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学让精神书写不朽(冀宏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学让精神书写不朽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文学让精神书写不朽》中国当代作家冀宏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文学让精神书写不朽

红色长治、古老上党,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这是一方美丽的家园。

2018年1月13日上午,“赵树理杯”全国乡土文学颁奖会后第二天,在长治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的安排带领下,来自全国各地一行十多名作家诗人,终于走进了仰慕已久的赵树理故居琚寨村采风。还未下车,程江河会长认真地提醒大家:“琚寨村是赵树理生前深入生活,蹲点调研,寻找创作素材,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并创作完成了《锻炼锻炼》,《五里坡》等小说的历史文化古村落。”清凌凌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恰在这时,不知是谁恰到好处地用手机播放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山西民歌,顿时让人身临其境,用什么词语形容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都不为过。

长治县荫城镇琚寨村,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长治县东南,地处上党盆地东南边缘,古名凤凰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风貌古旧、浮生本色、文化底蕴深厚,远近闻名,此言不虚,的确值得一看。尤其是集儒道佛与一身的古建筑玉皇观寺庙,始建于宋金时期,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经吸引着山南海北的商贾大亨、文人墨客、土绅贤士到此。还有保存完好的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体的贾、琚、许、张等晋商和耕读医馨为代表的名门望族、名居大院,体现了古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古韵古风。琚寨村民居布局严谨、规制峻整、高门大院鳞次栉比、影壁花墙琳琅满目、各式斗拱石狮、雕梁画柱、异彩纷呈。匾额、碑碣、古楼、石槽、琉璃、快板、戏曲、传说等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俯拾皆是,散落于琚寨古村的每一个角落,令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堪称弥足珍贵。更何况还有享誉世界的语言艺术大师、铁笔圣手、人民作家赵树理故居在此。一个太行山深处的小村落,竟然汇集着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遗韵和中华文明碎片,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探访走进琚寨古村落,犹如置身历史、往返古今、探幽入微,感受到赵树理文学精神以及宗教文化、民居文化、晋商文化和乡土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魅力,所折射出的浓厚的乡韵乡愁。

为我们采风做讲解的是琚寨村七十多岁的退休老师许志勤,尽管浓重的晋南方言使人有些听不太懂,但基本意思能够领悟。这位许老师好生了得,俨然一付见多识广的架势,不可小瞧。声若洪钟的许老师仿佛又回到课堂给学生讲课,精神矍铄、快步如飞、连说带走,另加肢体语言,一会儿变换一处景点。许老师首先兴致勃勃地带我们走到张家大院照壁的砖雕“福”字前,绘声绘色地说:“那一年来了个德国游客参观,看见这个福字上的一个圆圈里,有一个图案和德国纳粹标志性的图案相似,就惊奇地说这儿还有他们的纳粹标志。许老师当即说NONON0,你仔细看看,它和你们纳粹标志方向完全相反。它是我们中国古代吉祥如意的图案“万”字。各位作家再仔细看这个“福”字,真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神奇的了不得,从这么看像个猪鼻子,寓意是在猪拱地球。还有这个形状像竹节报福。上下左右七十二节,寓意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围坐四周。”

来到玉皇观的赵树理故居,许老师更加口若悬河,讲起赵树理头头是道,一发不可收拾。当年赵树理每天早晨起来,吸支顺风牌烟,站在贾家大院的第一制高点,观察着琚寨村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吃喝拉杂,诸如东家院吃甚,西家院喝甚;谁家汉子勤谨,谁家媳妇爱窜门,他都记在心里,了如指掌。正是通过长期深入观察感悟,写出了小说《锻炼锻炼》里“吃不饱”、“小腿疼”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午饭时间早过,大家还在琚寨村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每个人脸上都放射着红扑扑的亮光,兴奋的忘记了啥叫饥饿。快中午两点时分,在程江河会长的一再督促下,大家才走进琚寨村村委会食堂吃饭。饭菜是晋东南传统的待客茶饭,年糕、大烩菜、酸菜汤。总而言之一个意思,大冬天的,饭菜和主人一样实诚朴实,给人热乎乎的,火辣辣的回家感觉。

等一坐在饭桌前,才感觉到真的饿了。但矜持的作家诗人,宁愿肚子受罪,也要人前体面,任何时候都不失矜持的一面,肚子里早已饥肠辘辘,却还在温文尔雅中细嚼慢咽,保持着一付谦谦君子的风度和形象。工作人员一会儿就端上一桌饭菜,但就是没有上碗。大家有点纳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好意思张口要碗。一直吃年糕,吃大烩菜。来自辽宁的女作家张靖性情率直,活泼开朗。一上午的采风活动腿勤嘴快,活跃的似一处风景,因网名叫“游泳的浪花,”被大家唤作“花姐。”此刻面对没有饭碗的尴尬,却也变的难为情。坐在我身边低声问我,为啥不给咱们碗?我也不理解不给碗用意何在。又过了一会儿,“花姐”在忍无可忍中压低声音说:“请给我们上碗。”说完后忍不住笑的花枝乱颤,声音却低的连自己都听不清。等年糕快吃饱的时候,才端上一大摞难得一见的大瓷碗。大冬天的赶快盛一碗热乎乎的酸菜汤,喝的人从头到脚,由里到外浑身冒汗,真叫大快朵颐。至此琚寨村人的热心肠真是热到骨子里了,至此才恍然大悟琚寨村人吃饭最后上碗的良苦用心。先吃菜,再吃饭,最后端碗喝喝汤,原来是淳朴的琚寨村人的待客习惯和民风乡俗。一开始吃饭不上碗,是为了让客人多吃点饭菜。等饭菜吃好了,才上碗喝汤。否则,害怕客人拿心吃不饱,更怕客人误解说主人小气,先端上碗让客人喝汤。

琚寨村的年糕真的挺好吃,那是真正的纯天然种植,纯手工制作的年糕。长治归来后即是过年,面对岁岁千篇一律的年夜饭,我总觉得缺点什么,总会想念在琚寨村不用碗吃的那一顿年糕。金灿灿,软溜溜,甜而不腻的年糕,像极了琚寨村人站在村口,见到我们时绽放在脸上不掺假不做作的一朵朵笑容。

长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长治,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长治,八百里太行最壮美雄奇的一段。惠雨天真,人际温馨的长治琚寨人,琚寨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曾亲眼看见在数九寒天的中午时分,几个琚寨村人端着饭碗,蹲坐在大街上和大门外,边吃饭边聊天。我也曾坐在采风大巴车里,听外地作家们分不清长治和长子这两个地名的准确读音,一路上反复追问。长治的老师反复耐心地更正讲解着:长治读chang. zhi,而长子读zhang zi。可是越更正越饶舌越乱套禁不住令人哑然失笑。我偷偷忍着没有笑出声,却不禁感慨,好一个山西老西儿的方言土语,真有嚼头

[1]

作者简介

冀宏伟,1932年出生,山西长子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