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把日子攥干(高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把日子攥干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把日子攥干》中国当代作家高勤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把日子攥干

找到一处根据地,是个公众号。入伙时间不算长,但待得甚觉滋润,就像遇到一个同频的人,生活减去些乏味,变得可爱起来。

当然,它从天南地北网罗到的都是些“文学爱好者”。这年月,还把毫无前景可言的文学当成一好的,无异于前清年遗老遗少,带着土腥味儿。和那些以此谋生——谋金生,制造阅读快感的码字工不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热潮中冲浪而来的人,要么天性幼稚,要么视文学为圣地,挤占了俗生空间,由内而外呈现渐趋天真烂漫。不能说就此会纯净这恶浊的世界,但至少对日渐恶化的生存环境能少些污染。英国文学评论家利维斯曾讲:“文学是一个文明人的首要特征。”且不说文学有无教人文明的功能或特质,单就个人而言,坚持自己的精神领地不失守,将是一生最大的慰藉

那晚,公号推出文友一篇散文——《放过我》,写她身陷抑郁泥沼无法自拔的经历,悲情到绝望。和这个文友没见过面,甚至没注意她是哪里人,互加了微信,私聊的时候并不多。知道她写诗,写得空灵、隽永,也不失哲思,让人过目难忘。她也写散文和小说,在群里相对活跃,对自己的作品毫不护短,对别人的文章认真品评,态度诚恳又能切中要害。给我的感觉,她就像一只充足气的皮球,活得“嘭嘭”带劲,没想到她是个与抑郁症搏斗了五六年,几近败下阵来的人。

心情陷入怅然。公号主编突然跟发一条消息,宣布此文因故删除,再也打不开。就像猜谜,一门心思寻找谜底,却弄丢了谜面,一时回不过神儿来。这种事在公众号里没有过,究竟发生了什么?二三百人的群,大家一致选择了缄口不言。 心里愈发堵得慌。

这个夏天雨多,老天爷整日愁眉苦脸。瞭望一下手机里的天气预报,本想预支点儿阳光,结果很遗憾。有朋友将截图发到圈里,打个咳声说:这雨是要包月啊。

阴雨连天,日子一股霉味儿,嘹亮的声在湿漉漉的夏夜游荡,找不到归路。雨点儿扑到窗上,然后滑落,鬼魅的影子带着几分阴郁。

突然恨恨地想:如果有一把子力气,我会把这湿透的日子抓过来,拧干!那么,如果我是个正常的男人,会不会找个文学青年做老婆?不——决不!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你说做饭,她要写诗,你想上床,她说去看月亮……我过的是日子,她要的是精神,如此牛蹄子两拌(瓣)着,不踩成烂泥才怪。

其实,这恨因文友而起,还没写出像样的东西,先把自己整了个五迷三道,所为何来?时常有人叩问:世上没用的事占80%以上,有用的不足20%,你愿意做什么?知道自己回答不了这样的终极问题,我只是替文友不平,对她的健康状况深感忧虑。

斟酌再三,第二天上午想跟她聊聊。没敢用“怎么样”“还好吧”这样的问式开头儿,怕她敏感,发了个笑脸儿,然后问“忙呢?”。

没有回音。接下来浮皮潦草地干着家务,心思全放在手机上,一有响动赶紧打开。不是!又不是!手机有个毛病,有时收到消息不吱声,淘气崽似的。怕它故伎重演,不时划拉开,打探虚实。

直到下午,准确地说是将近傍晚,我准备放下此事做饭去了,桌上手机突然格外响亮地“吱”一声,吓我一跳。紧跟着“吱吱吱”连叫起来,蛮急的样子。

文友的语音消息。打开,是她的哭声。

“姐,我成废物了……”

“我做不成我了……”

“我努力过,我实在坚持不住了!”

……

不知说啥好。那一小片一小片由两根长短弯线加一个黑点儿组成的语音标识,像一根根钻头扎在我心上。平静了平静,我点开语音通话。

“放松点儿,你的症状我也有,可能别人也有,信意儿都吃药,药厂美了。”

“姐,别骗我,你以为拉别人陪绑我就好受吗?”

“真的,锁上门我也回来检查至少三次;家里有点儿响动我也一激灵;一盆洗菜水浇花儿还是倒掉,我也犹豫半天,最后怎么着都后悔……”

“你吃不下、睡不着了吗?”

“……倒没有,写不下去就嚼零食,写得不多,吃得不少,睡觉快赶上树懒了。你是不是……太累了?累了就甭写,那劳什子太伤神,如果活着不开心……”

“还不如不活!”

文友硬生生接上这半截话,时间停摆,我们之间出现大片空白,空得心里“扑通、扑通”发慌。

文友被一只魔爪摁在地上,动弹不得。我亦被拉扯其间,恍恍惚惚,陪着她哭一阵儿聊一阵儿,忘了做饭,也忘了吃饭这件事儿。病魔像阴暗的百慕大三角,我们是一叶偏航的小舟,在它身边打着漩儿。那会儿,文友在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候诊大厅里,整个世界黑塌塌的。

不知咋回事,现在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从去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相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看,全球约有3.5亿名患者,而接受有效治疗的不足一半,中国有患者近亿。作为一种常见病,低头抬头间就能撞到它那张狰狞的脸。

周边当然不乏抑郁的人,有同事、熟人、亲戚,也有朋友。一位老领导,患病十几年,严重时投井、割腕、吞药……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一次次被硬拉回来,又一次次为下一个奔逃积攒力气,生命简直成了一块错贴的狗皮膏药,他除了急于将其甩脱,好像再无其他兴致。病情和缓时,你看到的分明是一个和善、谦谨的老人。每次遇到,我们都会站下来说说话儿。他订有报纸,但凡上边有我的文字,他都悉心看过,拿出意见,我这份业余爱好从身边得到的最大支持和温暖,恰是来自这位老领导的鼓励。

[1]

作者简介

高勤,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