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方達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方達聖
別名 不詳
出生年 不詳
死亡年 不詳
教育背景 生員、歲貢
參與社團 不詳
著作 不詳
作品出處 不詳
出版作品 不詳

方達聖(?~?),臺灣縣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生員,乾隆五年(1740)曾與邑舉人陳邦傑等呈請巡道修方志,乾隆二十年(1755)歲貢。以下詩作據清修臺灣方志所引輯錄。

五言律詩

鯽潭霽月[1]
霽月[2]浮光照[3],龍潭[4]夜氣清[5]
珠華涵止水[6],璧影濯流英[7]
野闊[8]群峰隱,波恬[9]兩岸[10]平。
漁燈[11]紅照[12][13]處,短笛[14]弄新聲[15][16]

七言律詩

秋夜漫興[17]
座間無客懶啣杯[18],曳杖堦前[19]自往回[20]
星拱[21]素娥[22]當碧落[23],葉隨青女[24]下蒼苔[25]
愁如籬菊[26]迎秋發[27],心似爐香[28]傍夜灰。
賴有老莊[29]常作伴[30],一回[31]相對[32]一悠哉[33]


  1. 此詩收於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藝文〉,又載薛志亮《續修臺灣縣志》〈藝文〉、陳漢光《臺灣詩錄》。
  2. 明月。 明 何景明 《答潘都諫郊壇見遺之作》詩:“璧壇流霽月,銀闕動春星。” 郭沫若 《文藝論集•兒童文學之管見》:“兒童文學當具有秋空霽月一樣的澄明,然而決不像一張白紙。”
  3. (1).光芒普照。《國語•鄭語》:“天明地德,光照四海。”《後漢書•章帝紀》:“緝熙康乂,光照六幽。” (2).光線的照射。是生物生長和發育的必要條件之一。a
  4. (1).深淵。 唐 李白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詩:“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宋 曾鞏 《冬望》詩:“龍潭瀑布入胸臆,歎息但謝 宗 與 雷 。” 清 陳璋 《閩灘竹枝詞》:“萬丈龍潭千尺浪,也堪愁煞鐵梢公。” (2).喻兇險之處。《再生緣》第二二回:“母姊遭擒在此山,弟當前去鬭龍潭。”
  5. 唐無名氏泗濱浮磬賦色光芒而白氣温潤而清
  6. 靜止的水。《莊子•德充符》:“ 仲尼 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 成玄英 疏:“止水所以留鑑者,為其澄清故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從子永寧令謙誄》:“邃若凝雲,潔如止水。” 清 錢謙益 《太僕寺少卿陳大綬授中憲大夫制》:“淵如止水之不波,斷若精金之能割。”
  7. (1).落花。 漢 張衡 《思玄賦》:“漱飛泉之瀝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2).流傳英名。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讓太傅揚州牧表》:“故皇極不爽,國步斯泰,雖金嬀各政,姬華異治,未有革序變倫而能流英發耀者也。”
  8. 唐 杜甫 旅夜書懷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宋 王庭珪 題郭秀才釣亭 野闊江寒一雁飛,碧蘆花老鱖魚肥。
    宋 陸游 新晴 稼收平野濶,木落遠山多。
    元 趙孟頫 清河道中 天清去鴈髙,野濶行人小。
  9. 宋書樂志方今塵靜畿中波恬海外雅頌得所實在兹辰
  10. 水流兩旁的陸地。《宋書•劉鐘傳》:“ 循 先留別帥 範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 南陵 ,夾屯兩岸。” 唐 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茅盾 《子夜》一:“現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地,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
  11. 漁船上的燈火。 唐 皮日休 《釣侶》詩之二:“煙浪濺篷寒不睡,更將枯蚌點漁燈。” 宋 柳永 《安公子》詞:“認去程將近,舟子相呼,遙指漁燈一點。” 清 陸藻 《七月宿近華浦》詩:“暝色忽蒼涼,漁燈出蘆菼。” 郁達夫 《沉淪》八:“他在海邊上走了一會,看看遠岸的漁燈,同鬼火似的在那裡招引他。”
  12. 唐 李紳 望鶴林寺 紅照日高殷奪火,紫凝霞曙瑩銷塵。
  13. 編者按:「照」,薛志亮《續修臺灣縣志》〈藝文〉作「映」。
  14. (1).古橫吹管樂器,竹制。《晉書•律曆志上》:“歌聲濁者,用長笛長律;歌聲清者,用短笛短律。” 宋 陳暘 《樂書》卷一四九:“今樂府所用短笛長尺有咫。” (2).泛指短小的笛。 宋 雷震 《村晚》詩:“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劉半農 《回聲》詩:“他拿著支短笛,應著潺潺的流水聲,嗚嗚的吹著。” (3).西洋管樂器名。
  15. (1).新作的樂曲;新穎美妙的樂音。《國語•晉語八》:“ 平公 説新聲。” 晉 陶潛 《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詩:“清歌散新聲,緑酒開芳顏。” 唐 孟郊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握中有新聲, 楚 竹人未聞。” 元 王士熙 《李宮人琵琶引》:“新聲不用黃金撥,玉指蕭蕭弄晚涼。” 章炳麟 《辨詩》:“ 李延年 復依西域《摩訶兜勒》之曲,以造新聲二十八解。” (2).指新樂府辭或其他不能入樂的詩歌。 姚華 《論文後編》:“詩本樂章,自古辭不入今樂,則變為新聲,及其遞變,新聲又不入樂, 宋 元 而後,悉為徒詩矣。”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詩:“新世瑰奇異境生,更搜 歐 亞 造新聲。”
  16. 余美玲編校
