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旋转的幸福(李江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旋转的幸福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旋转的幸福》中国当代作家李江宏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旋转的幸福

爱上打乒乓球始于那年“非典”……

为了加强疫情期间的校园安全,学校安排男教师晚上轮流值班,我恰巧和另一名年轻的同事分在了一组,后来,我们成了学校有名的“球巴子”。

这是一二十年前的事,那个时候,学校位于钱庙十字街的西北角,相对来说比较偏僻,久远的年代里,没有网络,电子产品也屈指可数,人们主流的娱乐方式就是打扑克牌,课余时间,四人桌边一围,打打八十、斗斗地主,就是最美好、最幸福时光……

突然降临的值夜工作,让原本枯燥的农村生活更平添了几分索然,更何况学校只安排了两个人值班,扑克是根本没法玩的,漫漫长夜里,除了空旷里呼啸而来的西北风,就只剩两双眼睛里流淌出来的迷离了,虽然值班室里也有几本杂志,但早已被翻得破烂不堪,长夜,唯有静默……

不久,这种枯燥就被打破了,因为学校那个笨重的、“多功能”的乒乓球桌不知被谁挪到了一间空置的教室里,毫无疑问,这立即成为了我们新的娱乐项目。

那张球桌,满目沧桑:粗壮、笨拙的木墩腿,毫无美感可言,接触地面的部分也已有了腐朽的迹象,我想,搁到现在,再修身的牛仔裤恐怕也掩饰不了它走样的线条吧!桌面疙瘩噜苏,写满岁月的痕迹,应该不是几瓶粉黛就能抹得平的,还有就是,它浑身上下早已脱落的斑驳不堪的绿漆,也在证实着:这就是一件“古董”,并且是不受待见的那种,因为此前,我曾多次看见它被分离开来,当做学校食堂的案板使用。就是这么个家伙,那时候竟然魅力十足,迅速变成了广大教师们的宠儿,或许连它自己都没有想到会一夜爆红。

自从有了它,明显感到生活的节奏变快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再那么遥远,可能大家都想展露一下身手,所以球室里常常人满为患,有时为了摸上一把,要排老长的队,赶上饭点也不肯离去,还有的明明已经玩过,却还要故意在台上“卖弄”几下技艺,让台下的人心里痒痒又上不了手,于是,大家就把这样的“台霸”称为“球巴子”,那时候的“球巴子”何止一人呀!

学校里有几个家住凤台的单身青年,在一起搭火,他们生活的主线就是:上课——吃饭——打球,对了,还有喝酒、打牌!我那时常常羡慕他们,因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打球的时间当然也非常富裕,并且他们的技术也相对成熟,能够跟学校的几个“乒坛大咖”过招,简直不需要太羡慕……

我那时就是个菜鸟,说夸张点,就连“直拍”和“横拍”都分不清,对胶皮的厚度和粘度更是一窍不通,只知道拿过来就打,打输就走。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光趟板子比粘胶皮的更顺手,因为不仅球弹得更远,还能清晰的听到“乓乓”的撞击声,那是相当的震撼!

可想而知,仅靠一头劲往刺棵里撞,输的绝对惨烈!大多数情形是:自己刚把球发出手就被扣杀,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巴巴”的拾球,由于实力的悬殊,别人也得不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局面越来越格格不入,再加上众人的围观、“刺激”,我的信心散落一地。

多亏了“非典”值夜,成功挽救了我的兴趣爱好,白天受挫,可以晚上练啊!所幸,和我一起值班的另一个同事打球也是半罐子水,而且热情极高,我俩一拍即合,发奋苦练!于是,在那间僻静到有些阴森的教室里,常常恋战到深夜,当然进步也飞快,从一个回合的单挑,到十几个回合的搏杀,技术和情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很快,就在小圈子里秀出于林。

“高手们”纷至沓来,都想试试我们“水”的深浅,尽管依旧不堪一击,但给的结论特别励志:真“涨水”了!学校一个资深“球王”兼老兄为了鼓励我,赠送给我一只横握球拍并指导我练球的技巧,加速了我的进步。这只球拍,后来陪我“征战”多年,至今还珍藏在家中,因为它曾给我带来过许多欢乐,丰富了我对那个年代的记忆。

对小球的痴迷日甚一日,课余时间,我们想方设法的寻找练球的机会,只有一副球台怎么办?那就四个人一人一个拐子对角训练;赶上室内光线不好怎么办?那就到校园里,在水泥台子上切磋。有一个老兄打球观赏性很强,常常引来学生围观,和他酣战到精彩处,总会赢得阵阵鼓掌和声声惊叹!

