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化源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化源地

文化源地,通常指人类文化古代文明起源发祥地。系该世纪20年代由美国地理学家索尔首先提出。它往往随农业社会的起源和农业文化的传播而形成。[1]

定义

指文化事物(或现象)或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

种类

有文化事物(或现象)源地和文化系统源地两种。[2]

文化事物是具有物质形态的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衣、食、住、行等)

文化现象是不具有固定的物质形态的文化要素。(民俗、歌曲、京剧等)

文化系统是反映人群差别的方方面面的文化现象和事物。(文明、文化)

图上表现

点状分布:单一起源地:一个点;多个起源地;多个点。

举例

①世界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②1848洲革命中心;③造纸技术源地。

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一种文化系统。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每项发明的源地,都是文化现象源地;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都属于文化系统源地,每一种文明是多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的组合,世界各个地域的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要素,以文字为例,古埃及文明为象形文字,古希腊文明为拼音文字,古代两河流域为楔形文字。

世界最早栽培植物的源地属于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如,玉米栽培起源于美洲,是玛雅人最早培育的;大豆和桑都是由中国最早栽培的;油橄榄最早栽培地在地中海沿岸;咖啡最早栽培地在东非;可可和烟草的栽培起源地是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一带。

亚非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就属于文化系统源地,其中世界四大古文明发源地是:亚洲的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以及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这些古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是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同时有各自的精神文化景观,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要素构成的文化系统。

黄河中下游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两千年之久.黄河文明的发展期是其升华阶段。从时代来说主要为夏、商、周三代。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以今天的河南省为核心,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

在这一时期,神州大地出现了许多地区性文明,如在长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汉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在黄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

在东北有燕山地区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红山文化。各个地区性文明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学术界都给以高度评价,但是到后来有的文明中断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黄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气蓬勃,吸纳、融合了各地区文明精华,向更高层次发展。黄河文明的发展期是它的升华阶段。从时代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

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内的河洛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河洛地区大体包括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内夹角洲、外夹角洲以及黄河北岸的晋南和豫北。在河洛文化圈内,不仅有丰富的五帝传说和遗迹,而且还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国都。

河洛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性文化,而且是延续约两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黄河文明最核心的载体。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政权体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文字,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划时代的青铜文化闻名中外。

在河洛文化周围出现了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等,通过交流、吸纳、融合,给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历史的舞台上显得更加活跃。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哲理丰富的《易经》等许多不朽之作。

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如雨后春笋在河洛地区一齐涌向社会,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河洛文化为黄河文明充实了内容,输入了新鲜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亚洲的东方,不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望尘莫及,即使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黄河文明的兴盛期,是进入封建帝国文明的历史阶段,自秦汉开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来,河洛地区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帝都文化推动着全国科学文化大踏步前进。

印度河恒河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印度次大陆中部的广阔地区。从孟加拉湾延伸到阿富汗边境与阿拉伯海的平原。为南亚次大陆最富庶、人口最稠密地区。大部由恒河、布拉马普得拉河与印度河的冲积带构成。东部冬季少雨或乾旱;夏季雨量很大,大片土地被水淹没。向西渐趋乾燥,有沙漠。位于南亚北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

由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又称印度大平原。 印度河平原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大部分地区是广阔的塔尔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农业发达,是巴基斯坦主要人口聚集区之一。恒河平原平坦广阔,沿岸平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遍布;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是孟加拉国经济发达地区。两平原相连成片,坡降很小,中间分水岭仅250米

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版)。

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三角洲是由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的。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线绵延230千米,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莲花--"尼罗河之花",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出来。

莲花是上埃及的象征,每到秋季,河面都会被莲花映红;纸莎草则是下埃及的象征,它是古埃及人制作莎草纸的原料。尼罗河三角洲的黑土地孕育了埃及7000年的灿烂文明。公元前5000年,日渐干旱的气候灼烧着埃及地区丰茂的草原,慢慢地,沙漠取代了草场,游牧部落不得不聚集到尼罗河沿岸。

他们在此定居下来,耕种、捕渔。 在法老建造金字塔之前,埃及人最引以为荣的是丰饶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处亚、非、欧边界,尼罗河三角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战场。自古以来,侵略者总是想方设法地控制这片能为他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土地。闪米特人引入骏马和战车,埃及人用它们扩张自己的王国;希腊人创造了亚历山大港,同时也带来古老的文明。

地中海地区

地中海被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的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被称作地中海性气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地中海海底是石灰、泥和沙构成的沉积物,以下为蓝泥。海岸一般陡峭 多岩,成很深的锯齿状。隆河、波河和尼罗河构成了地中海中仅有的几个大三角洲。大西洋表层水的不断注入是地中海海水的主要补充来源。其海水循环的最稳定组成部分为沿北非海岸经直布罗陀海峡注入的海流。整个地中海海盆构造活跃,常有地震发生。是世界上强地震带之一。