  17. 此詩收於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載陳漢光《臺灣詩錄》。
  18. 亦作“ 銜盃 ”。亦作“ 銜桮 ”。 口含酒杯。多指飲酒。 晉 劉伶 《酒德頌》:“捧甖承槽,銜杯漱醪。” 唐 李白 《廣陵贈別》詩:“繫馬垂楊下,銜盃大道間。” 唐 司空圖 《重陽阻雨》詩:“重陽阻雨獨銜桮,移得家山菊未開。” 明 徐渭 《仲兄墓誌銘》:“素忘分,日與兄銜杯。” 郁達夫 《晨發名古屋》詩之二:“一曲《陽關》人隔世,銜杯無語看山明。” 亦作“ 啣盃 ”。 銜杯。謂飲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還兼寄些山先生》詩:“風廊微照兩啣杯,能待城闉簇騎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則自顧其業耳。” 見“ 啣杯 ”。
  19. 唐 王維 雜詩三首 其三 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唐 杜甫 江頭五詠 其四 花鴨 花鴨無泥滓,堦前每緩行。
    唐 王建 酬於汝錫曉雪見寄 薄落堦前人踏盡,差池樹裏鳥銜殘。
    唐 皮日休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階前平汎濫,牆下起趢趚。
  20. 往返。 明 張居正 《請寬限疏》:“限五月中旬到京,往迴都著馳驛。” (1).來回;往返。 宋 曾鞏 《議邊防給賜士卒只支頭子》:“車駕往回,略無闕誤。”《元典章•戶部七•押運》:“前去 大都 ,往回萬里,動輒一年,縻費盤纏。” (2).下次。《金瓶梅詞話》第二四回:“頭裡不曾打得成,等往回卻打得成了。” (3).上次。《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我也難得到京一趟,往回來了,又身上有事,不得自在。”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這次回來跟往回不同,因為戰爭的火在 陝甘寧邊區 燒起來了。” (4).回轉頭。《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那門丁聽了,嚇得爬起來,找了條小路,往回就跑。” 茅盾 《子夜》十三:“ 屠維嶽 眼快,已經看見,就往回走。”
  21. 謂如眾星環繞北斗。語出《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諸山來朝,勢若星拱。” 清 昭梿 《嘯亭雜錄•八旗之制》:“鑲黃、正黃居都北址,次兩白,次兩紅,次兩藍,皆四周星拱,以環禁城。”
  22. (1). 嫦娥 的別稱。亦用作月的代稱。《文選•謝莊〈月賦〉》:“引玄兔於帝臺,集 素娥 於後庭。” 李周翰 注:“ 常娥 竊藥奔月,因以為名。月色白,故雲 素娥 。” 唐 李商隱 《霜月》詩:“ 青女 素娥 俱耐冷,月中霜裡鬭嬋娟。” 明 徐渭 《月下梨花》詩之一:“莫遣風吹廻作態, 素娥 應妬舞《霓裳》。” 郁達夫 《舊曆八月十六夜觀月》詩:“窗外 素娥 窗內客,分明各自夢 巫陽 。” (2).白衣美女。指月宮仙女。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明皇夢游廣寒宮》:“見有素娥十餘人,皆皓衣,乘白鸞,往來舞笑於 廣陵 大桂樹之下。”
  23. (1).道教語。天空;青天。 唐 楊炯 《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碧落三乾外,黃圖四海中。”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為皇帝修金籙齋詞》:“所貴者達誠碧落,薦壽皇躬。”《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今者小神偶然閒步碧落之間,聽得夫人禮告至誠。” 清 納蘭性德 《採桑子》詞:“祗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 郁達夫 《沉淪》:“他看看草木蟲魚,看看白雲碧落,便覺得自家是一個孤高傲世的賢人,一個超然獨立的隱者。” (2).見“ 碧落碑 ”。
  24. (1).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訓》:“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誘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 梁 蕭統 《銅博山香爐賦》:“於時青女司寒,紅光翳景。” 唐 杜甫 《秋野》詩之四:“飛霜任青女,賜被隔南宮。” 清 姚鼐 《問張荷塘疾》詩:“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黃花未吐枝。” 郭沫若 《東風吟》:“青女相欺又幾時?眼前百卉競芳菲。” (2).借指霜雪。 唐 寒山 《詩》之一一五:“屢見枯楊荑,常遭青女殺。” 宋 王安石 《紅梨》詩:“歲晚蒼官纔自保,日高青女尚橫陳。” 元 張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不出權獨佔,青女三白勢轉嚴。”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秋思》詞:“霜訊下銀塘,併作新涼,奈他青女忒輕狂。” (3).喻指白髮。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樂天賞花》:“繁華易隕,恐青女又侵青鏡。”
  25. 青色苔蘚。 晉 潘嶽 《河陽庭前安石榴賦》:“壁衣蒼苔,瓦被駁鮮,處悴而榮,在幽彌顯。”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清 孫枝蔚 《醉題田家翁壁上》詩:“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風雨生蒼苔。”
  26. 謂籬下的菊花。語本 晉 陶潛 《飲酒》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 南山 。”後用以為典實。 唐 劉長卿 《九日題蔡國公主樓》詩:“籬菊仍新吐,庭槐尚舊陰。” 唐 白居易 《履道新居》詩:“籬菊黃金合,窗筠緑玉稠。”
