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是一种罕见的眼球运动障碍疾病,为慢性、进行性、双侧性病变,以上睑下垂开始,逐渐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最终眼球固定不动。致病原因有外伤、毒素、退行性变、遗传性疾患及肿物等。

症状

1.上睑下垂

为初发症状,多为两侧对称,少数也可不对称,或无上睑下垂,或仅单侧上睑下垂。

2.受累肌肉

约1/4病例面肌受累,10%病例累及四肢肌肉和咽部肌肉

3.试验性治疗

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受限均无改善。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是以进行性上睑下垂与眼球运动受限为特征,其病变部位可能在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末梢神经及脑神经核,其原因有外伤,毒素,退行性变,传染因子,遗传性疾患及肿物等。

(二)发病机制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有4种学说:

1.肌营养不良学说 Fuchs首先提出本病是肌营养不良的一种,此后,Silex,Sandier,SamualGartner与Edwin Billet,Kiloh及Nevin均报道了本病的眼外肌病理组织所见,发现眼肌纤维肿胀并有脂肪性退行性变,横纹消失,纤维组织增生,它与神经源性肌肉萎缩不同,后者肌肉纤维虽有皱缩,但仍保持其原有性质,横纹不消失,因此肌源性学说近20余年来已为更多的学者所承认。

2.神经核变性学说 Mobius和Saenger报道23例,认为本病系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变性所致,属于核性麻痹(nuclear palsy),Langden与CadwMader最早获得尸体解剖病例,发现动眼,滑车,外展3种神经核的神经细胞数均有减少以及细胞大小不等,Ledlowski也病理检查1例,发现动眼,滑车,展神经核的细胞数减少,细胞外形皱缩,有的细胞核移向四周,尼氏小体粉碎,Perlia核和Edjnger-Westphal核正常,中脑内外的神经纤维亦正常,因此主张为神经源性疾患,以后一直受神经源性学说支配。

3.神经-肌肉变性学说 最近发现本病可合并小脑,脑神经症状,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可继发于脑神经核的变性,以后出现眼外肌纤维的萎缩变性,因此临床上又有眼肌麻痹附加病(ophthalmoplegia plus),Kearns-sayre综合征及“眼头颅躯体神经肌肉病伴有参差不齐红色纤维”的命名或分类。

4.代谢缺陷学说 目前认为本病是由于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先天性缺陷所引起,但对发生代谢障碍的具体环节尚未确定,最近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病变肌纤维内有过量钙的堆积,认为钙代谢异常是发病过程的关键环节,在病程早期,病变肌细胞尚未出现明确的形态学改变之前,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即有缺陷,导致肌酶细胞外溢,一定时间后,肌细胞即破坏,肌纤维粗细显著不等,病变纤维不规则地散布于正常肌纤维之间,横纹消失,有空泡形成,玻璃样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肌肉弹性及收缩力降低,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并发症 病变累及面肌及咽肌等情况下可出现吞咽及言语障碍。[1]

检查

1.血清检查

在眼肌型眼病及眼咽肌病病人中血清CPK(肌酸磷酸激酶)可增加。

2.病理检查

可取四肢肌肉进行病理检查,如行眼肌手术可取眼外肌,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肌纤维大小不等、间质增大,肌肉内有残存神经纤维,电子显微镜检查肌纤维内有异常线粒体聚集。

3.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的表现与眼球运动受限不相对应,即令其向受累眼外肌作用方向运动时,有与眼球运动受限成比例的强放电现象,眼球运动受限越大,放电越强。

4.强迫转动试验

用固定镊于角膜缘固定眼球,将眼球向左、右及上、下牵拉,眼外肌伸展性丧失,有明显抵抗,转动较差。

诊断

本病因其发病缓慢,病程长,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其发病情况和病程非常重要,再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EMG(肌电图)检查和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的反应不难确诊。

治疗

本病为进行性疾患,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全身治疗应注意维护及增进患者的营养状况,饮食中应有较多的动物蛋白,糖类和脂肪则少食。部分患者可应用加兰他敏、三磷酸腺苷、赤霉素等。近年有人用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治疗,认为硝苯地平可选择性地阻滞细胞膜上慢通道,干扰钙离子进入细胞,以减轻肌纤维变性和坏死。

1.对上睑下垂的治疗

保守治疗,可戴支架眼镜。手术治疗,应根据提上睑肌的功能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手术以低矫为宜,以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2.对眼位的矫正

如有斜视影响美观,可以手术矫正,术后不易引起复视。[2]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