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是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推广新疆各民族民间文艺,继承和发扬精神文明,繁荣和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为宗旨的专业性学术团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80年9月。20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关心和爱护下,在自治区文联的直接领导下,团结全疆各族民间文艺[1]工作者,为新疆民间文艺事业,励精图治,辛勤耕耘,现已发展成为自治区文联所属11个专业协会中业务涉及面最广、专业人员最多的部门之一。

组织机构

根据专业和文种分为5个研究室、1个杂志社和1个行政办公室

维吾尔民间文艺研究室外(内设《美拉斯》(遗产)编辑部)有编辑人员7名,主要从事《美拉斯》(维吾尔文)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该刊创立于1983年,至今已发行80期,开辟大小栏目40个,发表约650万字民间文艺作品,其中包括理论研究论文百余篇。1999年开始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同年被评为自治区一级期刊载;2002年被评为全国“百家期刊”。

哈萨克民间文艺研究室(内设《木拉》(遗产)编辑部)有编辑人员6名,主要从事《木拉》(哈萨克文)期刊[2]的编辑出版工作。该刊创立于1982年,至今已发行94期,开辟大小栏目47个,发表约960万字的作品及研究论文百余篇。1998年被评为自治区一级期刊,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出版。

蒙古族民间文艺研究室(内设《江格尔》《格斯尔》工作组)有研究人员4名,主要从事对《江格尔》、《格斯尔》两面三刀大史诗的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工作。该室在新疆《江格尔》、《格斯尔》史诗工人领导小组和中国《江格尔》研究学会领导下,由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完成了两部史诗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编印《江格尔》资料本14册,文学读本4册,汉译本4册,《江格尔》资料3册,并撰写发表了汉、蒙两种文字的论文百余篇(部)。

柯尔克孜民间文艺研究室外(内设《玛纳斯》史诗工作组)有研究人员5名,主要从事《玛纳期》史诗及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作品的记录、整理、出版、研究工作,该室在新疆《玛纳斯》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玛纳斯》史诗研究学会领导下,由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完成了《玛纳斯》的史诗的记录、整理工作,共出版居素甫 玛玛依演唱本柯文版全套8卷18部,现在进行汉译本出版和其余百万行变体的整理工作,另发表各类论文百余篇(部)。

民俗研究室外(原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有研究人员3名,主要在新疆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全疆民间文学集成普查、搜集、整理、出版工作。1987——1995年,编辑出版县(市)级资料本400多部。1996——1999年,将新疆各民族民间文艺专家学者组成21个编委会,编出6种文字的自治区民文卷21部,维吾尔、哈萨克6卷将即将出版。1999年至今,在继续完成新疆各民文卷出版和国家卷汉文本编选工作的同时,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新疆民俗学领域,我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20余篇。

《民族作家》杂志社有编辑人员6名,该刊1980年由新疆作家协会创办,原名为《新疆民族文学》,以翻译介绍我区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为宗旨。自1998年开始,由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20多年业共发行120期。近两年,杂志社为适应市场需要,针对陈旧栏目进行了全面革新,开设了“西部时空”、“民族新作”、“纪实之窗”、“探险日记”、“丝路揽胜”、“文化长廊”等新栏目10余个,为刊物进一步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

行政办公室有职员5人。由于我会成立之初就未与文联合署办公,长期在外租赁办公楼开展工作,故设立行政办公室处理机关日常业务及会员工作。至今行政办公室名下已有藏书万余册的资料室外和微机室。会员工作已基本实现电脑化管理。

非遗信息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获得格萨(斯)尔、哈萨克族达斯坦、哈萨克族达斯坦、江格尔、玛纳斯、维吾尔族达斯坦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视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相关视频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西迁的花儿艺术在伊犁土壤更好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吴元新:一抹元新蓝 非遗代代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