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 心怀大爱(鲜章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文如其人 心怀大爱》是中国当代作家鲜章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文如其人 心怀大爱
我和汤云明先生,可以算是神交。因为仅仅是网络中的文友,我是编辑,他是作者,投来一篇散文,一看不错,就选用了。一来二去,两个素昧平生、相隔万里的文友惺惺相惜,自然而然就成了朋友。
一日突然接到云明兄留言,嘱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散文集《随言散语》写上几句,我有些诚惶诚恐,却又遵古人之遗训“恭敬不容从命”,遂开始阅读他的文章,开始了一次与他的心灵对话。这让我对汤云明先生充满了敬意。这不仅仅是对他的文采,还包括对他的做人和做事。因为我看到的,是一个眼里有悲悯,心中有大爱的作家。古人说,文如其人,这话一点不假。
我认为散文最重两个字:“情”和“真”,情真意切是基础。如果没有感情,无病呻吟,即使有再巧妙的语言,再高超的手法,我认为都不值得提倡。“真”还可以理解为真实,散文应该是人生阅历的集中体现。这个阅历,当然不仅仅是你的所见所闻,它还应该包括你的知识你的情操。这一切的真实,才能构建出一个作者的真实的散文世界。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流行于当下哲语: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都在你的气质里。气质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却做不得假。古人“相由心生”说即由此而来。读了汤云明的散文集,我有个初步的感觉,就是他所写的,都是他真实生活和真实精神世界的一个浓缩,一个有着责任心,有着正义感的形象跃然纸上,真如杜鹃滴血,震耳发聩。
汤云明是经历过生活煎熬的人,所以文字里少不了对苦难生活的回忆和描述。于是便有了《少年穷》里的感慨:“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时的孩子都已经到了中年,整个社会也不像以前那样贫穷落后了。但“少年穷”的记忆我从没有忘记,它激励着我努力的去创造价值和财富,拼命的去工作挣钱。也养成了我一生勤俭节约的性格,甚至于在妻子眼里,我的节俭有时是对自己的刻薄。”这种经历和责任,对于大多数70后来说,应该是一种集体经验和意识,是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下去的。
《我的农民血统》含三篇散文,分别是《田地边长大》、《农转非的诱惑》、《勤劳节俭秉性难改》则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个简介和小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中国草根文人的基本现状,所以其中有很多细节打动了我,也引起了我的共鸣,比如说“记忆最深的事情就是给麦苗施肥、给秧苗拔稗草、抬水浇水稻田及挖洋姜等农活。”虽然我因为文学创作的原因,高中毕业就做了专职新闻工作者,但是从小生活在团场,父母和兄长都是职工,家里的农活我自然没有少干,除草、间苗、施肥、浇水、掰玉米、捡红花等等一样不差我都有切肤的体会。现在想起来,干农活确实很累,但也锻炼了我的韧性和对生活的感恩。以至于工作快30年了,中学同学聚在一起,聊起当年一起干农活的情形,大家竟然兴高采烈、充满了留恋。我想,这种感情,是对生活的最好注解。对于农民的认识,汤云明是这样理解的:“老婆抱怨我说是像个老农民,没有大志,只会天天在菜地里转。我说农民有什么不好,农民的朴实和相互信任正是这个金钱社会逐渐失去的东西,我在农村问个朋友的家,素不相识的农妇会带着我问遍半个村子,而有次我在昆明问个单位,尽管近在咫尺,我一连问了好几个摆摊、开店的人,却都说不知道。”诚然,这也是我心中的忧虑之一。想起生我养我的团场,方圆几十公里,全团十多个连队我都曾经跑了个遍,离开了25年至今回想起来,每个连队的方位,甚至哪个同学家的小院,我都历历在目。而我的儿子,从小在伊宁市长大,即将进入高考的行列,或许会终生远离自己的故乡,但是说起自己的城市,也就是两三条街道的认识,因为这16年来,他的人生也就是机关大院和学校之间的两点一线。想起这一切或许正是自己平日里对儿子的叮嘱和呵护所赐,我不禁感到有些愧疚和担心,下了决心要带儿子骑着自行车转遍小城的每一条巷道,却迟迟没有实现。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让人多么无奈。
再看《病房十二日》:“每每看着那些有气无力地躺在病床上呻吟,甚至于身上插满电线、管子的老人,或者因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难过,其实,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为了延续质量很低的生命,不得不忍受这种种痛苦和煎熬。身边也有少数老人,晚年没有较大的病痛,在活到七八十岁或者八九十岁的时候,睡个觉就没有醒过来,或者突发疾病没有抢救过来。既然人固有一死,这样没有痛苦的离去也算是无疾而终了,要是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类世界,我认为已经是很幸福、很幸运的事情了。”人生真是充满了机缘巧合,我也有过病房12日的痛苦经历,也有过对生与死的苦苦思索。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苦难的达观,怎能不令我心生敬佩?
