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斋居偶作(白居易)

《斋居偶作》

作品名称:《斋居偶作》

创作年代:中唐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白居易

《斋居偶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之一。这是一首抒怀述道诗。“但令知此还如此”,悟时佛性是如此,悟后佛性还是如此,一句诗中两个“此”字,强调了佛性的常在。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天台老僧仿佛是佛性的化身。对僧人的礼赞诗着名的还有《终南僧》。贯休是一位精于诗作、为得好诗而呕心沥血的诗匠。他曾在《偶作》中述怀道:“无端为五字,字字鬓星星。”从本诗中读者自可寻觅芳踪。

目录

原文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他晚年虽仍不改关怀民生之心,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时放意诗酒,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号“元白”,两人是文学革新运动的伙伴。晚年白居易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为“刘白”。被人称为“敕封诗仙”,而李白是后世才由“谪仙人”,才由民间转尊为“诗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时就已广为流传于社会各地各阶层,乃至外国,如新罗、日本等地,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要的诗歌有《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秦中吟》、《新乐府》等,重要的文章有《与元九书》等。[1]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的简介及生平事迹, 高三网,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