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打夯、搓绳、割草拾柴(尹燕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打夯、搓绳、割草拾柴》中国当代作家尹燕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打夯、搓绳、割草拾柴

1、打夯

在过去火红的年代里,出工程多,集体生产大呼隆多,修水库、挡大坝、修筑土路都需要打夯,也叫打硪,是用一块大石头打的一种上窄下宽的圆锥体的锤地砸实的工具,高约八十公分至一米,长直径四十至五十公分,下头直径约八十公分许,下有箍痕,套有铁圈,各拴六个铁环不等,铁环上拴上绳子,由人拽住使劲拉动,上头在石夯顶上凿一石洞,按上一个滑溜枣木或槐木、榆木棍子,由一个男或女青年劳力掌夯,喊着号子:

同志们哪个使把劲啦!

下面使劲拉绳,应声喊道:

哪咳哟咳依哟咳!掌夯的又喊:

穆桂英哪哈花木兰哪!

下边众应:齐心协力当英雄咳!

掌夯的词汇丰富,反映敏捷,张嘴就来:

社会主义大建设呀,

我们社员齐努力呀,

吃大苦呀耐大力呀,

愚公移山咱发扬呀,

生产面貌大改观呀!

哪咳哟喝依哟哈!

这号子,是冲天干劲的号子,地动山摇,石夯举过头顶,掌夯人左右手轮换,玩出花来,干出效率来,男女村民齐声欢笑,摘星星攀月亮,敢教日月换新天。万浦庄南边水库西边至今还有联云:三面红旗无价宝,驯服洪水灌良田!

大石夯把地基砸石了,地基稳了,上边盖屋砌墙就结实了。怎么说:地基不牢,地动山摇。

个体大包干了,户家也有用夯砸实地基的。不过现在用上了机械化,砸地基用吊车吊高八九米,“咣当”一下子脱钩砸下来,可更结实喽哩!如今大石夯倒成文物啦,我们忘不了打夯的岁月哩!

2、搓绳子

农村不少用绳子的行当,离不了,买又忒贵,那么只有自己动手,才丰衣足食里,哪,绳子原料从何而来,那就得种苘,在低洼处种才行,种苘有忌讳,长高了不能在里边大便解手,若有屎便,就招屎克螂,这个东西一爬上苘杆子就要烂皮。

把苘收割了,打成捆,用石头压沉在大死水坑里,等到几天闻到臭味,水上泛白绿沫子,沤苘就可以提上来,除去青絮皮,扒下白苘皮便可晾干。就可以搓绳子了,一人递苘麻坯子,一个人便可以用双手往上搓动使劲,搓不动了便可咬在嘴里再搓另一股,两股合一股,拧成一股,绳子就成了。有的把另一头拴树扠上,也有两人合搓一根绳的,要不人家怎么说“全家拧成一股绳”啦!

再粗的绳子就要四股合一根绳子了,需要用绞盘搓蝇子了。庄户人绳子的用途很广,拉绳、牛缰绳、拴车绳、撇绳等,撇绳是耕地耩地使唤牛的一种不粗不细的绳子,绳子左撇牛向左,右撒向右去。

除了搓绳孒外,还可缚绑条帚和炊帚,用来编苇箔和秫秸箔搭屋顶。

下雨阴天,趁天湿润,大姑娘小媳妇就坐在街上光滑的捶布石上或者石磙子上、板凳子马扎上搓麻线,麻可贵了,麻线只能用作纳鞋底,舍不得做它用。妇女们裸出白嫩的腿,用左手拿麻,右手在腿上搓动,一边说一边搓,笑声脆响,树上的绿叶都颤动起来。那边间有“嗤嗤啦啦”纳鞋底儿声,好妙!

3、割草拾柴

夏秋季节,庄户人就要注意多勤劳一些,生就下力出力的命,不辛劳吃么哩?嗯,不是说“夏秋锅锅腰,就胜冬天转十遭”么?所以大人孩子就要上山下乡下河下沟割草拾柴,家家喂着张嘴货,牛马驴骡猪羊的,吃着一大项,烧也成了大事情。谁家院中门前场间没个柴火垛?只有瓮里有粮,甏里有面,家中有柴禾垛,才是个过事哩!

有个说媳妇的家中没粮,借粮后也有下面装上糠,充有粮的,指着别人的柴垛说是自家的,孬好也把媳妇哄家来了。尤其到秋后,庄稼收割了,苇子归垛了,大人孩子快去打麦碴,用手薅麦根,手都划出血口子,上苇河里用小镢子砍苇楂子,上山用竹筢子搂柴火,柴垛高了,草饲料堆长了,庄户人笑了,有些苦涩味。树叶落了,去串杨叶当柴烧,曰子犹如过大山。

当今到处树叶遍地,草没腰膝,没人屑顾了,还怕失火招灾哩!

过去的乡村符号走了,有些想,远去了也好吧。

2020.6.22日晚[1]

作者简介

尹燕忠,男,中共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