这里水下地壳破碎,地震、火山频繁,世界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即分布在本区。地中海海底起伏不平,海岭和海盆交错分布,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到非洲突尼斯一线为界,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地中海要比西地中海大得多,海底地形崎岖不平,深浅悬殊,最浅处只有几十米(如亚得里亚海北部),最深处可达4000米以上(如爱奥尼亚海)。

西非

西非(Western Africa)是指非洲西部地区。东至乍得湖,西濒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北为撒哈拉沙漠。人口2.225亿(1991),约占全非总 人口三分之一,多为苏丹语系黑人,次为阿拉伯人。自北向南有撒哈拉沙漠、苏丹草原、上几内亚高原。全境地势低平,一般海拔200-500米;南部为富塔贾隆和包奇高原,东北为贾多和阿伊尔高原;沿海有平原。

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北部热带沙漠气候,中部热帝草原气候,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内地与西部干热,沿海多雨。富铝土、金刚石、石油、金、锰、铁、铜、铌、铀矿等。农产品有油棕、蜀黍、可可、棕榈仁、花生、咖啡、橡胶等。其中可可、花生等占有世界重要地位。经济以农矿业为主,发展水平在非洲居中。半荒漠带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东非

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印度洋西部岛国塞舌尔。面积37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12%,人口1.04亿 (1984年),约占全非总人口20.1%,北部以闪含语系的埃塞俄比亚人、索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图语系的黑种人为主。

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 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咖啡、剑麻、茶叶、腰果、棉花、丁香等经济作物,粮食主产玉米、高粱、薯类,还特产苔麸、油菊(努格)、恰特等。牲畜数量多,牛与骆驼在非洲居重要地位。采矿业不发达,仅少量开采金刚石、黄金、天然碱、盐等。加工工业以纺织、轻工较重要。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海拔1,000米以上,是全洲地势最高部分;沿海有狭窄低地。

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谷地深陷,两边陡崖壁立,沿线多乞力马扎罗、肯尼亚等火山和埃塞俄比亚等大小熔岩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地处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地区,多数河流东流注入印度洋。尼罗河发源于西部山地。湖泊众多,除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外,多属断层湖,并顺裂谷带呈串珠状分布,构成著名的东非大湖带。

墨西哥高原

位于北美大陆南部墨西哥境内中部的高原。墨西哥高原占全国面积的5/6,北起墨、美边界,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高原边缘山脉外侧陡峭,内侧平缓与宽广,使高原在地貌形态中似一方桌隆起在两侧海岸平原之上,所以称"梅萨"(意为桌状高原)。 墨西哥地形主要为山地和高原,总称墨西哥高原,所以墨西哥又被称为"高原之国"。

北美大陆南部墨西哥境内高原。北起墨、美边界,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面积120万平方公里。高原边缘山脉的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宽广,使高原在地貌形态上似一方桌隆起在两侧海岸平原之上,故称"梅萨"(意为桌状高原)。

地势由北向南逐渐抬升,大致以北纬22°为界分成南北两部。北部高原海拔约1,000米,内有许多被山岭隔开的内陆沉积盆地,地势平坦,故又称"北部盆地",当地人叫"博尔松",气候温热干燥,农业需靠灌溉;南部称"中央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2,000-2,500米,多宽广平坦的山间谷地和火山锥,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是墨西哥主要农业区。富铅、锌、锑、汞、银、锰、铜、铁、锰等矿产资源。公元14至16世纪初,阿兹台克文化是墨西哥中部最主要的土著文化。阿兹特克人的祖先原属于北部的游牧部落。

公元9世纪到13世纪,阿兹台克人由北向南迁移。据传说,其太阳神和战神曾启示他们,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地方就是阿兹台克人永久定居之地。"墨西哥"在阿兹特克语中的意思是战神指定的地方。墨西哥国徽上鹰啄蛇的图案即源于此安第斯山区 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安地斯山系从南到北分为3大部分∶

即南安地斯,包括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科迪勒拉;中安地斯,包括智利和秘鲁科迪勒拉;北安地斯,包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

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约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安第斯山脉不是由众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条单线组成,而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

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这种活动的强度在新生代期间──特别是在1,500万至600万年前──进一步加强,于是出现了今天科迪勒拉的外形。

作为最后结果的山系垂直差极大,从太平洋海岸外的秘鲁-智利(阿塔卡马)海沟的底部,到与之水平距离不足322公里(200哩)的高山岭之间的高度差达12,192公尺(40,000尺)以上。形成安地斯山脉的地壳运动迄今尚未结束,作为通常称之为"火环"的更大的环太平洋火山系的一部分,安地斯山系仍处在火山活动期,容易发生破坏性的地震。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