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乡小镇的院子(范兆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故乡小镇的院子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故乡小镇的院子》中国当代作家范兆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故乡小镇的院子

美丽的公园城市成都住了几年,今天终于回到了山东省宁阳县南驿这个古镇。我在这个离故乡村庄十里路的小镇住了四十多年,对她有着像对故乡一样的依赖。尤其是我住在一楼,有一个南北长十三米、东西宽九米的不大也不小的院子。坐在院子里的凉棚底下,欣赏着菜地、花园——我离开南驿这几年,院子一直有孩子的二姨夫、二姨管理着——对于我这个从小在农村长大、喜欢泥土味道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本来我没有条件享受这些。二00三年小镇驻地中学宁阳六中第一座家属楼拔地而起,二十八户年轻人住了进去。我那时刚刚从镇机关提前退休,两个孩子最早赶上缴费上大学的年代。女儿毕业刚刚参加工作,儿子还在读博士,我的家庭经济拮据,经常捉襟见肘,对这座新建的家属楼我甚至没有正眼看过一次。学校里和我同龄的老师们和我一样,只有借亲戚、磨邻居、东凑西凑给孩子买楼房的份儿,没有自己去住楼房的奢望。

可是机会幸运偏偏找上了我。学校新建幼儿园,需要拆掉我住的家属院的南屋。本来我住的就不宽裕,拆掉南屋就更住不开了。学校校长想办法给我调房子,总没有合适的。便动员我去住楼房,说还有一楼两个住户没有卖出去。让我去挑一户,价格是四万六。哈哈,我机关退休,爱人还在六中教书,孩子上学几乎花光了我的所有的积蓄,手里只有四千一百元存款,四万六,连个零头也凑不齐。校长说,赊给你,每年拿一万,四年交齐。我一合算,行啊,一年一万我还省得出来。我就去了家属楼看没有卖出的两户住室。没有想到,一楼竟然有南北长十三米、东西宽九米、共一百一十七平米的大院子,就冲这一点,还有缓期交款的优惠,我住进了家属楼,有了喜欢住的楼房和特别喜欢的大院子。

搬进楼房我才知道,我的院子一大片是建楼施工基地,院子里除了遍地的砖头石块,还有施工时固定吊塔用水泥浇注的钢筋混凝土硬块。我先是在阳台往南修了一条水泥路,把院子分成东西两大块。东边设计南北两小块菜地,西边分为南北三小块,北边是菜地,中间搭建一个六、七平米的凉棚,南边设计成小花园。民以食为天,先动手整理菜园,把垃圾运出去,把好土推进来。整出三块菜地,种上了各种蔬菜。然后搭建凉棚,凉棚底下用水泥硬化了地面,垒起了茶几,石凳。花园地块下面的钢筋混凝土,我费力气挖掘出几个大树穴,栽上了银杏、广玉兰、石榴、枸杞、月季、芍药、香椿等花草树木。由于管理得好这些花草树木一个劲的往上长。到了春天,我把在室内养的花儿也都放在院子里,君子兰、郁金香、紫罗兰、茉莉花、栀子、铁树和院子里的花儿草儿自由自在的随风起舞。小小的花园红的鲜红、绿的油亮、白的素雅、粉的妖艳、七彩缤纷,格外诱人。一楼邻居家陆续盖上南屋,院子都成了水泥地面。我则用方块石垒砌墙根,用不锈钢钢管焊接成栅栏墙、栅栏门,以便利于花草蔬菜的生长。

每年,我的菜地里长满了应季的新鲜蔬菜。冬天就栽植的莴苣到了来年四月就已经长得又粗又大,正月里就种上土豆,春二月就吃上了鲜嫩的韭菜。三月小白菜、小油菜就上了餐桌,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吊瓜、丝瓜梅豆先后爬上凉棚。大葱、黄瓜、茄子、豆角、芸豆、甜椒、菠菜、小茴香应有尽有。刚刚长成的黄瓜,又鲜又嫩,摘下来,用水一洗,放在嘴里,嘎嘣一咬,满嘴生香,那种清香味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黄瓜从无曾有的。西红柿则沙楞楞的甜,口感美不胜收。每当我在菜地里忙碌的时候,那种熟悉的泥土的味道扑鼻而来,心里便产生一种对土地亲切的情感。 逸欲仙。一早一晚,在花园里侍弄花草,含苞欲放的花儿对我微微含笑,我这园丁就已经心花怒放了。呵呵,花的芬芳、菜的清香,满园香气袭人,真的令人陶醉其间。劳动不仅仅光荣,还换来了满满的幸福和尽情的享受。

我不是农民,父母在老家的责任田也因为我的无暇顾及而转让给了乡亲们。只有院子里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留下了我愉快地汗水,给了我丰硕的果实和菜蔬,给了我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对大地那么钟情厚爱,对家园那么倾心依赖。美丽的公园大都市成都和温馨的家乡小庭院互相媲美,让我每天都有一种思念和爱恋。[1]

作者简介

范兆国,原山东宁阳第六中学语文教师,后在政府机关工作,现已退休。作品散见于《大众日报》《泉城文艺》《泰安日报》等报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