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媒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闻传播媒介指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中介,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用来表达某种含义的静态的或动态的任何物体和物体排列。[1]
目录
类型
报纸
作为大众化的新闻媒介,报纸的历史是最长的。它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公众发行的散页出版物。
广播
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
电视
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一种传播媒介。
互联网
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产物。同时,它的作用很难说是传播新闻,但它传播新闻的功能却是独特的,是传统三大媒体在许多方面是无法相比的。
通讯社
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
手机
第五媒介。由于手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不可忽视其在信息传播,包括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特征
报纸
① 报纸是视觉媒介
② 报纸的保存性强
③ 报纸的选择性强
④ 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⑤ 报纸的工作程序多而复杂,因而时效性较差
⑥ 报纸借文字传播,要求读者有文化,限制了读者范围
⑦ 报纸的感染力较弱,文字远不及声音、图像那样逼真。
广播
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过听众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场的感觉。
广播声音符号的优势和劣势始终相伴;声音语言的口头化是得其不容易像文字那样做深度报道。
总结起来,就是:
广播视听觉媒介,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
广播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
广播渗透性好,影响面广,可以不受空间和条件的限制;
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电视
电视与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拥有的收受者最多,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媒介。[2]
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齐集荧屏,以全能语言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接受声像和文字传播;而它另一突出特点是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这就极大地扩展了收受人群的范围,把新闻传播带入了一个普遍收受的时代。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电视的图像语言更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内心,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及时效应。它不仅使得观众的现场干增强,同时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
电视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重大新闻或重大新闻的部分细节并不总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意味着电视无法用自己特有的画面方式进行记录,事实上电视不能展现自己风采的时候往往正式报纸能够出彩的机会,因此它们具有互补的关系。与广播一样,电视具有顺时而播的特点,对人们的随意收视形成了客观限制。
互联网
互联网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形态的特点,使得新闻传播朝着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新闻是真正全球化的新闻,它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自发自收的自由,而且提供了抵抗多种可能的收发限制,这就使网络新闻能够在一些事件、问题、人物、现象上,形成了独特的舆论环境。
网络新闻传播使新闻源、传播者、收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传统的新闻媒介中人们收受到的新闻都是经过职业化的新闻传播这加工处理的,很难与最初的信息源直面,但网络却使得一些新闻不再经过职业化的新闻“守门人”的把关或过滤,而直接与公众见面。
网络媒介可以借用自身的技术手段,以影像的形式将一些新闻事件复原再现。
网络媒体也有缺陷:第一个问题是新闻真实性受到挑战。其次是网络新闻的获取需要一定的物质能力和知识技术能力。再次,网络新闻信息的海量特点,冗余信息,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大量存在,严重干扰了人们对新闻有效获取和理解。
通讯社
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被称为“供应新闻的大动脉”、消息的汇总处。严格意义上讲,通讯社应该叫做新闻媒介组织,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是并列的概念。
通讯社主要有几大特点:
① 具有庞大的信息采集网络
② 具有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
③ 能够提供量多质高的信息
④ 受众是其他新闻机构
参考文献
- ↑ 全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介新闻的写作要点参考网
- ↑ 新闻媒介的定义吉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