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敷岛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敷岛村
图片来自国家文化记忆库

敷岛村原为日据时期“敷岛移民村”,是台湾日治时期日本移民村之一,位在台湾台东厅台东街(现台东县台东市),面积约350,开村时有来自滋贺等14县的日本内地移民共59户。

历史沿革

敷岛移民村成立于昭和12年(1937年),其下分为4个聚落,分别是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昭和16年(1941年),有滋贺、长野新潟等县,计57户共289人。村内有敷岛小学校(现址是台东专科学校,另在台东农校拨用校园一角,成立康乐国小)、敷岛派出所[1]、医疗所、托儿所等设施。昭和20年(1945年),日治时代结束后,移民村结束,日籍移民全数返乡。

现今地理位置

台东市康乐地区,即为日据时期之敷岛移民村,其范围包括今丰乐、永乐及康乐等三里。台湾光复初期,由于地广人稀,全区划为一里,名为康乐。居民除阿美族原住民外,自日据时期已有汉人先后自彰化县之田中、北斗及台中县清水等地移入,从事农耕。境内有卑南水圳通过,水圳两旁,北面称圳顶(中寮),南面称坤下(下寮),居民自日据时期便非常团结,互助合作。遇有圳顶人家举丧时,圳下居民便自动集体出动,协助丧家做搭棚、抬棺、整地等工作,反之,遇有圳下人家举丧时,圳顶居民亦复如是,充分表现邻里互助之精神。其后由于人口增多,于民国五十六年二月调整行政区域,将康乐里分为康乐及永乐二里(其后再分出丰乐里)时,便以卑南水圳为界,南为永乐里,圳北为康乐里。虽然各自为里,但两里居民仍然保存以往传统美德,彼此互助合作,历久不衰,弥足珍贵。孔子谓:“里仁为美”,在当今功利社会中有此善良风俗,殊为难得。

附注

  1. 台湾总督官房统计课,警察官署别台湾总督府行政区域便览

参考资料

  • 张素玢,台湾的日本农业移民——以官营移民为中心(1909-1945),2001,新店,国史馆。
  • 田里维章,战时下台湾の生产增强,1943,台南市,株式会社小出书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