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斯勒滑行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威士拿滑行中心(英語:The Whistler Sliding Centre;法語:Centre des sports de glisse de Whistler)是一座位於加拿大卑詩省威士拿的有舵雪橇、俯式冰橇和無舵雪橇場館,並於2010年冬季奧運會期間舉辦相關項目的賽事。場館設計工作於2004年末展開,工程則於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間進行。場館於2007年12月19日啓用,於2008年3月獲國際雪車聯合會(FIBT)和國際無舵雪橇聯合會(FIL)認可,並於2009年2月舉辦該三項運動的世界盃賽事。
2010年2月12日,格魯吉亞無舵雪橇手諾達爾·庫瑪麗塔什維利在場館訓練期間意外摔傷,送醫後不治。意外促使是屆冬奧會的無舵雪橇比賽男子單人賽事改用女子單人和男子雙人賽事的出發點,而後兩者則改用青年組的出發點。
惠斯勒滑雪中心位於黑梳山一側的惠斯勒村上方,是世界一流的有舵雪橇、骨架和雪橇設施。
公眾遊客可以嘗試惠斯勒最獨特的活動,乘客有舵雪橇(冬季和夏季)和公共骨架(冬季)。有抱負的運動員可以參加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滑行發展中心內有舵雪橇、骨架和雪橇的所有技能水平的“學習滑行”計劃。該設施也是一個國家訓練中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的熱門訓練和比賽場地。每年,從初學者到滑行運動員精英的各個級別的比賽,如世界杯和世界錦標賽,都在奧運遺產場地舉行。全年,通過自導解說之旅免費提供奧林匹克觀光(2021 年春季不可用/場館關閉直至另行通知)。
惠斯勒滑行中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公共項目的所有收益都直接用於發展運動和支持有舵雪橇、無舵雪橇運動員和雪橇運動員!
歷史
2003年在布拉格舉行的第115次國際奧委會會議中,溫哥華擊敗南韓平昌和奧地利薩爾茨堡,取得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1]2004年11月15日,曾設計2002年冬季奧運會有舵雪橇、俯式冰橇和無舵雪橇場館的Stantec獲選為威士拿滑行中心的設計公司,並由德國公司IBG提供顧問服務。[2][3]
場館通過環境評估後於2005年6月1日動工。[4][5]工程高峰期間有超過500名工人在滑行中心和威士拿奧林匹克公園工地作業,[6]當中一個為數60人的團隊從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間建造滑行中心的賽道。[7]賽道基本工程於2007年11月完成。[8]
場館於2008年7月3日至8月31日期間開放給公眾參觀,而有舵雪橇、俯式冰橇和無舵雪橇的世界盃賽事則於2009年2月舉行。場館曾參與角逐2012年FIL世界無舵雪橇大賽的主辦權,卻於2008年6月28日退出角逐。另一方面,FIL委員會卻於2009年4月推薦威士拿滑行中心為2013年FIL世界無舵雪橇大賽的主辦場館,而此建議亦於同年6月舉行的FIL大會獲接納。
包括威士拿滑行中心在内的威士拿奧運場地於冬奧過後交由威士拿2010體育遺產管理。[9]
場館設計及工程
場館工程預算原為5500萬加元,但工程費用最終達1億500萬元。[10]賽道由鋼筋混凝土建成,重量達350公頓,而賽道下的冷凍管道則全長100公里以上。冰塊厚度為2-5釐米,並由人手操控。賽道設有36個攝影機和42個計時器。場館並包括控制塔和行政中心。
為了推廣可持續發展,場館設於既有滑雪區之側,以減低對鄰近生態環境的影響。賽道鬆上白色以便保持低溫和減低對冷凍系統的負荷,而冷凍系統的廢棄熱則用作場館其他建築物的暖氣。工地平整產生的木廢料則製成堆肥。[11]
溫哥華奧組委於2006年為場館的冷凍房申請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的銀色認證;冷凍房於2010年2月2日獲發金色認證。[12]另外,場館亦於2008年獲卑詩已拌混凝土協會頒發兩項優秀混凝土建築獎項。[13]
項目 | 賽道全長 | 彎位數 | 起點至終點高度差別 | 坡度(%) |
---|---|---|---|---|
有舵雪橇 / 俯式冰橇 | 1,450米(4,760英尺) | 16 | 152米(499英尺) | 10.5 |
無舵雪橇 - 男子單人 | 1,374米(4,508英尺) | 16 | 不詳 | 不詳 |
無舵雪橇 - 雙人項目 / 女子單人 | 1,193米(3,914英尺) | 14 | 不詳 | 不詳 |
青年組(有舵雪橇 / 俯式冰橇 / 無舵雪橇) | 953米(3,127英尺) | 11 | 不詳 | 不詳 |
聯繫
- 4910 Glacier Lane Whistler,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V8E 0C2 加拿大
- 604-964-0040
- info@whistleslidingcentre.com
參考資料
- ↑ Past Olympic city post election results.. Gamesbids.com. 2010-06-20 [201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7).
- ↑ VANOC selects designer for Whistler Sliding Centr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2010 Olympic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VANOC). 2004-11-15 [2008-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6).
- ↑ Leistungsspektrum Planungphase. IBG-Gurgel. [2010-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9日). (德文)
- ↑ Whistler Sliding Centre Environmental Screening Process. (PDF). VANOC. 2005-06-08 [2008-0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01-16).
- ↑ Preliminary site preparation begins on schedule at the Whistler Sliding Centre. VANOC. 2005-06-07 [2008-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6).
- ↑ Construction Update: Whistler venues taking shape.. VANOC. 2006-07-25 [2008-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8).
- ↑ Pride in a job well done.. VANOC. 2007-12-14 [2008-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6).
- ↑ More than two years before Games begin, construction completed at all Whistler-based Vancouver 2010 competition venues.. VANOC. 2007-12-13 [2008-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6).
- ↑ Whistler Legacy Society gets new identity.. Resort Municipality of Whistler. 2009-02-09 [2010-04-05].
- ↑ 153,98 km/h – new speed record at the "Whistler Sliding Center".. FIL. 2009-02-23 [2009-02-23].
- ↑ Sustainability and legacy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selection area for the Whistler Sliding Centre.. VANOC. [200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23).
- ↑ The Whistler Sliding Centre Refrigeration Building.. Canada Green Building Council. [2010-03-28].
- ↑ 2008 BC Awards for Excellence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Whistler Sliding Centre. (PDF). British Columbia Ready-Mixed Concrete Association. [2009-12-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7月6日).
- ↑ Facts and Figures. Whistler Sliding Centre. [2008-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0月4日).