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斑重唇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斑重唇鱼

来自 好看视频 的图片

中文学名:斑重唇鱼

二名法:Diptychus

maculatus Steindachner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 纲:辐鳍亚纲

目:鲤形目

科:鲤科

种:斑重唇鱼

分布区域:分布于前苏联

印度及我国伊犁河

塔里木河水系

斑重唇鱼:一种特殊的鲤科裂腹鱼类。下颌角质细狭,略呈弧形,其前缘形成锐利角质。下唇分细狭的左、右两叶,表面具乳突。仅具1对口角须,其长度约等于眼径。背鳍最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光滑。体鳞稍大,胸腹部裸露。 体长,略侧扁,尾柄稍圆。头锥形,吻钝。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角质缘。唇稍薄,下唇侧叶窄,唇后沟中断。口角有短须1对,末端不超过眼后缘。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左右,具臀鳞。背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与背鳍基的后半部相对。 分布于云南中甸盆地的内流水体及金沙江水系的小中甸河,为该地区主要经济鱼类。 [1]

斑重唇鱼形态特征

斑重唇鱼 这种体细长,棒状,伊犁人称棒子鱼。嘴钝圆,上颌突出,下唇分左右两叶,唇后沟不相连,呈八字形,口角有一对小须,眼较小,大多数鱼无鳞,头、体背侧、背鳍、尾鳍有明显的黑斑点,腹部为银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0~40厘米,重1公斤左右。属于喜冷水性鱼类。伊犁人将此鱼捕捞后用以制干或熏制,进行贮藏,风味极佳。

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吻圆钝,向前突出。口下位。下颌角质细狭,略呈弧形,其前缘形成锐利锋缘。下唇分细窄的左、右两侧叶,表面具乳突。仅具1对口角须,其长度约等于眼径。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后缘光滑无锯齿。

腹鳍起点与背鳍第5或第6根分枝鳍条之基部相对。体鳞稍大,胸腹部裸露无鳞,体侧鳞与侧线鳞约等大。体长210mm。小型冷水性鱼类,栖息于河流石隙或深水洞中。以底栖生物和藻类为食。肉质细嫩,产区居民多用钩钓之,据当地群众反映烹煮后有一股清香的黄瓜味。

斑重唇鱼生活习性

一般生活于干支流流水环境。栖息于有沙砾的河流及山间支流处,属喜冷水性鱼类,喜栖息于水温20℃以下的河道。斑重唇鱼比较集中在河道的深水潭和洄水湾等水流较缓处,夜间活动明显增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河列城。

斑重唇鱼资源分布

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前苏联印度及我国伊犁河塔里木河水系,栖息于河流流水及深水洞穴中,产地居民多用钩钓之。肉质细嫩,据当地群众反映烹煮后有一股清香的黄瓜味。

斑重唇鱼(学名:Diptychusmaculatus)为鲤科重唇鱼属的鱼类,俗名黄瓜鱼。分布于伊犁河、锡尔河、塔拉斯河、楚河诸水域、巴基斯坦和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河上游以及塔里木河各支流上游水域、伊宁伊犁河流域各支流等,

斑重唇鱼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在塔里木河和伊犁河流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国外见于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地。

斑重唇鱼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参考来源

  1. 斑重唇鱼, 海洋生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