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散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散茶

古时有云: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没有哪个时代的人能够像宋人一样,将茶视为一种惬意的生活艺术,且连茶的存在方式,也不同样。

《宋史·食货志》中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

在汉朝之间,民间盛行喝散茶。而从唐朝至宋朝,饼茶出现,散茶和饼茶在这期间始终共存著的。坊巷间一直流行著将茶压成饼来喝,这是当时的社会潮流,然而,一直有不少文人墨客秉持著追求风雅,选择喝散茶。

只是当时的散茶还藏于草长莺飞,直至朱元璋下旨:“罢造龙团” 后,才成为主流。在此之前,片茶点茶的细腻,才是饮茶的主流。

仁宗时的大书法家蔡襄,官至礼部尚书,留下一部《茶论》,将自己的茶道泼墨天下,虽说贡茶与民茶有别,可丝毫不阻碍爱茶蔚然成风。

普洱茶中的一种

散茶是普洱茶中的一种,它在外形上没有多大的特色,不过这样更显得此茶的随意、安静、自然朴实,而散茶的滋味却不比任何一款普洱茶种类差,一样有醇厚感、一样有独特的陈香。[1]

散茶,未压制成片、团的茶叶。出自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依照古时的说法,一二级作散茶,三四级作沱茶,七八级作饼茶,九十级作砖茶,然则目前的普洱茶,其外形与其质量早就无关了,砖、饼、沱、散茶等都有原料凹凸之分。

工艺

散茶从发酵工艺来分,可分为生茶和熟茶;按是否压制来分,可分为压制茶和散茶。

散茶就是在普洱茶压制成砖、饼、团、沱等形状之前的散开的、一片一片的茶,和绿茶等其他茶是一样的。其实散茶就是大叶种的晒青茶。

普洱散茶的陈香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有的清扬空灵,有的意韵绵长。

紧压茶是散茶经过蒸软,然后压制出来的砖、饼、团、沱等形状的普洱茶。

白散茶

就白茶而言,白茶散茶,将采摘下的白茶叶,经过萎凋和干燥,制作而成。不经其他工艺的散茶口感原汁原味,清幽、淡雅、甘甜。

散茶,是指白茶在经过采摘、摊晾、萎凋、干燥等步骤后直接收集起来的白茶,是白茶最原始无害、最自然的形态。

压制茶

饼茶,则是在散茶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加工,用工具改变散茶的形状,通常来说是圆饼状。

饼茶,是用白茶散茶,经过一系列诸如蒸软、包揉、压制、烘干制作而成的。

刚压好的白茶饼,香气没有散茶好,背后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在压饼的过程中,白茶中的部分芳香物质,散失在空气中。

再加之刚刚经过压饼工序的白茶,内质物尚未彻底沉淀,稳定。自然而然,刚压好的白茶饼,香气比不上原汁原味的同阶段白茶散茶。

散生茶

散生茶即为晒青毛茶,因为没有经过蒸软压制的过程,所以非常蓬松,叶底比较完整。

市场上有些被称为“乔木茶”(又叫大树茶)“野生荼”散生茶,与人工种植的台地茶相区分,多数人会以为叶片越大、越长的茶叶越符合“乔木茶”“野生茶”的特征,实际并非如此。

相对而言,台地茶叶脉、叶炳较平,不像“乔木茶”“野生茶”那样筋脉突出和有韧性。

散熟茶

散熟茶经人工渥堆发酵。制成熟茶,之后不紧压,干燥后就制成普洱茶散熟茶。

散茶可以直接取出冲泡,不用经过用茶刀解散开的过程。

普洱茶散茶有各种级别,级别越高芽头越多、原料越细嫩,市场上最高级别有号称宫庭级的散茶,但还是要相信自己的感官,一定要泡茶试喝。

散茶冲泡方法

热泡方式

将8-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壶或盖碗,冲入500毫升沸水。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真味。[2]

再冲入沸水,浸泡5分种。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

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心旷神怡。

普洱茶散茶好不好喝与其冲泡方法有很大关系的,在冲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才能泡好散茶,喝到真正属于普洱茶的滋味。

冷泡方式

冲泡手法

注水时尽量避开茶叶,可采用沿壁注水或定点注水方式(不可高冲),水线细;如果是熟茶的话,喜好滑糯感,则水温较低(水沸之后静水冲泡),喜好香糯感,则水温需高(水温95°以上)。

手法要诀“多闷少透”,如果茶叶较碎则相应减少冲泡时间,叶老的冲泡时间要稍微偏长一点。

出汤

第1-3泡茶,在注水之后,盖上盖,让水在碗中停留7秒后,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

第4-7泡茶,在注水之后,马上通过滤网倒入公道杯出汤。

第8-10泡茶,以上视情况、个人口味而定出汤时间。以上为普遍出汤时间,具体情况可按个人喜好、耐泡度有所调整。[3]

收藏

散茶是可以长时间存放的。然而散茶蓬松往往很占地方。稍微挤压到就很容易造成茶叶破碎。

但是,散茶的香气清纯、质朴,淡雅通透。

以花香、陈香、竹叶香和药香为主,像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不知愁滋味,清透地像山间的一汪清泉。

资料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