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的世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的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体裁独特,内容包罗万象,从1900年到1999年,每年一个故事,作者让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视角叙述100年来有关德国以及德国同世界各国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既有独立成篇的,又有互相牵连的;全书穿越不同时空,使现实和历史互相交织。如1900年德国皇帝派兵出征中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弗兰登战役;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6年柏林奥运会;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4年德军溃退;1970年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墓前下跪;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海湾战争;1997年克隆羊多利诞生等,它们气势磅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世纪的德国全景图。

本书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是,作者亲自为这些文字创作了相应的绘画作品,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这也让读者从画家这个不同身份见识到作家君特•格拉斯的丰富性。

作者简介

君特•格拉斯(1927—2015),德国著名作家。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说,1959年问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使他获得世界声誉。与《猫与鼠》(1961)、《非常岁月》(1963,亦译《狗年月》),合称为《但泽三部曲》,成为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画卷。此外还有《鲽鱼》(1977)、《母老鼠》(1986)、《蜗牛日记》(1972)等作品。1999年他成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原文摘录

为文化彻底地打开一条道路。 漫长的海上旅行(抵达天津时迟到) 来自沙漠的风经常卷起一团团黄色的尘雾。

书评

更新了我阅读经验的一本书。粗略写写乱七八糟的想法。

1. 无法持续阅读。我天真地以为我没有阅读盲区(至少在风格的意义上),或者说阅读偏好至少没有强烈到坚决读不进去某一类型的书。但这本书真的更新了我对自己的理解。大概也不应该归咎于它对社会生活史的侧重,至少Naturalismus在我这都没有被拒斥...或许还是文学的Politisierung而且是抽离感情的纯Politisierung令我无法忍受。

2. 由此,我还是追随王尔德格奥尔格一众人。宁愿要Entleerung der Kunst也不能忍受Belastung。但这种论断听起来着实也很令人迷惑,还是得找点理论和现实的锚定。大体方向或许无甚偏差。

3. 格拉斯很厉害(蟹行和铁皮鼓我都没话说);他自己画的插画很厉害;想把德国20世纪社会史以此种方式全貌性地展现出来的想法也很厉害,但这书的的确确无法带来阅读快感。Allgemein上说就是太难。德国的20世纪本来就那么跌宕起伏了,还有这么多allusion是要人怎么读啊...格拉斯自己说德国人自己都不一定看得懂,我们这些处于德国传统之外的人更别提了。我数次在“看注”和“尝试不看注”之间挣扎,最后觉得都不行,是真的没办法读。

4. 诺贝尔奖可能就是喜欢这种作品。我猜想比起《铁皮鼓》他们应该更喜欢《我的世纪》。(德国人更为深刻的自我剖析?)

5. 然后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果格拉斯创作这部作品时有考虑读者的话,那么就是他的野心太大而选择了错误的文本结构。一百个故事每个故事三页不到,更何况主题是社会和历史,对读者实不友好。一个对德国历史一无所知的读者在1910年之前就会果断放弃阅读,一个对德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或许可以选择跳读(直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段落),一个熟谙德国历史的读者或许可以坚持从头读到尾,但鉴于格拉斯原著也没有脚注,我十分怀疑这些人是否也能够把每个故事中的每个代词、外号、玩笑和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而这些事件往往都没有得到正面描写甚至名字都不出现)都搞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6. 只能说,格拉斯写这本书大概率根本没有考虑读者。他只是为了记录和讲述并进行自己的历史书写。(打扰了,但这确实很世纪良知,那这书的存在本身可能就应该被载入史册吧...)

7. 而我阅读过程中最不适的点在于:这部作品游离在虚构与非虚构的暧昧地带。依照序中格拉斯的说法,每一个故事都基于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细节都可以得到支撑,而历史人物的表达即使不是原话也是出自他们自己的作品。同时,叙述的顺序考虑到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某个事件可能被提前或推后甚至分成好几个阶段在不同的年份里得到叙述。对此我只能说,这完全是格拉斯“重构”的20世纪德国“宇宙”,但脚注中对各种真实历史人物生平的介绍又无时无刻不再提醒你这就是发生过的历史。然而这确实是假历史。自从《窃听风暴》之后,被构建和想象出的历史书写成为了我“阅读”意识中最敏感的几个点之一,尤其是这部书还充溢着政治、历史、意识形态等等问题...

8. 与此相关的是叙事结构的问题。在每一个年份对应的故事中,此年份不是故事的叙述时间而是被叙述时间,当然从叙事理论上讲这可以带来Abstand,叙事结构的维度得到扩充,而且回溯式的叙述者比体验式叙述者要更“现代”。只是我真的没有get到这本书如此安排的意义。这从新的意义上指明:这里的历史不是真的历史而是被构建的历史,毕竟如果各个故事的主人公如果都是在“回忆”而非“经历”历史,那所谓的“历史”又变成了什么呢?历史只是我们愿意回忆起的东西罢了。对我来说,整本书的“虚假感”又被抬升到新的数量级了。

9. 最后是情节:我真的无法忍受将个体生命和历史叙事强行联系起来的操作。我明白格拉斯的所有安排都应该是为了两者关系的自然呈现(真的对不起)但我只读出了浓浓的塑料人工感...真正有裹挟感的只有二战和纳粹的段落,而其他年代里,除了专注描述个体本己的日常生活之外(展现这一面有很大意义),就是小生活与大历史的交错。这些交错中,小人物“偶然”听到或读到大事件,态度往往暧昧或倾向于漠不关心,历史全然沦为背景。我的观感是:二者共在却没有发生有机互动,充其量最多是“机械团结”。丝毫不感动、不震撼。回想上学期的《呼吸秋千》,我猜想还是因为“故事”的要素没有得到充分铺展。于是每个片段都像是被粗暴地截取出来拼贴在一起,半强迫式地烘托宏大架构中的“命运”主题。

10. 但想要服务于格拉斯展现历史社会全貌的创作,“讲故事”是最好的呈现方法吗?或许也不是,但至少目前呈现的表达方法并不理想。

11. 最后,作品本心仍然是好的。“按时间顺序伴随二十世纪的注释,并且对使人愚昧的狂热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洞察力”,很中肯,这里面有许许多多对战后德国社会思想的展现,对文学而言太重要了。而我本人则是被全书的第一句直接击中:

Ich, ausgetauscht gegen mich, bin Jahr für Jahr dabeigewesen. 蔡鸿君先生的翻译是:

我,替换了我的人,每一年都要出现。

这个译法的命运感或许还不大够,但原文足以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Auf das vergangene Jahrhundert.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