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为钢琴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为钢琴狂》(Pianomania),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德国奥地利合作的电影纪录片,其导演是莉莉安·弗兰克和罗伯特·西比斯。电影从史坦威钢琴公司的调音师兼音乐会技师史蒂芬·柯尼普弗(Stefan Knüpfer) 的角度展开,讲述了他在与钢琴家郎朗、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以及皮埃尔-洛朗·艾马尔的合作中对钢琴完美音质的追求。

影片内容

整部电影主要围绕着钢琴家皮埃尔-洛朗·艾马尔和调音师史蒂芬·柯尼普弗合作展开。他们准备对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赋格艺术》钢琴曲进行录音。钢琴家皮埃尔-洛朗·艾马尔将会用109号三角钢琴来演奏这首巴赫的曲子。故事就发生在录音开始的前一年。

调音师史蒂芬·柯尼普弗在大学里研究的是巴赫时期传统键盘乐器的调音。调音时他通常使用毛毡做成的消音器以及玻璃制的声音反射板。就在调音工作进行时,他们突然得到一个坏消息,109号三角钢琴将会在几个月后被卖到澳大利亚。然而这并不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唯一阻碍。柯尼普弗和艾马尔定期碰面进行准备,但离钢琴家所渴望的音乐会上的掌声和鲜花还十分遥远。

作为情节的复线还有其他几位音乐家也参与了电影拍摄,比如中国钢琴家郎朗。电影中,他作为维也纳大厅的演奏嘉宾,在一个午后睡眼惺忪地身着牛仔裤和彩色体操鞋出现。时差还没倒过来,他就必须选一架钢琴进行试奏。因为紧凑的日程安排使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排练,他几乎是害羞地提出要一个重一点的琴凳,好让他能够稳当地激情演奏,不在上面滑来滑去。在音乐会上,凳子很稳,他穿着黑西装,发型狂野,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又比如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在2007年的奥地利格拉费内格音乐节(Grafenegg Festival)举办他的音乐会。在柯尼普弗为他准备三角钢琴时,钢琴家给出了幽默的指示。

此外,电影中还短暂出现了钢琴家提尔·费尔尼(Till Fellner)和尤利斯·德拉克(Julius Drake)以及男高音歌唱家兰·波斯特里奇(Ian Bostridge)[1]

评价和反响

《我为钢琴狂》2009年在洛加诺电影节进行了首映并获得了正面的反响[2]。德国电影媒体评定委员会(Deutsche Film- und Medienbewertung)将这部电影纪录片评为“十分有价值”和“优秀的后期制作以及幕后工作吸引观众把电影看到最后一分钟”。电影在国外也被评为扣人心弦,详见英国金融时报或者美国纽约时报。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这部电影令美国的影评人深受感动。据烂番茄网站(Rotten Tomatoes)2015年2月的统计,影片获得了大约80%的正面评价。

视频

我为钢琴狂 相关视频

德国电影【我为钢琴狂】Langlang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