在《挑战冬天》里,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大自然的冬天如此无奈。人生在世,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如意,甚至于是灾难、疾病或挫折。面对人生的冬天,我们更应该以昂扬的斗志和不屈的信心去面对和挑战。就把残酷的冬天当成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休止和反思吧,只要对自己有规划有目标,在寂寥的冬天里养精蓄锐,春天一到,冰雪消融,就可以放马驰骋,纵横春、夏、秋的美丽。”这是怎样的情怀!面对寒冷的煎熬,心中生出的不是哀怨,而是豪气和憧憬,这让我不由想起雪莱的那句格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还有《买套新房收藏下半生》:“经常,我都会和妻子讲起等房子建成以后,怎样改造卫生间、怎样打理阳台、怎样分配卧室、怎样使用书房、用什么品牌的材料来装修……我甚至还会想像,等我年迈体衰的时候,在冬日的暖阳里,泡上一杯好茶,找一把躺椅坐在阳台,要么眯着眼睛休息,要么在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这是多么惬意的事。”如此种种艰辛的记忆,成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财富。而汤云明又把这种磨砺,当做自己人生前行的动力,这些回忆艰辛和苦难的文章里,却处处让人感觉到一抹亮色。这就是一个人对生活、对命运的态度。我想,和那些衣食无忧却天天生活在怨恨中的所谓文人相比,汤云明是多么的幸福啊!而这种幸福,是作者自己赐予自己的!正是这种乐观向上的品格,支撑着作者,也支撑着我们大多数人在漫漫人生中上下求索,不断进取。
当然,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不能只囿于自己的小我情怀,个人恩怨,他更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审视这个社会,用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家园,发出自己的呐喊和呼吁。这一点,在汤云明的文章中也随处可见。
对故乡的热爱,使他的写作多了些对生态的关注和担忧,在《乡愁里的滇池》他写到:“滇池是大自然给它周围几百万人的恩惠,是我们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之所以春天常在的自然条件,它给人们以水产、灌溉及工业生活用水……它维系着昆明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护它、珍惜它。”
在《向往西藏》里作者写道:“也许,今天的西藏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藏民的生活方式也不再是游牧和原始、落后,不再是影视作品或者历史书上的样子。但不管世事怎样变迁,占祖国八分之一土地面积的西藏高原,你依然是离天堂最近、最生态、最古朴、最神秘的地方,你是世间最后一片净土,让每个人的情更深,你是我心中的唯美之神,也是人类回归自然、回眸历史的首选之地,更是我向往已久的开满格桑花、雪莲花的放牧心灵的天堂。”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是幸福的,除了工作、学习,旅游也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而作家,则比普通百姓多了一项责任,那就是在旅行中记录山水,传播文化。这一点,汤云明先生也同样没有失去文人本色,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之际,不忘初心,感知人生。在拜谒了《西藏的江河》之后,他感叹“体验了西藏的山河,就不难体会藏族群众心中信仰的:不管人生路上有多少曲折和艰辛,只要心怀梦想坚韧地前行,就一定会找到幸福的香巴拉大门,这把开启地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它就在你的心中……”
