长篇作品的中心思想。[10]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