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断头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断头龙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断头龙

起源于;民间传说

年代;唐朝贞观年间

背景;连年大旱

断头龙》起源于民间传说。据传,唐朝贞观年间,连年大旱,龙王为了拯救凡间百姓受旱之苦,违背上天玉帝意旨连降大雨而被斩,身首分离。黎民百姓为感龙王救命之恩,制作“断头龙”,在春节期间沿街迎舞,以示纪念。与其他龙舞相比,《断头龙》的最大特色是龙头龙身分开,整条龙由龙珠、龙头及七节龙身组成。龙头和龙珠可单独表演出一套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龙身每换一个阵图,龙头和龙珠就舞出一个套路。龙头、龙珠、龙节中可点燃红烛,夜间起舞时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整套龙舞翻滚灵动,变化多端,形态壮美。近百年来,特色民舞《断头龙》在兰溪市水亭乡一带流传,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双元宝”、“金瓜棚”、“八仙跌”、等20多个表演套路,并由“单龙”变成“双龙”,更加好看。[1]

相关传说

唐代贞观年间,浙江连年大旱,禾苗枯焦,百姓纷纷求告泾河龙王。龙王动了恻隐之心,立即奔赴天庭奏请玉皇大帝,让玉皇大帝准他降雨。玉皇大帝下了一道旨令:“城内降雨七分,城外降雨三分”。

龙王领旨以后心想,城里降雨七分就要闹水灾,城外降雨三分又无济于事,何不来一个倒三七降雨呢!于是龙王在城里降了三分雨,在城外降了七分雨,城里城外的百姓都得到了好处。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却是大发雷霆,怒斥龙王违抗天旨,对龙王处以斩刑。

百姓为了报答龙王的恩德,各村各庄都扎制了龙头,供奉在庙堂里或在厅堂上,焚香礼拜。每到春节和元宵,村民扛着龙头和龙身,沿村沿庄遨游,对龙王寄托哀思。由于龙头被斩了,所以龙头、龙身就分开来舞,被叫做“断头龙”。

舞蹈特点

断头龙是民间舞蹈中的男子群舞,整条龙由龙头、龙珠和七节龙身组成。七节龙身间,每节相隔七尺。龙长共50尺。龙头一人,龙珠一人,龙身七节,每节一人,共九人。

断头龙不同于一般布龙,它的明显特点是,龙头与龙身分开。七节龙身与布龙相似,以龙肚布相连。龙头是单独的,在龙头颈后披一块宽一尺长两尺的红布。表演时,龙身随龙头龙珠走出各种队形,随后龙身摆出各种图阵作陪衬。龙珠或龙头可单独表演出一套又一套的动作。龙身每换一个图阵,龙头与龙珠就舞出一套架式。当珠头为首,龙节跟上一起表演时,整条龙又似自然连接。当龙身构成图阵,龙头龙珠单独表演时,头身又自然分开。龙头龙珠的表演不受修长庞大的身躯牵制。整个舞蹈显得灵活自如,变化多端。表演动作干净利落,敏捷轻快。现场气氛热烈,场面壮观,令人目不暇接。

断头龙表演全程模仿龙的动作和形态,气势磅礴,给人以威慑。还因其身首分离,在道具运用上增添了灵活性,动作设计上具备了独创性,营造出一种形断而神不断的美感。加之融入了断头龙的逸闻传说,在内容上富有戏剧色彩,有了一种心理层面上的厚重感,带给观众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

断头龙演出,有一套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活动时间一般集中在正月,正月初即开始挨家逐户地舞龙,直到农历二十前结束,具有比较典型的地域节庆文化特色。村子里群众自发组织了龙灯会,演出前一天由龙灯会派人发红帖至各户,红帖上写着“青龙吉庆”、“恭贺新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吉祥词句。第二天就由发帖人和另一人手擎“荷龙里青龙吉庆”字样的灯笼,并提装有佛香、腊肠、鞭炮等物的篮子,另提一只接受舞龙者馈赠品而准备的礼品篮,馈赠品一般有香烟、糕点、鸡蛋,以及“利市包”等,率领舞龙队至各村各户演出。

断头龙舞

“断头龙”是流传于水亭畲族乡的民间龙舞,仅套路就有“双元宝”、“金瓜棚”、“八仙跌”等20多套;“粮食砌”是以五谷杂粮、天然蜂蜡、松香等为材料,用作供品,以祈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诸葛后裔祭祀”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子孙为纪念先祖诸葛亮,每年举行的隆重祭祀仪式,定型于明嘉靖年间;“黄大仙传说”是出生在云山街道黄湓村的黄初平得道成仙、叱石成羊、苦练修道、为民除恶等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

保护传承

断头龙

作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在水亭畲族乡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双元宝”、“金瓜棚”、“八仙跌”等由20多个动作组成的套路,由最初的“单龙”演化成“双龙”,服饰道具也有很大的改进。兰溪断头龙活跃在各地民俗民间活动中。

断头龙从最初为纪念解救百姓被斩首的老龙王开始,发展到后来的祈雨祈福,成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项活动,同时传达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一种为民牺牲的崇高品质。

兰溪断头龙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有王国龙王柏成两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水亭畲族乡柏园学校在2012年评为第二批省级非遗教学传承基地。

相关视频

国家级非遗 断头龙(18年婺风遗韵-兰溪)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