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宮的淺吟低唱(馬芊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宮的淺吟低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故宮的淺吟低唱》中國當代作家馬芊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宮的淺吟低唱

京城住得久了,讓人無端地生出許多「豪氣」來。這種豪氣不是有多少錢,而是看慣了雄偉宏大的建築,油然而生的氣質。

故宮就給我這種感覺:莊嚴,恢宏,神秘

記不清去過多少次故宮了。多半是無言地遊走在故宮周邊,繞着周長三公里的護城河,看殘陽如血吞遠山,觀古樹參天掩紅牆,仰望景山最高點的萬春亭在風中凌亂(登上萬春亭就可以俯瞰故宮全貌)。

尤其金秋正盛時節,行走路過金鰲玉棟橋邊,看對面一片火紅的黃蘆林中隱隱地立了幾株衰柳,秋陽在河水裡泛着粼粼波光,這就讓人有一種恍惚: 如果這時候在紅塵中邂逅、傾心了一個人,定然是驚艷了一世的時光。

馬路北望是巍峨的景山,蒼茫中的翠綠若有若無,高處萬春亭子上帶了一抹青影,上面人影綽綽。在白雲或碧空之下,可以臨摹一幅畫了。

故宮的秋最美。別的不說,單單是故宮裡的古樹就自帶幾闋詩詞。

延禧宮兩株金燦燦的銀杏便是一景。

一株在側殿的東窗下,一株在院子西側天井內,從朱紅色的宮牆裡探出,陽光下泛着道道金光。

真是「驀看銀杏樹參天,閱盡滄桑不計年。漢柏秦松皆後輩,根蟠古佛未生前。」惹無數遊人駐足流連的它們,也無數次讓我嘆息失神。行走在這片金黃里,儘管秋風有颯颯寒意,心卻變得溫暖起來。

御花園的古松和古柏,都有着四百年以上的歷史。每一株古樹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身份號碼牌」。

它們株株古樸滄桑,卻又蒼勁翠綠,在土黃色的琉璃瓦映襯下,有種古老生命的神秘和蓬勃。站在古樹下,撫摸它們溝壑縱橫、蒼老殘缺的主幹,想象着古代帝王們從樹下走過的每一段路,陡生穿越之感。

故宮晴朗的秋晨,陽光萬丈。太陽從各個角度傾瀉下來,投射到故宮的每一寸角落,紅色的宮殿配上湛藍色長天,給肅穆的故宮增添幾分壯麗和情趣。

乾清宮大殿的「正大光明」匾,也格外明亮,炫目。明清的帝王們,曾坐在龍椅上早朝,受群臣跪拜,是何等的威儀!焉知身後的春秋代謝、榮辱若干?

上天視萬物為芻狗,不為賢人留,也不為愚人走。我撫我心,不過於這滔滔紅塵走一遍,賞一遍,嘆一遍罷了,又能留下什麼痕跡呢?一抔黃土終此身!

與秋晨相比,不知為何,我更戀故宮的夕陽。尤其,它那紫金色的光線無聲地穿過宮殿,穿過古樹,投射到神武門後護城河的水中,我感到了它的蕭瑟,它的落寞和無奈,仿佛白髮蒼蒼老人在訴說着幾百年故宮的悠悠往事。

重重宮門封存了多少雲煙,卻鎖不住悠悠人心。試想當年多少痴情的妃子,在這蕭索的深秋夜裡,徒然一次次撥亮燈花,枉然剪下院子裡的花枝,空守着寂寞永夜,數着更漏等待天明。

夕陽將下,黃昏未至,無數寒鴉便從遠處飛來,三三兩兩到最後黑壓壓一片,圍繞御花園的古樹帶着啼鳴盤旋。那聲音,讓人頓生寒涼之意。它們應該叫宮鴉吧,專門生在深宮之內,大抵是看多了歷朝歷代盛衰之事,由衷而發的感慨,亦或許在挽留故宮的深秋吧!

這種情景讓人不忍再看第二次,故而每到下午三點半鐘左右,故宮便開始清場,不知是怕驚擾到那些寒鴉還是遊人呢?

朱閣壁瓦前,飛翹檐壁下,厚厚的光陰灑在東、西六宮平仄的青磚巷道,流逝的是歲月,拾起的是傳說。

至於故宮的冬,別有一番意境,尤其再下一場雪。

故宮的雪浪漫,詩意,還帶有幾分靈動。

那紛紛揚揚的雪肆意地下着,落在古樹虯枝上,褐色的樹幹上便鑲嵌了一些白,仿若冬天的梅。

朱紅色的宮牆配上這樣詩意的樹,怎不讓人吟上一闋詞呢?

「瓊台玉管照青紅,夢斷思陵檜栢風。三十二門金鎖合,年年春到掃梧桐」。

如果大雪簌簌,少傾,故宮便籠罩在一片銀色的世界裡。這時,無論在故宮哪裡,都可擇一隅,靜聽碎玉。

雪落無聲,雪中銀白色的故宮依舊端然如佛,不喜不悲,不怒不嗔,寂靜肅穆,瞭然無塵。

「片片互玲瓏,飛揚玉漏終。乍微全滿地,漸密更無風。」有幸的是昨天又一場雪落了京城,故宮的雪又一次刷爆了朋友圈。我雖未親臨,但那種看圖片的滿足感填補了不少遺憾。

腦海里忽又想起2012年大雪時,好友的詩句「昨夜飛沓,今晨春夢白。」我續了兩句: 新葉催陳葉,舊夢不再來~

我想等我老了,便也做一個故宮志願者,秋來冬去,守在故宮,聽它的故事,看世間滄桑變幻。

都說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我是因為故宮,愛上了北京。[1]

作者簡介

馬芊芊,原名馬曉紅,生在東北,心繫江南。北京漂泊二十餘載。熱愛生活,喜歡文字。餘生向暖,文字作陪。座右銘:無欲則剛,無欲無求,生活便是美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