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抹茶」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974 茶藝;茶道 using HotCat
行 4: 行 4:
 
==历史==
 
==历史==
  
 抹茶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早在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斗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现今的乌龙茶道还早了几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来,却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中国抹茶道遂告失传,形成历史断代。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当年的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
 抹茶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早在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斗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 点心]] ,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现今的乌龙茶道还早了几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来,却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中国抹茶道遂告失传,形成历史断代。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当年的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制作==
 
==制作==

於 2020年2月19日 (三) 06:32 的修訂

抹茶(日語:抹茶)是一種除去水分後的粉末狀茶品,通常為沖泡熱水後飲用,也常用於製作糕點甜點製品。

歷史

抹茶源於中國,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早在唐朝年間,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到了宋朝更發展為茶宴,當時最為有名的評茶專家、大文豪蔡襄在《茶錄》中評述鬥茶方法:把團茶擊成小塊,再碾成細末,篩出茶末,取兩錢末放入燙好的茶盞,注入沸水,泛起湯花品嘗色、香、味,佳者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說,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心,謂之點茶。這裡所指的抹茶沖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比現今的烏龍茶道還早了幾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來,卻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葉,沖泡喝湯,棄置茶渣。中國抹茶道遂告失傳,形成歷史斷代。目前在世界上頗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過當年的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後帶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繼承和發揚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製作

抹茶的原料是一種沒有經過揉捻的小茶片,在日本,由於多年的改良,綠茶已經很少有苦澀的味道了,而經過覆蓋蒸青的綠茶几乎沒有苦澀味。在綠茶採摘前的20至30天,在綠茶上用毛竹,鐵絲搭起棚架,然後蓋上稻草帘子,四周也用草帘子遮擋得不透陽光,遮光率達到98%以上,這樣栽培的綠茶更加不苦,更加翠綠。採摘來的生葉當天蒸青(用蒸氣殺青),然後不經過揉捻,直接進入烘焙爐烘乾,這樣的大片干茶葉稱為「荒茶」。然後荒茶進入冷庫,在攝氏零下的溫度做保存,以提高葡萄糖成分,更加甘甜。

荒茶在使用前從冷庫中取出,恢復到常溫後進行加工,經過切割,篩選等多道工序後,成為0.3厘米見方的小塊,成為碾茶。碾茶用天然的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稱作抹茶。茶磨是傳統用於粉碎茶葉的設備,雖然現代也有用氣流粉碎機或球磨機粉碎的,細度均達不到石磨的細度。並且,石磨奇特的溫度是抹茶的最後一道提香工序,經過石磨碾磨的抹茶,帶有海苔和粽葉的香味。用其他方法粉碎的粉末狀綠茶,被稱為綠茶粉,或者粉末綠茶。由於細度、香氣、顏色的不同,其價格和用途也完全不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