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周刊由广东出版集团、三九企业集团联合主办。每期128页全彩印刷,每月1日、15日出版,属于时事生活类杂志。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1]
中文名称 | 新周刊 | 外文名称 | New Weekly | 编辑单位 | 广东新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语 言 | 中文 | 类 别 | 杂志 | 主管单位 |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 | 1996-8-18 | 国内刊号 | CN 44-1416/GZ | 出版周期 | 逢每月1日和15日出版 |
定 价 | 18元 | 邮发代号 | 46-279 | 国际刊号 | ISSN 1007-7006 |
广告发布登记 | 440000100046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04号 |
杂志目录
双周 新锐视角看时事
绝非寻常的资讯整合方式。本栏目以细致的态度、趣味化与权威性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轻松梳理两周内发生的时事世态。含"双周榜"、"我反对"、"语录"、"知道分子"等子栏目。;[2]
天下 全球时局大视野
全球新闻时事动态的焦点报道。探究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精神、解读世界时事的来龙去脉、预判全球时局走势,在大视野、大历史之间创出独家国际报道模式,并约请各类别专业时事评论员、各地区观察家共同参与时局纵览。
观察 新闻现场锐报道
特派记者亲历国内社会时事发生地,探寻当事人及追寻事实真相,并由此作出具有《新周刊》判断标准的锐意观察。承接《新周刊》原有"头条"、"现场"栏目的报道经验,推出有分量的现场报道及纪实报道。
调查 第一手民间口述史
热门或敏感话题的第一手口述实录,选取有代表性的阶层个案,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香港等大城市展开同步采访,就不同话题,联络中国各大调查公司和网站,全方位、多角度采集民间观点。创立至今,已经成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中国人价值取向的民间文本。
城市 发现城市之美 探寻成长之路
挖掘城市体验中的新话题,捕捉城市生活的新趋势,报道中国城市的发展动态、定位及其影响。内容构成上包含城市话题、概念城市、读城记、市长访谈及城市当事人等若干报道环节。[3]
品牌 亲历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势力版图
亢奋消费社会的冷静分析师,品牌势力版图中的前沿报道者,揭示本土、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制胜之道及陷阱所在,关注执行官们的个性化角色及魅力延伸至企业的管理之道。依据《新周刊》在"行业巨头"、"访问名牌"等经典栏目的报道及经验。打造具有新锐眼界的财经栏目。
人物 锐气人士的探照灯
致力于挖掘人物背影后的锐力价值。报道类别包括:重量级人物、社会名流和富有个性魅力的都市脸谱。本栏目贴近人物心路历程、浓缩精华、延伸背景、揭示影响,人物肖像拍摄独具冲击力。将设有"享受"、"F40"与"青春痘"等人物系列子栏目。
图片报道 新闻现场的有趣瞬间
来自新闻发生地的现场瞬间影像,通过完整的图像语言和视觉叙述方式,讲述一个个历历在目而发人深思的新闻故事。秉承《新周刊》最具特色的"图片故事"与"摄影日记"的精髓,本栏目在与著名摄影器材厂商的成功合作中,打造成为中国优秀新闻图片报道的杂志媒体平台。
文化 大文化时代的格调鉴赏家
关注国内外最新文化潮流,捕捉新锐文化现象,评估文化艺术家的社会价值。报道领域涉及大文化时代的全方位。以独立观点与敏锐触觉,创造时代文化格调。内容栏目涉及电影、电视、娱乐、艺术、文化现象等。
风尚 全球风尚的风向标
时尚的重点不在于潮流,本栏目着力于从全球经济、政治与社会心态的大视野对全球风尚进行报道,并以此重新解读时尚,方式新锐、角度独家。报道内容涉及:创意经济、云裳时装、时尚工业、潮流风潮等。
专栏 时代精神与文字的擂台
国内著名作家和文字高手的擂台,重在展示鲜明的趣味、风格、观点,力图呈现时代精神与文字的结合点。重点建设属于《新周刊》审读趣味的特色专栏。打通不同领域的壁垒,还原智慧的真实和阅读的快感。
杂志风格
从令狐磊任新周刊最年轻的创意总监后,该杂志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离新闻越来越远,离城市类杂志越来越近,形成了中外都没有的一种独特杂志风格,很时尚,但和新闻有一定关系,有新闻,但并没有感觉到其严肃与犀利。
不得不提的是,令狐磊任新周刊创意总监期间,新周刊影响力下滑明显。
发展历程
1996年8月18日,创刊号,新闻纸,64P。