在《情醉石门坎》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火把节,和云南晋宁县六街镇群众独有的“背晌午”的习俗。 在文章结尾处,给了我们美好的遐思:“想着六街主人说的:明年今天还在这里相聚。我又想起美丽的石门坎水库,想起放牛孩子“背晌午”的魅力和乐趣。”这种情怀,在《风花雪月看大理》、《再见金沙江》、《金马碧鸡映春城》、《走马观花看呈贡》等文中随处可见。我想,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甚至是信息化时代的冲击,我们很多古老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记忆和视线,作为文人,我们是有责任去抢救我们的记忆,抢救我们的文化的。最直接的行动,就是拿起我们的笔,把我们记忆中的生活和习俗,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当然,作者应该是高于读者的。也就是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这个没错,但是如果你仅仅把自己的生活如实叙述,就好比烹饪,土豆是一种蔬菜,你总不能让顾客直接拿起土豆就吃吧,那样顾客一定会皱眉咋舌,所以有些时候必须经过蒸、炸、煮、炒、溜等烹调处理,这样人们则会吃得津津有味。在这个问题上,汤云明的散文尚显不足,也就是说在叙述的过程中,“烹调技术”略有不足,给读者端出的菜,还没有大达到“色香味形”俱全的境界。当然,作为散文写作者,本人也同样面临这个瓶颈,有待突破。
想要说的话还很多,可是由于学识所限,有些词不达意,就不占用汤兄太多的版面和读者太多的时间了。在这本文集里有篇文章题目叫《不做曹操,就做柳永》,我想这是汤云明先生对自己人生定下的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我相信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他的人生一定会是快乐的充实的,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因为他的快乐而快乐。
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幸福。
按照不同特征区分,散文可以分作叙事、抒情、议论三种,但是我想,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阅历,离不开具体的人和事。设想一下,一篇散文通篇都是伟大、壮丽之类的形容词和啊、呀之类的感叹词,读了会不会让人反胃?散文家红孩说:“现在有写抒情散文的高手吗?如果有,你让他写一两千字对草原的描写,如果能写出来,我愿意给他磕头,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作家。”无独有偶,有位著名诗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用形容词去写诗,就好比一个农民推着一车羊粪走向广袤的草原,结果会怎样呢?”我想,他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其实无论何种文体,道理是相通的。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也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新闻语言的真实和形象性,比如报道某地下冰雹了,如果记者说冰雹的直径有多大,估计读者不会留下多少印象,但是如果你说冰雹有鸽子蛋那么大,大家听了立刻会在脑海里产生一种直观的形象,会感觉这冰雹真大啊!说明你的报道就成功了。借古喻今、借物喻人,这都是比喻,是对比,值得借鉴。最近微信里流传很广的一个段子,估计很多人都看过,就是两个人在新疆见到落日的表现,一个只会不停地说:“太美了,简直太美了!”而另一个立即会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个人阅历不同,一个很少读书,另一个却饱读诗书。所以说,同样一件事,一个有条理的人叙述出来,你就会感觉井井有条,言简意赅,一听就懂。而一个没有条理的人叙述,就会颠三倒四、没有章法,听得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一个有趣的人讲故事,一定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一个无趣的人讲来,或许就三言两语、枯燥乏味。这里面的区别,就在于阅读决定思维,决定语言。读得书多了,思考得多了,表达的形式自然会多样化,会吸引人。
周国平先生认为,除了小说诗歌和论文,其余的文体,皆可以归到散文的队伍中来,我人以为然。… [1]
作者简介
鲜章平,男,1971年10月生,笔名榆杨,新疆作协、兵团作协会员,新疆兵团第四师电视台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