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化县第八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新化县第八中学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八中学,又称上梅中学,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城关镇突兀奇特的崇阳岭。新化八中于民国20年(1931)创办。当时借县城青石街原丽则女师校舍,房屋破旧狭窄,不便教学。招收的两班新生共100人,实在无法挤下。县内士绅捐田捐款,选择风景秀丽,面积广阔,空气清新,林荫蔽日的崇阳岭兴建新的校舍。

学校简介

崇阳岭历为新化县八景之一,岭上古木森森,绿荫掩映,鸟语花香,朝晖夕霭,东临滔滔资水,西与古城相互媲美,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清道光《新化县志》载,清末名宿欧阳鹤的《崇阳夕霭》浪淘沙:“得失尽相忘,荏苒韵光,楚天江上暮云萤。好待夜来珠继照,笛韵悠扬。”这是崇阳岭的写照。

办学历程

新化八中创办以来,以严谨治校著称。主事曾广济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爱护备至。每当晨曦微露,有他至寝室督促学生起床出操的身影;上课时有他查巡教室的行踪;晚间自修有他检查学生温习功课的声音。每次周会,也有他即席嘉勉学生、勤奋学习的演讲。学校越办越兴旺,成绩愈来愈突出。抗战前夕,毕业五个班的94人,83人考入省立高中,8人升入黄埔军校和交通技术学校。

抗战爆发以后,一批省内外知名教师云集上梅,其中有省内文坛名宿,亦有从沧陷区逃难至新化的知名学者。当时因战乱,教材供应困难,教师自己动手,编写《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教科书,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编排合理,不仅深受本校学生欢迎,且为外校采用。同时还有中央地下党员受聘在校任教,以教师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编写进步书刊,向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1],焕发学生的革命思想和爱国热情,为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严谨的校风[2],良好的教学质量,革命的传统教育,培养造成了大批人才。

办学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63年,高考升学率达60%,居邵阳地区第一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实行教学常规量化管理和教学改革试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初中均获教学质量优秀奖。高考升学率连续八年在全县居前三名之列。初中毕业会考近六年一直居全县百多所学校的前三名,中专录取人数居全县之冠。

新化八中自创建以来,以爱国、求实、勤奋、上进为治校宗旨,以“勤、严、实、活”的独特校风,为国家培养了二万多名人才,有的成为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有的成为享誉国内外专家、学者或知名人。

新化县第八中学现名为新化县上梅中学,师资力量雄厚,为新化三重点中学之一。

参考文献

  1. 启蒙教育,简书,2019-07-29
  2. 校风建设主要是靠自我约束,搜狐博客,201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