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拉萨鼠麹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拉萨鼠麹草

拉萨鼠麹草(学名:Gnaphalium flavescens Kitam.)是菊科鼠麹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产西藏拉萨附近。生于山坡上。

  • 中文名拉萨鼠麹草
  • 拉丁学名Gnaphalium flavescens Kitam.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亚 科管状花亚科
  • 族旋覆花族
  • 亚 族鼠麹草亚族
  • 属鼠麹草属
  • 组美苞组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上升,稍弯,高14-16厘米,基部径1-1.2毫米,丛生,基部通常木质,中部和中上部有分枝,具细沟纹,分枝密被紧贴的蛛丝状棉毛,主茎基部多少脱毛,节间长5-10毫米。基生叶近于花期萎谢,比中部叶小,线形,长10-12毫米,宽约1.5毫米;中部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18毫米,宽2-3毫

米,基部扩大而抱茎,顶端具短尖头,边缘狭反卷,上面绿色,被疏蛛丝状毛,下面被白色密棉毛,有1两面稍显著的中脉;上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15毫米,宽3-5毫米,基部极扩大,顶端钝或有极细的短刺尖,两面被白色密棉毛。头状花序多数,径4-5毫米,具梗,在茎枝顶端排列成复伞房花序,花黄色;总苞钟形,径约4-5毫米;总苞片4-5层,有光泽,干时污白色而带淡黄色,外层卵形,长2-2.5毫米,顶端略钝,基部增厚呈红褐色,背面被白色棉毛,中层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4毫米,顶端浑圆或有时具齿刻,下部增厚呈红褐色,基部略被白色棉毛,最内层倒卵状长圆形,长4.5-5毫米,中部以下极狭,顶端钝、浑圆或有时具齿刻,中部增厚呈红褐色,背面无毛或近无毛;花托微凸,无毛。外围的雌花多数,花冠丝状,长2.5-3毫米,上部扩大,檐部通常4齿裂,有时3或5裂,裂片不整齐,顶端被棒状毛,花柱分枝略扁,顶端钝,盘花冠檐5齿裂。瘦果长圆形或略带椭圆形,长约1毫米,被乳头状突起。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长约3.5毫米。花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藏拉萨附近。模式标本采自西藏拉萨。

该种争议

本种总苞片干时污白而带有淡黄色,略似香青属 Anaphalis, 但头状花序全部小花均能结实。边花较纤细,花冠顶端通常不整齐4齿裂,有时3齿裂或5齿裂者(盘花花冠5齿裂)。仅存的锺补求(1952年11月10日采自西藏拉萨北山)的5592号标本可能是雌株。无疑,该标本属于 Kitamura 的 Gnaphalis flavescens。新种记载未指明盘花是否为两性花,有待今后研究。

下级分类

宽叶鼠麹草Gnaphalium adnatum (Wall. ex DC. ) Kitam.

鼠麹草Gnaphalium affine D. Don

金头鼠麹草Gnaphalium chrysocephalum Franch.

拉萨鼠麹草Gnaphalium flavescens Kitam.

秋鼠麹草Gnaphalium hypoleucum DC.

同白秋鼠麹草Gnaphalium hypoleucum DC. var. amoyense (Hance) Hand.-Mazz.

亮褐秋鼠麹草Gnaphalium hypoleucum DC. var. brunneonitens Hand.-Mazz.

秋鼠麹草(原变种)Gnaphalium hypoleucum DC. var. hypoleucum

丝棉草Gnaphalium luteoalbum L.

鼠麹组Sect. Gnaphalium

贝加尔鼠麹草Gnaphalium baicalense Kirp.

星芒鼠麹草Gnaphalium involucratum G. Forst.

星芒鼠麹草(原变种)Gnaphalium involucratum G. Forst. var. involucratum

分枝星芒鼠麹草Gnaphalium involucratum G. Forst. var. ramosum DC.

单茎星芒鼠麹草Gnaphalium involucratum G. Forst. var. simplex DC.

细叶鼠麹草Gnaphalium japonicum Thunb.

天山鼠麹草Gnaphalium kasachstanicum Kirp.

东北鼠麹草Gnaphalium mandshuricum Kirp.

垫头鼠麹草Gnaphalium pulvinatum Delile

湿生鼠麹草Gnaphalium tranzschelii Kirp.

离缨组Sect. omalotheca (Cass.) Endl.

矮鼠麹草Gnaphalium stewartii C. B. Clarke ex Hook.f.

平卧鼠麹草Gnaphalium supinum L.[

合缨组Sect. Synchaeta (Kirp.) Wagenitz

南川鼠麹草Gnaphalium nanchuanense Ling & Tseng

挪威鼠麹草Gnaphalium norvegicum Gunnerus

匙叶鼠麹草Gnaphalium pensylvanicum Willd.

多茎鼠麹草Gnaphalium polycaulon Pers.

林地鼠麹草Gnaphalium sylvaticum L.

调理和药用

鼠麹草性平,味微甘,入肺经。

具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的功效。 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蚕豆病,风湿腰腿痛等病症;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1]

种植条件

日照环境 : 半日照到全日照皆可。

供水排水 : 自行成长不需特别供水。

土壤介质 : 一般壤土即可。

肥料供应 : 可自行吸收土壤中养分。

繁殖方法 : 可自然形成自播现象。

病虫害防治: 植株强壮,病虫害不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