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我去拘留所看罷五叔二十多天後的一個早晨,五叔突然來到了我的家裡。他神色有些沮喪,但因為從拘留所放出來又有些高興。她的身體和精力明顯地衰弱了,甚至顯出某種老態;多時沒刮剃的胡茬亂蓬蓬地在皺紋臉圍了一大圈。
作者簡介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作家,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路遙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台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1976年8月,路遙從延安大學畢業後, 被分配到陝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刊物《延河》做編輯工作。 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內容預覽
我和五叔,實際相遇不止六次。 五叔姓張,名志高,是我姑夫的弟弟,算個剛能沾點邊的親戚。姑夫家的村子離我們村十幾里路,同在大馬河川。川里一條簡易公路從縣城一直通到川掌。我們村和姑夫家的村子都在公路邊。小時候,我常跟媽媽到姑夫家走親戚。不過,那時可沒有公路,我們是沿着大馬河邊那條凹凸不平的石頭小路去張家堡的。那時,我就認識了張志高。他在姑夫的弟兄們中間排行第五,我就叫他五叔。當時,我記得五叔常穿一身破破爛爛的黃軍裝,腰裡束一根舊皮帶,皮帶的斷裂處用麻繩綴着,他個子高大,雖然年輕,串臉胡已經初具規模。那時鄉里人大都是光頭,為了涼快和省得梳洗,一般不留髮。但五叔卻別具一格,像城裡人那樣留着分頭,不過平時都被塵土銹得像骯髒的氈片一樣;只是趕集上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