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陕西省商南县城内东南角有一座经典中国古建筑,飞檐斗拱、朱柱画梁,甚是巍峨。楼前有两排厢房,东西襟衬;楼后有一高大的古柏,四季常青。这就是清代建筑“文昌宫”大殿,九脊歇山楼阁式古建筑,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宫原貌是一组规模宏大,殿宇林立的园林式建筑群。整个宫殿呈正方形,坐北朝南,分作两院,四周有丈余高的十字花墙体。东院称作“考院”,也叫“自习室”,是邑诸子弟“攻读”场所;西院为三进式的套院,是收藏图书之处,也是乡野居士,名人学者吟诗作画的地方;院前是体操场,操场东南角还有一座魁星楼,造型古雅,取文光射斗牛之义。

随着时代的推移,文昌宫大部分建筑现已毁之无存。形成了现在的“文昌阁”。[1]

目录

历史沿革

文昌宫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当时的邑令胡大华主持修建,大殿后边的古柏,就是他亲手所植。文昌宫建成后,将设在城南青山古镇的“青山书院”迁至这里,所以文昌宫又称“青山书院”,成为商南县最高学府。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正式授名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又改名为“高等小学校”。建国后,成为商南县城关小学所在地。

文昌宫,大殿三楹,高三十米,宽二十米,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体。中间有四根明柱,前后墙壁各有圆形大窗四扇,扇面雕镂着不同的故事图案,刻工精细,形象逼真。

文昌宫殿内西北角,设有登楼扶梯,楼上前壁全部镶以格扇大窗,宽敞明亮。楼顶梁木构架,彩绘花卉、人物图案,虽时经一百多年,但至今仍清晰可赏,殿顶采用我国传统宫殿式结构——九脊歇山式顶。

文昌宫正脊为游龙戏珠,龙首昂扬,龙身又饰有奇花异草,斑斓多姿。其余楼脊均以莲花作面,洋洋洒洒,甚是壮观。屋檐滴水瓦当,形为狸猫猎物,俯首垂涎,活灵活现。<ref>[

规模之大编辑

《商南县志·图考》记载,文昌宫原貌是一组规模宏大,殿宇林立的园林式建筑群。群体呈正方形,坐北朝南,分作两院,四周有丈余高的十字花墙体。东院称作“考院”,也叫“自习室”,是邑诸子弟“攻读”场所;西院为三进式的套院,是收藏图书之处,也是乡野居士,名人学者吟诗作画的地方;院前是体操场,操场东南角有一座魁星楼,造型古雅,取文光射斗牛之义。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文昌宫大部分建筑现已毁之无存。

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时任县令胡大华主持修建,大殿后边的古柏为胡县令亲自手植。

文昌宫建成后,将设在城南青山镇的“青山书院”迁至此处,所以文昌宫又成为“青山书院”,成为当时商南县的最高学府。光绪二年,正式授名为“高等小学堂”。

民国二年(1913年),改名为“高等小学校”。建国后,成为商南县城关小学所在地。

相关视频

会泽文昌宫_会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