  27. 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應,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 白帝 ,迎接秋季到來。《禮記•月令》:“﹝孟秋之月﹞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鄭玄 注:“迎秋者,祭 白帝 白招拒 於西郊之兆也。”《後漢書•祭祀志中》:“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 白帝 蓐收 。車旗服飾皆白。”
  28. (1).熏爐裡的香氣。 唐 韋應物 《觀早朝》詩:“禁旅下城列,爐香起中天。” 宋 蘇軾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2).香爐裡的香。 唐 馬戴 《宿陽臺觀》詩:“玉洞仙何在,爐香客自焚。” 南唐 李璟 《望遠行》詞:“夜寒不去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爐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29. (1). 老子 和 莊子 的並稱。 春秋 、 戰國 時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 老子 、 莊子 學說為代表的道教思想。 老 莊 並提,始於 漢 ,盛于 魏 晉 以後。《淮南子•要略》:“道應者,攬掇遂事之蹤,追觀往古之跡,察禍福利害之反,考驗乎 老 莊 之術,而以合得失之勢者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竊慕古人之所志,仰 老 莊 之遺風。”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託好 老 莊 ,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 老 莊 之作, 管 孟 之流,蓋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序》:“覺 周 孔 之猶迷,知 老 莊 之未悟。”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七十二大賢,三千小獼猴,包辦 中華 教育界, 老 莊 無分吃豬頭。” (2).方言。莊稼人。 蕭紅 《生死場》七:“只有布匹貴,鹽貴。慢慢一家子連鹹鹽都吃不起啦!地租是增加,還叫老莊活不活呢?”
  30. 做伴,當陪伴的人。 唐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詩:“仙鳧能作伴,羅襪共淩波。”《紅樓夢》第五四回:“何不叫他二人一處作伴去?” 許地山 《螢燈》:“教他先去和太子作伴。”
  31. (1).一次;一度。 唐 賀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顛。” 唐 孟郊 《怨別》詩:“一別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紅樓夢》第五四回:“﹝炮仗﹞放罷,然後又命小戲子打了一回蓮花落。” (2).一會兒。《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問了一回。”《水滸傳》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兒又做甚麼來?”《海上花列傳》第一回:“一回説要看戲,一回説要吃酒。” 丁西林 《一隻馬蜂》:“她一回兒要到外邊買些水果,一回兒想叫家裡送點雞湯。” (3).章回小說如《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每一章稱為一回。說書的一個段落也叫一回。
  32. (1).面對面;相向。《儀禮•士昏禮》:“婦乘以幾,從者二人,坐持幾相對。”《後漢書•烏桓鮮卑傳》:“父子男女相對踞蹲。” 唐 元稹 《與李十一夜飲》詩:“寒夜燈前賴酒壺,與君相對興猶孤。” 宋 李師中 《菩薩蠻》詞:“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 茅盾 《色盲》五:“不敢冒昧,不好意思冒昧:這是他和可愛的女子相對時常常感得的本能上的拘束。” (2).相符;相稱。 唐 韓愈 《朝歸》詩:“服章豈不好?不與德相對。”《紅樓夢》第三二回:“況且他活的時候兒也穿過我的舊衣裳,身量也相對。” (3).兩相對應或對立。《史記•太史公自序》“其在 周 , 程伯休甫 其後也” 唐 司馬貞 索隱:“今總稱 伯林甫 是 重 黎 之後者,凡言地則舉天,稱 黎 則兼 重 ,自是相對之文。” 宋 張載 《正蒙•太和》:“反者,屈伸聚散相對之謂。” 丁玲 《母親》三:“無論什麼事,她們都有兩個相對的意見。” (4).依靠一定條件而存在或變化(跟“絕對”相對)。 宋 沈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以變化相對言之,既能變而為大毒,豈不能變而為大善?既能變而殺人,則宜有能生人之理。” 毛澤東 《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一:“我們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不平衡,矛盾,鬥爭,發展,是絕對的,而平衡,靜止,是相對的。所謂相對,就是暫時的,有條件的。” 徐遲 《向著二十一世紀》:“它們雖是相對的紀元,卻通向絕對的未來。” (5).比較的。 田漢 《回春之曲》第一幕:“那時候是世界資本主義相對穩定的時候嘛。”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六:“特別是孩子劇團,在他的指導之下加強了內部學習,而在巡迴工作中也獲得了相對的自由。”
  33. 余美玲編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