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斗六

图片来自journey

斗六厅台湾日治时期行政区划之一,设立于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至1909年10月间。

斗六厅治设于斗六堡斗六街,管辖斗六堡、溪洲堡他里雾堡沙连堡鲤鱼头堡西螺堡打猫东顶堡打猫北堡大槺榔东顶堡尖山堡海丰堡布屿堡大坵田堡白沙墩堡茑松堡。斗六厅下辖最初设有林圯埔、崁头厝、土库、西螺、北港、下湖口、仑背、他里雾等8支厅。

其最初范围包含现今云林县全境、南投县竹山镇鹿谷乡彰化县溪州乡菜公村、水尾地区。

目录

历史

日治时期斗六厅的范围在1896年5月为台中县云林支厅,其范围为清治时期云林县。1897年6月,云林支厅及台南县嘉义支厅合并为嘉义县并在云林地区设立斗六、西螺、土库、北港、林圯埔辨务署。1898年6月,嘉义县在云林的地区并入台中县,并将前述五处辨务署整并为斗六、北港辨务署。1899年3月,北港辨务署所属西螺堡、打猫北堡改隶斗六辨务署。

1901年11月11日,台湾总督府以办务署负责地方政务,而县及厅介于总督府与办务署之间,造成行政事务上的欠缺灵活 ,而废止“三县四厅”,设“二十厅”之行政单位,将原先的台中县分为苗栗台中彰化南投、斗六等五厅,斗六厅因而设立。斗六厅成立初期,因当地治安事件仍频传,故有增设警力配置的必要,而林圯埔支厅因地势复杂管理不易,于是1902年4月,在林圯埔支厅劳水坑派出所的位置增设“劳水坑支厅”,范围包含劳水坑庄桶头庄山坪顶庄福兴庄田仔庄鲤鱼尾庄草岭庄[1];同年11月25日,原隶属斗六厅西螺堡的“菜公沟庄、水尾庄、新厝庄、牛埔庄”等4庄改隶于彰化厅。

1904年4月30日,斗六厅实施街庄整并,并整并为28个区。1905年4月1日,劳水坑支厅和他里雾支厅裁撤,并入林圯埔、崁头厝和土库支厅[2];北港支厅“水井庄”改隶下口湖支厅;林圯埔支厅高厝林仔头庄的刈菜园改隶桶头庄[3];崁头厝支厅“草岭庄”改隶林圯埔支厅,而草岭庄旧街庄的“十三石种庄、土地公坑庄、溪洲仔庄”编入樟湖庄。

1906年4月28日,崁头厝支厅樟湖庄的“十三石种、土地公坑、溪洲仔”改编入斗六厅直辖菜公区高林仔头庄[4]。而为了强化对蕃地的管理,原由斗六厅所属的峦大社于1907年改隶属南投厅[5]

1909年10月25日,台湾总督府将原有之二十厅合为十二厅,斗六厅废止,林圯埔支厅(草岭庄除外)并入南投厅,其馀并入嘉义厅

参考文献

  1. 台湾总督府史料编纂会. 斗六厅林圮埔支厅ヲ分割シ劳水坑支厅ヲ增设ス. 1902. 
  2. 斗六厅令第5号 明治三十一年四月斗六厅令第十三号街庄区名及管辖区域中左ノ通リ改正即日施行ス. 斗六厅报 号外. 1905-04-11. 
  3. 台湾总督府史料编纂会. 斗六厅支厅中废止幷ニ管辖区域变更. 1905. 
  4. 斗六厅令第十三号 街庄名及管辖区域表中变更. 斗六厅报. 1906-04-28. 
  5. 台湾总督府史料编纂会. 斗六厅管内、峦大社ヲ南投厅ノ管辖ニ移ス.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