这平凡的小球,把一个波澜不惊的乡村校园点缀的如此的绚烂多姿,让人一度觉得,在这样的温馨和恬淡中工作、生活,就是最朴实的幸福!

大概是因为我们在寻找幸福的道路上走得太过于执着,球室里的鏖战常常会持续到深夜,一个校领导看大家深陷其中,害怕影响工作,善意的提醒过多次。

现在想想,那时候我们打球确实有点“疯狂”,其实并没有什么目标,就是凭着一腔热情,寻找一点生活的乐趣罢了!很享受打球时那种忘我的感觉,因为在球拍你来我往的挥动中,大家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在小球旋转的弧线里,共同收获了友谊!大家快乐的笑,尽情的闹,在彼此爽朗的笑声里,映射出了作为师者的另一面纯真!“钱中第一陪练”“老水牛”“红眼蒙子”都是那时我们友爱的昵称。

我们在自己偏安的狭小空间里尽情的绽放,我们陶醉在每一个日出和日落里,当东方微明,西空绯红的时候,都在演绎着新一天的精彩,农村生活平淡,但有了这份自在,我们很满足!

没有企妄,所以快乐,但更大的惊喜来自于意想不到,为了优化教育资源,县体育局决定赠送给学校一副红双喜小彩虹球桌,安置在新落成的实验楼内,这不仅让大家欢喜雀跃,而且,又引得许多球友慕名前来,在那间干净整洁又宽敞的球室里,我们与本乡的同行交过手,与来自凤台的友人过过招,特别是在每年春季庙会的时候,学校还会组织邀请一些乒乓球健将过来交流、指导,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球技,更让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跨越了空间的界限,“以球会友”成为钱庙人热情的标签。

闲暇之余,我们也走出去,友谊就是在这种相互的交往中得到了升华!这正符合了时代的要求。

那一年,县教育局筹备全县教育系统乒乓球友谊赛,为了出奇制胜,一个老兄建议我改换长胶训练,一段时间的磨合下来,尽管驾驭它还有一定的难度,但对手也同样感到别扭。长胶打法对于都不精通打球之道的农村队伍来说,无疑是新颖的,我的球拍甚至被一名队友誉为“核武器”,对阵时,为了隐藏实力,轻易不让我上场。

就是这一年,钱庙中学的乒乓球迎来了高光时刻,凤台县教育系统乒乓球友谊赛打响,在西部地区的小组赛中,钱中队艰难战胜了老对手顾桥中学队,历史性的进入全县总决赛,并且最终以全县第六名的成绩创造了乡村小球不进城的神话!

那一晚,大家兴奋的手舞足蹈,尽情的畅饮放歌,校长表达祝贺的方式很猛:举杯就炸雷子,所有队员都招架不住,我更是醉的一塌糊涂!在迷迷糊糊回家的路途中,丢失了配戴多年的眼镜也浑然不知。第二天我找他说叨此事,诙谐的回答却是“眼镜丢了算什么,当年我醉酒骑自行车,链条都蹬没有喽!”哈哈!原来都是性情中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试想,如果没有这段打球的经历,我也不会看到他的豪爽与幽默,更不会悟出:“遇到生活的牵绊,应该微笑着从容面对!”的哲理。

这就是小球的魅力,也是小球的魔力,它常常会把原本尴尬的生活场景轻描淡写到不值一提,让人们拥有一份洒脱。

愿我们都能如那飘逸的小球,留一份感动在自己青春的故事里,更愿这旋转的精灵,炫出愈加灿烂的色彩,让我充满幸福的去面对人生下一刻的精彩……[1]

作者简介

李江宏,笔名春江潮水,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