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斜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斜源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位于大邑县城西北。斜源镇幅员面积62.87平方千米;总人口7122人(2017)。2019年12月,撤销斜源镇,将原斜源镇盘石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场镇管辖,新场镇人民政府驻思安北路79号;将原斜源镇太平社区、三元场村、六坪村、江源村、大鹏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䢺江镇管辖。

中文名称: 斜源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成都

电话区号: 028

地理位置: 大邑县城西北

面 积: 62.87平方千米

人 口: 7122人(2017)

车牌代码: 川A

地理环境

斜源镇位于县城西北23公里左右,坐标:北纬30°37`,东经103°20`,东西水平相距9.5公里,南北水平相距13.5公里,大白岩以北为最高点,海拔高度约为2000米;黄河口为最低处。海拔640---2000米。境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足。年均气温15°C左右,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

行政区划

2005年6月18日合村建社区后,有行政村5个,社区1个,即六坪村、三元场村(春新、春茗村合并得名)、江源村(斜源、太阳村合并得名)、盘石村、大鹏村、太平社区(黄山、孙家坡、九龙村合并得名),辖85个组。有四川省新源监狱、大邑县长源矿业有限公司及各类新经济组织16家。[1]

药材之乡

斜源镇素有药材之乡的称誉,截止2005年11月28日,名贵中药材有3.25万亩,其中:黄柏1.2万亩,杜仲1.2万亩,厚朴0.8万亩,黄连0.05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有一万亩。背靠西岭雪山的大邑县斜源镇,立足自身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着力开发林药产业。截至2008年,斜源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5万余亩,中药材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年增收100元以上。斜源镇2008年来建起了林药场,利用荒山荒坡成片种植杜仲、黄柏、厚朴“三木”药材和黄连、银杏等中药材。在经营过程中,斜源镇发动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实现连片经营和规模发展。农民通过土地出租及在林药场务工,成了按月领薪的农业工人,个人收入有了保证。经过不断发展,2008年仅林药场就种植各类药材达3万余亩,同时带动了全镇近800农户1000多人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本着这一思路,斜源镇依托林药场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对杜仲、黄柏、厚朴等进行粗加工、精加工,销往成都、重庆、北京等地,实现了中药材的加工增值。同时,斜源镇办起了中药材酒厂、茶厂,利用中药材原料,加工生产滋补药酒、杜仲茶、银杏茶、鱼腥草茶等产品,远销省内各地。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煤炭、花岗岩、石灰岩、硫铁矿等20多种,其中:煤炭总共储量4828.07万吨,工业以开采煤炭为主。斜源镇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石灰石、硫铁矿、花岗石等储量丰富。其中煤矿的储量为:300多万吨。主要煤种有:大净炭、小净碳、三线子、火碳等,煤质优良,发热量高。08年成都市禁采后,所有煤矿关闭。

乡镇产业

旅游业

斜源镇有县级风景名胜区——飞凤山风景区。景区内有驰名省内外的“川西石窟造像瑰宝”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摩崖石刻——药师崖。镶钳在药师崖半山腰的“飞凤山”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系清代林伍嵩山所书。景区内有一山泉,该泉一年四季泉水不断,清澈可口,而且还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该泉水有祛病强身之功效。斜源镇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而且生态旅游也极具潜力。沿山公路直通该镇万亩中药材基地,进入中药材基地,犹如进入一座天然“药吧”。《天府早报》曾报道称此地为“仙山药谷”。人进入其间真有一种“望峰息心,窥谷忘返”之感。

农业

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油菜;畜牧业产猪、羊、牛、兔,家禽:鸡、鸭、鹅;土特产主要有竹、木、梅、果、棕、银杏、茶叶、烟叶、黄连、黄柏、杜仲、厚朴等。斜源镇现有耕地面积6800亩,其中水田面积600亩。镇内主要农产品为玉米、小麦、油菜、水稻。由于地处山丘,主要农产品的常年产量较坝、丘区低。近年来,斜源镇党委政府积极指导和鼓励群众,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红梅、茶叶和速丰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该镇将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种草养畜,无公害养殖。同时,大力发展反季蔬菜,和无公害蔬菜。

社会事业

集镇建设方面,新建集贸市场1个,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交通主线有大双公路旅游快速通道过境9公里,专用公路一条即太平社区至长源公司,通往各大小煤矿,村村通公路五条,全长17.8公里,均为水泥路面。境内有电信分公司1家,通讯机站5个,小灵通机站20个。改造自来水厂1个,供电所1个。改造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各1所。镇卫生院1个。旅游胜迹有药师岩,虎擘泉,凤凰鲸柏。

旅游景点

大邑县斜源镇雾邑山,在一处人烟稀少的杨寺基坪,惊见一个精巧的字库和精美的古墓。字库,为古代焚烧有字纸张的专用塔式建筑。拾阶而上,又见一排整齐划一的古墓遗址,雕刻精美的石门还可以转动,里面也有石门和一间很小的墓室,有大量精美的雕刻。向上便是古寺“白云庵”了,大殿早已不存,留下了很多巨大的石雕残件,精美的雕刻残件随处可见。在大殿原处,留有两通2米高的巨大石碑,顶部上书“皇风永扇,日月齐明”。奇怪的是上面雕刻有精美的二龙锁珠和双凤朝阳的浮雕。在古代,严格规定民间不能随意使用龙或凤的图案,否则将受到残酷的刑罚。在大殿遗址往上500米处,是一座石牌坊和一座古墓。牌坊右部分已经不在,在文革中被撞坏残缺。牌坊上面依然有双龙和双凤的雕刻,主坊上梁有四字楷书“兰若化台”,落款为“大明万历甲子”。牌坊后方是石墓,石墓正面左雕刻有飞凤和麒麟,正面右雕刻有云鹤和仙鹿。古墓的石门已经不在,里面的空间非常宽敞,可容直立端详。

视频

斜源镇:提升场镇发展水平 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