1997年9月5日,改为铜版纸,增至112P。
2001年9月15日,改为充粉纸,增至128P。此次为《新周刊》二次全面改版:立足新观察、新观点,凸显把握时代脉搏的睿智与锐气研究新世纪读者的阅读趋向,重构内容版块,全新资讯组合,聚焦"社会观察"与"生活方式"新的采写方式,新的视觉风格,时刻体现求新求变。全面接轨国际形态,扩版16P,改为128P充粉纸全彩印胶装,逢月初、月中出版,零售价15元不变 。[4]
《新周刊》被一些读者视为时代前沿观察家。其前期曾致力于新闻的整合,类似于当前的新闻类杂志,后与新闻类杂志渐行渐远,成为以城市议题设置,炒作概念为主。
对新周刊影响重大的人物有:封新城、何树青、肖锋、令狐磊、周可等。
杂志影响
《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新周刊》是媒体同行和创意工作者眼中的"话题发源地"。"弱智的中国电视"、"飘一代"、"她世纪"、"第四城"、"无厘头.com"、"80年代下的蛋"、"忽然中产"、"贱客来了"、"女人生猛"……《新周刊》的众多经典专题以及一年一度的"大盘点"、"情人节特辑"等,至今仍在不断被引用和演绎。;[5]
《新周刊》是商家及投资人眼中不可忽略的"智囊"和"思想库",每年发布的"四大榜"--"中国年度新锐榜"、"生活方式创意榜"、"中国电视节目榜"和"中国城市魅力榜",更成为时代生活、经济、文化、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城市魅力
长期以来,《新周刊》在城市话题的报道和评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突出成绩和广泛影响,其《城市魅力排行榜》、《城市败笔》、《第四城》、《外滩和它倡导的生活》等一系列专题报道,联合《南方周末》、新浪网等国内强势媒体,史无前例地对中国城市的魅力指数进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评选,作为经典《城市魅力排行榜》重出江湖之作,此榜将以独特的排行方式对中国城市重新列座。同时,该评选活动将对首个中国民间大型"城市论坛"的建立奠定基础,对中国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年度新锐
从1998年开始,《新周刊》在其一年一度的"大盘点"中创立"年度榜",纵览年度时局,指点社会趋势。到了2001年,"年度《新周刊》榜"变身"中国年度新锐榜",由《新周刊》会同中国强势媒体联手缔造,以"传媒看中国"为视角、以"新锐"为标准兼具民间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传媒新品牌由此诞生。
在成功举办2001、2002、2003三届"中国年度新锐榜"颁奖活动的基础上,"中国年度新锐榜"将以更为开放的视野和更为强劲的联合操作方式,成为中国华语传媒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公众评选活动。
电视节目
《新周刊》一以贯之地关注中国电视,以《弱智的中国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十六年之痒》、《砸烂电视》、《1999中国电视节目榜》等一系列犀利的报道,见证并推进了中国电视的发展,并以响亮的声音和深刻的见解,成为评价中国电视的舆论先锋 。
从2000年开始,《新周刊》连续多年发起并会同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四大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大规模地对跨媒体中国电视节目、节目主持人以至中国电视业年度发展业绩的立体审视。中国电视节目榜已成为《新周刊》最有价值的延伸品牌,对中国电视乃至中国传媒起到了深远影响。[6]
生活方式
若图"创意中国",必先创意生活。在成功发布《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的基础上,《新周刊》会同两岸三地强势媒体及不同领域的趋势专家,遴选出本年度优质创意,予以发榜。该榜创于2002年,每年年中发布对每年中国人生活中的优秀创意的评选结果。
2004年,本榜首度落地颁发。设立了"创意生活TOP10"与"生活方式创意榜主榜"两大类别。主榜榜项包括:年度创意城市、年度创意营销、年度创意传媒、年度创意TV秀、年度创意旅游、年度创意空间、年度创意人居、年度创意建筑、年度创意产品、年度创意人、年度创作人及优化生活特别贡献奖等项目。
秉承2002年度首度揭开的"2002生活方式创意榜"的形态创意树立态度、2003年度"食脑时代"的"消费创意"主线及2004年度成功落地的经验,《新周刊》将从更为精确的"创意"与"方式"结合的定位中搜寻那些创新着未来一年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视频
新周刊年度宣传片
《新周刊》副主编:大城市和小镇青年,是活在两个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