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威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威园
图片来自591

新威园英语:Sunway Gardens)是位于香港东区鲗鱼涌的一个私人屋苑[1] ,地址是英皇道989-991A号。屋苑由新鸿基地产合和实业联合发展,胡应湘建筑工程师设计,共有6座住宅楼宇,合共提供828个单位,1974年11月开始入伙。

屋苑名称介绍

新威园由新鸿基及合和联合发展,故命名时亦特意混合两者名称,其中“”字代表新鸿基,“”字则为合和楼宇常用之通名。英文直接将之音译为“Sunway”而成。

屋苑特色

新威园面向英皇道一方为屋苑主入口,亦设有数个商铺,屋苑基座1-3楼为停车场,车辆主入口则设于滨海街近华兰花园,4楼为平台花园及各大厦入口,居民须从地下主入口乘搭升降机到达平台方可步往各大厦入口。住宅楼层由5楼开始,故最顶层为27楼。以下为各大厦资料:

新威园各座资料
座号 大厦层数 单位数目 入伙日期
A 23(5-27楼) 138 1974年11月
B
C
D
E
F

规划

新威园位处鲗鱼涌英皇道旁,屋苑虽占地70,000呎,惟由于是深入至华兰路之狭长形地盘,且三面均被楼宇包围,在屋苑规划上颇为困难。新威园于狭长呈梯形地盘内却建有6幢住宅楼宇,除使用前后两排式分布,所有楼宇均采用风车形的旋转对称一梯六伙设计,楼宇之间如拼图般凹凸相扣,楼宇之间的空间则划为休憩花园及儿童游乐场。

外观

新威园于落成之初采用白色外墙并铺上棕色纸皮石粉饰;后来于1990年代大翻新时将纸皮石除去并改髹上白色及粉红色油漆;2017年,屋苑再次进行大翻新工程,并重新选择白色及棕色作大厦主色,惟样式与初落成时有别。

单位

新威园提供848个建筑面积介乎603至684呎的住宅单位,单位全部不设窗台,实用率达84%。据当年的报章介绍,新威园全部单位均设梗房间格、柚木地板、裙边颜色浴缸、煤气电视天线齐全。位于单位厨房外墙亦附设晾衣架。

景观

受屋苑位置所限,新威园唯独面向英皇道的A座及B座部分单位可享开扬山景,低层单位却可能受前方英皇道交通噪音影响;屋苑其馀大部分单位均以楼景为主,且由于新威园楼宇分布紧密,部分单位难免有“楼望楼”情况,低层单位采光亦较差。

重大事件

1974年10月26日,7名工人于新威园D座建筑地盘12楼外墙拆卸棚架期间棚架突然倒塌,7名工人分别被压及坠下于竹棚堆中,事件共造成1死6伤。

1975年10月28日晚上10时,警方接报前往新威园A座27楼围捕1名涉嫌与早前横头磡凶杀案有关男子,期间该男子拒捕并反锁单位大门,再自天井爬上大厦天台与警方对恃,最终该男子于凌晨4时投降被捕。

1981年6月11日,1名疑患有精神病女子,于新威园B座12楼寓所厨房中开煤气自杀,其夫返家惊闻煤气味并发现厨房木门反锁揭发,女子送院后证实不治。

1985年10月17日,1名居于新威园并患有心脏病男子,于前往车场取车正登上驾驶座时,疑突然昏倒失去平衡,后脑著地不省人事。事件由清洁工人揭发,事主送院后证实死亡。

新威城酒楼烟囱风波

新威城酒楼是1977年至1990年代于新威园1楼开设的一间酒楼,酒楼于1977年4月开幕之前,沿C座外墙搭建了一条200馀呎高之烟囱,直通大厦天台,用作散发废气。于烟囱兴建时新威园居民已怨声载道,认为烟囱重量会对楼宇结构造成危险,烟囱散发的热气亦令居民难以忍受,居民除挂起大字横额,有人更于大厦升降机漆上大字标语抗议。

同年8月,居民投诉烟囱疑因不堪早前之台风吹袭,管身出现凹陷及裂痕,底部更有倾斜现象,恐有倒塌危险。政府人员于现场视察后终公布拆除烟囱,翌日要求酒楼方面拆除烟囱砖趸作检验后却改为只须对烟囱作出修葺而无须拆除。居民代表后来直接前往工务司署请愿,并列出两点要求及一项问题希望政府重视。酒楼方面则表示,风波是由于居民不了解所致,并谓新威园于建筑图则中已划有烟囱设备,而烟囱建筑时已顾虑到对住户之影响而特别加入多重隔热石棉,有关烟囱已获工务署批准才安装。

事件扰攘多日后,新威园居民终在民政署指导下成立业主立案法团,并继续力争拆除烟囱的诉求。最后烟囱于1978年前被拆除。

大厦外墙现裂纹事件

1978年2月,落成不足4年的新威园被发现几乎每座大厦外墙均出现不同程度裂纹,而裂纹均集中在5-7楼外墙。为此工务局已即时通知大业主新鸿基作出跟进,新鸿基通知屋苑建筑师胡应湘到场检查,所得回复是有关裂纹并不影响楼宇结构,裂纹成因可能由于邻近地盘打桩所致。新鸿基随即部署屋苑的修葺事宜,相关费用由新鸿基负责。

参考文献

  1. 私人屋苑,h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