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扳指 |
扳指是一种射箭工具,戴于拇指,正下方有一个槽,用来扣住弓弦以便拉箭,作用是防止放箭时,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因功能类似扳机,故又称为"机"。
扳指还被称为"韘",据《说文·韦部》载:"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明确阐述了扳指的功能以及用法。
现发现的最早具有扳指功能和外形的用品出土于妇好墓。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扳指
别名; 机
发源时期; 商代
出处 《说文·韦部》
作用; 防止放箭时,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
佩戴位置; 拇指
目录
1工具介绍
2历史
3清代扳指
4用法详解
5争议
6扳指写法
7消亡首饰
工具介绍
扳指的前身叫做韘(音射) 《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
扳指:
1)韘shè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五】【韦部】韘
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从韦枼声。《诗》曰:"童子佩韘。"弽,韘或从弓。失涉切
2)摧决cuī jué
扣断扳指。决,骨制品。射者用以钩弦之器,即扳指。喻勇猛。 汉 陈琳 《武军赋》:"当锋摧决,贯遐洞坚。" 南朝 宋 袁淑 《御虏议》:"重币甘辞,招摧决之将。
3)抉jué
扳指 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
4)射决shè jué
即佩韘。俗称扳指或搬指。《说文·韦部》:"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
历史
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韘初见于商代(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春秋、战国(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
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在我国,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国外则突厥-土耳其、韩国至今仍在使用。期间,各种式样的扳指都有存在。 、 蒙古与清朝,则主要使用桶形扳指。传统的汉族扳指儿与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儿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
据考证,桶形扳指主要出土于14世纪以后,目前发现出土最早的桶型扳指为战国时期,型制和清代的桶型扳指极为相似,现存于晋城博物馆。
17世纪以后,满族将扳指发展为首饰。
清代扳指
别称
清代,扳指称"班指" 或"搬指"。
满文:
穆麟德转写:"fergetun"
战争用扳指多为驼鹿角或角盘骨制作,驼鹿又名"犴大罕",
满文:
穆麟德转写:kandahan
《黑龙江外纪》驼鹿……角长大,色如象牙,以制射,盛暑无秽气,然黑章环绕,匀而不晕者,截数角不得其一,值数万钱。
至清军入关前,满族人通用鹿骨扳指儿,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者为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