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纪念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抗战胜利纪念堂,曾称人民胜利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地处昆明市中心地带,南临光华街,北靠人民中路,两侧为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12亩。
原址为清云贵总督衙门,辛亥革命后改作省立师范学校,后又改为云瑞中学。1945年7月7日,云南省临时参议会建议昆明市政府兴建“志公堂”,随后改称“中山纪念堂”,1946年1月建成后定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堂”,交云南省参议会使用。1950年改称“人民胜利堂”。1979年由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管理使用,成为云南省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1983年3月成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18日起成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批准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堂”。
抗战胜利纪念堂为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主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是纪念堂,南部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正中会堂平面呈战机造型,与南门外跨光华街的云瑞公园和云瑞东、西路两侧的环形建筑平面(俗称酒杯楼、火车头、胜利酒杯),组合形成以庆功酒杯“金樽美酒花环”的造型,寓意着抗日战争时期以“驼峰航线”为代表的战略空运的辉煌业绩,并预示了战后民族的振兴与腾飞[1]。南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95年2月24日落成。碑高27米,方形,基座二层,在基座地下空间内设有云南人民英雄纪念室,碑身底部四壁嵌有反映云南人民斗争历史的浮雕。
建设历史
抗战胜利纪念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心,现昆明人称之为“胜利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胜利堂建在原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抗战胜利纪念堂的建筑形式除观众厅为弧形山墙外,采用传统的歇山顶筒板瓦屋顶,清式斗拱,彩画架枋,白石勾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胜利堂的周围布局也作了改造,鸟瞰整体呈一高脚酒杯形状,气势壮观而恢宏,胜利堂两侧的弧形道路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即为杯壁,北边的云瑞北路为杯口。清代云贵总督署的照壁所在地建成椭圆形的云瑞公园做为底座。胜利堂的整体建筑艺术可谓昆明近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1950年12月,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胜利堂的广场中央埋下了“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石,1995年2月24日建成。碑体通高27米,方形,基座为2层,并利用了基座下的空间内设云南人民英雄纪念展览厅,碑身底座四壁镶有反映云南人民斗争历史浮雕。其中,正面题为“欢庆解放”,画面表现了云南人民革命武装与人民解放军野战兵团胜利会师,解放云南,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入城式,昆明人民迎军的盛大场面,东面题为:“护国军誓师出征”,画面表现了护国军将领在云南各族人民的欢呼声中,气宇轩昂义无反顾地在昆明誓师出征的壮烈场面;西面题为:“禹王山阻击战”,画面表现了滇军战士在台儿庄战役中于禹王山阻击日寇,与日寇顽强战斗,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战斗场面;北面题为:“一二一运动中昆明爱国师生游行”,画面表现了昆明爱国师生反蒋独裁、反内战争民主而举行的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流血牺牲的感人场面。纪念碑庄严肃穆,表达了云南人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视频
抗战胜利纪念堂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抗战胜利纪念堂修葺一新再展容颜,新浪, 2008-01-09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通知,文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