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 – 唐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睢不辱使命

来自网络的图片

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 – 唐雎年轻时读《唐睢不辱使命》对秦王和唐睢对话很感兴趣。强大的秦灭魏国后,秦王派人对魏一个弱小附属国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面对强秦,安陵君知道秦王之意,这哪是交换啊,明明是想强夺啊,好在安陵君会回话,说了不敢交换的理由:“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听后当然不高兴了。秦王不高兴,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唐雎是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故有《唐睢不辱使命》的精彩对话:[1]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面对秦王凌弱恃强冠冕堂皇的话,唐雎从容不迫的回答:"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我未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很冷静:"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两人的对话让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唐睢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

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技。秦惠王曾派张仪入楚,把商于之地六百里许给楚怀王,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的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些事据唐雎出使,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而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但安陵君和唐雎选择与虎狼之秦作争锋相对的坚决斗争。

唐雎:忠君爱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从容镇定,临危不惧,有胆有识,善于激变,大义凛然,机智勇敢,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秦王对唐雎已经是暴怒的时候,唐雎毫不畏惧,反而和秦王顶撞起来。最后,还以死相逼,无奈秦王只得答应的唐雎。可见唐雎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用以勇对暴的形势让秦王只好放弃了易地。唐雎还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秦王跟唐雎说理的时候,唐雎也以理对理,可见唐雎也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

唐雎面对秦王的责难他不卑不亢地阐明了安陵君不易地的原因是要“受地于先王而终守之”,突出了他的从容镇定。秦王威胁他“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时他从容辩道“尝闻布衣之怒乎”突出了他的能言善辩。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挺剑而起”不惜威胁秦王的生命,体现了他爱国忠君的本质,同时又突出了他敢于斗争,凛然正气的珍贵品格。这种凛然正气,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称道和发扬。[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